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346)+番外
文先生也坐上一顶小轿,那三个脸色很差的知事原本要坐河道衙门自己的马车的,十二爷身边的护卫拦了下来。
“三位大人随我来!钦差大人已经给三位大人准备好了马车!”
说着,几名护卫带着那三个知事坐上了那辆空着的马车。
三个知事脸上的神情更绝望了。
在接到钦差要继续问询他们三个的时候,他们求了米大人很久,终于让米大人答应会保他们不被带走了。
现在……
他们几乎都想到了是不是马上要被带走了!
杜明起死了,听说直接就被拖出去丢到乱葬岗了,还是杜明起家人自己去收殓的。
他们呢?会不会也是三个人被一根绳子给吊死,一起丢出来呢!
那是不是今天之后他们家人也要给他们收尸啊!
不过想到杜明起死了,并没有祸及他的家人。
想到这,他们心里似乎好像也没那么绝望了,至少保住家人了啊!
“王大人,我们可要记住米大人和文先生的嘱咐啊!”其中一个知事突然小声说道。
被他点名的那个王知事看了他一眼。
“吴大人,不用你嘱咐,老夫记着呢!
能保家人一生富贵平安也算是行了。”
吴知事一听,立刻又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另一个人。
“周大人?”
“不用你交待,老夫心里有数,大人会照顾好我们的家人的。
在我们做那些事情之前,不是已经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天了?”周知事闭着眼睛说道。
其他两人都不说话了,都沉默了下来。
随着马车一晃一晃的,队伍很快就又再次出发了。
这么长的队伍,还有着钦差的仪仗,很快就吸引了金陵百姓的目光。
大家看着队伍穿过了金陵最繁华的街道,然后出了城门往郊外走去。
不少百姓都跟了上去,想跟着去看看究竟。
在郊外又走了一段路,队伍这才慢慢停了下来。
十二爷,米亦宁,文先生,还有那些坐轿子的人都先下了车。
米亦宁在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的时候,心里一下子就突突了起来。
居然是金陵郊外岔河的一处堤坝……
他看了看十二爷,又看了看文先生。
来这里做什么……
叶辞书呢,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个手里拿着个锦盒的护卫。
所有人都看向这个一身清爽打扮的女子。
这就是内府监察司派出来查账的那个女算师吗?
叶辞书呢,一边往十二爷身边走,一边轻轻的把衣袖往上挽了一下。
猎杀时刻终于拉开大幕了……
第301章 第一杀
岔河的堤坝旁,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过。
即使在修堤坝的时候,也没像今天这样人多。
叶辞书站在堤坝前看了看,最后把眼神放在了不远处的那处堤坝。
她手一伸,身后的那个护卫立刻从盒子里取出一本账本递到了叶辞书手里。
大家都不说话,看着这个身量娇小的女子翻着手中的账册。
好一会儿之后,叶辞书才看向已经一身冷汗的河道衙门的三个知事。
“王书年知事是哪一位?”叶辞书问道。
三个知事里的一个立刻走了出来。
“下官正是王书年!”
“二十一年岔河两岸的堤坝的账是你负责的?”叶辞书大声问道。
王书年赶紧躬身说是。
“是南岸北岸一起修的?”叶辞书继续问道。
“是!两岸一起修的,岔河重要,既然要修堤坝,那肯定是两岸一起修。”王书年小声说道。
“大点声!没吃饭吗?”不等叶辞书开口,十二爷就出声训斥了。
王书年被一吓,赶紧就又重复了一遍。
“是!二十一年河道衙门重修了岔河两岸的堤坝,是南岸北岸一起修的。”王书年大声说道。
这话一说,跟着来看热闹的百姓们里突然就有人小声议论 起来。
“二十一年修了这么多堤坝吗?”
“好像是修过,我也记的不太清了,不过真的修了那么多吗?”
“修南岸的堤坝倒是正常,北岸的……他们会那么好心吗?”
“嘘!别说了,总督大人的脸色都不对了。”
百姓们小声议论了起来。
王书年脸色更是有点惨白。
叶辞书也不管百姓们议论的声音,只是指着岔河北岸的堤坝问道。
“你确定?岔河两岸的堤坝都是在二十一年重修的?”叶辞书再次问道。
王书年赶紧点头。
事到如今,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说谎,账本上记的那些他也要认。
“是!二十一年重修,二十二年小修,去年又修补了一些。
但后面的两次小修的账不是下官记的。”王书年大声说道。
“好!既然如此,那我问你,二十一年修岔河堤坝花了多少银子?
用了多少车的木材,多少袋的砂石,还有多少桶糯米砂浆?”叶辞书继续问道。
“二十一年修岔河堤坝花了四十五万两银子。
用了两百三十车的木材,两千七百袋的砂石,一千八百六十桶的糯米砂浆。”王书年忙说道。
“记得这么清楚啊!那请问王知事,修两岸堤坝工程不小。
用了多少匠人,多少人服了徭役?
在匠人身上又花了多少银子?其中可有人劳累过度生病或受伤?”叶辞书紧追不舍。
王书年……
这些他都不知道啊!
“大人,这些都是算在总账里面的,时隔几年,下官也有些账目是不记得的啊!”王书年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