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456)+番外
果然是做生意的好手。
怪不得不管是北地还是岭南,都有陶朱公的影子在呢!
现在西南……
好吧,陶朱公不在那里,但陶朱公看好的三姐姐在那里……
依三姐姐那连做梦都想着做生意的性子,肯定也不会差的!
“四小姐,琉璃的价格降了不是好事吗?”陪着叶辞书的沈默默小声问道。
以前觉得金贵的东西突然价格便宜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就像自己有一对琉璃小猪,自己可喜欢了。
但有一次拿出来把玩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只,当时就摔的稀碎了。
可把自己心疼坏了。
要是琉璃价格便宜了,自己好像也不会这么心疼了。
叶辞书只得和沈默默小声解释。
“郡主,这事情只是一个例子。
您看着这只是一个琉璃的价格。
但这背后的事情呢!这次是琉璃,那下次呢?
八大商行能控制琉璃的价格,那就能控制其他商品的价格。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在某个地方,大家平时都是靠种地生存。
每家每年种出来的粮食能卖个十两银子。
但有一天,突然从外面来了一批粮食,价格只有原来粮食的一半。
你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叶辞书问道。
“大家肯定去买便宜的粮食去啊!”沈默默立刻说道。
“对!大家都去买便宜的粮食了,原本靠着种地为生的人却遭殃了。
他们种地种的越多,亏的越多,甚至可能说都卖不出去了。
那到最后,还有人种地吗?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镇海王父子……”
叶辞书话没说完,只是看着沈默默。
沈默默细想了一下,也发现了这事情好像真的挺严重的。
刚刚自己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儿,原本还奇怪呢,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很多东西进入大渝呢!
合着是这个原因啊!
还有,镇海王父子遇袭,虽然消息被压了下来。
但该知道的人还是都知道了。
母亲这两日不是一直往镇海王王府跑吗?就是宽慰镇海王王妃去的……
“你先别急,二舅既然说让你等三天,你就等三天。
他对这些商贸上的事情非常精通,一定能找出里面的原因的。
到时候是谁家搞出来的事情也能查出来。”沈默默认真说道。
叶辞书嗯了一声。
陶朱公肯定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
两人又回到了皇后宫里。
今日萧武帝在勤政殿见大臣,已经让人来说了,不过来用膳了。
皇后带着沈默默和叶辞书用的晚膳。
一直到戌时,皇后才派人将叶辞书和沈默默都送出宫了。
叶辞书回来的时候,是带着很多赏赐回来的。
除了绫罗绸缎之外,还有一些钗环首饰。
一看就非常精美,是内府的匠人精心制作的。
寒酥扶着叶辞书进了屋后,赶忙把叶辞书好好打量了一下。
还好,小姐走路不是一瘸一拐的,那就是跪的时间不长。
还是带着赏赐回来的,肯定颇得皇后娘娘喜爱。
寒酥松了口气,赶忙拿了美人捶过来,帮叶辞书小心的敲着小腿。
“小姐,明天还出去吗?”寒酥小声问。
“不了!明天在家好好睡一觉,不醒不准叫我。”叶辞书捏了下寒酥的脸颊。
寒酥笑着应了下来。
明天早上起来后就把大胖小胖送到前院去,别吵着小姐休息了……
这一夜,叶辞书睡的很踏实。
……
京城的另一个宅院里却有人睡不着。
陶朱公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他看着手里的账本。
“顺记……好大的胆子啊!”
第396章 有事相求
陶朱公的速度很快。
从宫里出来后,就让人把京城博古斋的账本弄过来了。
看了一夜之后,陶朱公确定了,那批琉璃还真是从正规渠道来的。
从岭南顺记商行进的货,从南往北走的水路。
中间停靠了一次扬州,然后就是继续北上到的京城。
那一批货不止是有琉璃,还有一些珍珠饰品,番邦精巧的玩意儿……
不过,其他东西的价格都很平稳,唯独琉璃的价格……让人不可思议。
陶朱公看着账本上琉璃的进货价,陷入了思考。
就之前叶辞书手里的拿的那串金琉璃……进货价只有二两半。
卖了五两,已经是翻倍的毛利了。
琉璃的价格怎么会被打成这样的……
“公爷,小的查过了,这批货是博古斋年前从岭南进的最后一批货。
也是在顺记商行的那条大海船出事之前进的货。”下属小声汇报。
陶朱公点点头,手指在账本上敲了敲。
“顺记在京城可有管事的在?”陶朱公问道。
“之前有!在顺记海船出事之后那个管事的就回岭南了。
听说是顺记的家主召回去的。
顺记在京城的那个落脚点也转让给储记了。”下属立刻说道。
陶朱公没有再说话,只是把博古斋的账本又翻了一遍。
现在看来,琉璃的价格的确和顺记有关。
“公爷,还有一件事要和您回禀一下。”属下突然开口。
“说!”陶朱公抬眼看了下属下。
“小的听博古斋的东家说了,岭南八大商行对于番邦物品的采购方式和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变。
以前您在的时候,是在年底的时候,海贸署给出下一年的采购额度。
然后以抽签的方式分给八大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