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611)+番外

作者: 迷途的小心肝 阅读记录

所以,微臣认为,有必要在爪哇岛设立监察署。”叶辞书说道。

叶辞书的意思很直白。

那就是,以后在爪哇岛上做生意,那就要查大家的账。

不止是大渝商行的,还有那些番邦商人的账,也要查。

只有查了那些人的账了,才知道大家暗地里的一些勾当。

太子没有说话,只是在想叶辞书说的话。

叶辞书见太子没有表态,以为太子不同意,她立刻就想再争取争取。

“殿下……”

太子抬了下手,叶辞书立刻噤声。

“叶少卿,你的本事孤是知道的!既然你说了,在爪哇岛上设立监察署有必要,那就在那上面设计监察署。

至于监察署的人员……

你从监察司那边选。

再或者说,你可以把事情想的更长远一点。

监察署不止要在爪哇岛上建立。

孤倒是觉得应该在大渝的各个府城里都设立监察署。

每次都是有事情之后,监察司才出手。

要是能提前防备的话,也会少很多事情。

在各地设立监察署,不止是让提醒百官,也是将行商有可能做出的事情做出防备。

叶少卿,回京后你就准备这件事情。

各地的府城必须建立监察署,各个府城的行商,每半年向监察署交一次账。

监察署只对监察司负责,受监察司管辖,其他任何官员,包括驻军都无权干涉监察署的差事。

至于人员……

叶少卿,你负责! ”太子看向叶辞书。

已经有点懵的叶辞书……

太子这是要干嘛?他这是要在各地设立独立的监察部门。

而且他要查的不止是百官的账,还有行商的账。

这在后世不就相当于在各个省设立一个审计机构吗?

“殿下,您是何时有这种想法的?”十二爷忙问道。

太子叹了口气,起身背手在屋里走了起来。

十二爷,沈默默,叶辞书,叶秀书也都赶紧站了起来。

“何时有这种想法的?在那三支火枪和那些图纸送到孤案前的时候想起来的。

孤看到那三支火枪的时候,先是狂喜,然后心里就是担忧。

你们说,番邦的商人为了银子,连这种东西都拿出来卖了,那大渝的那些商人呢!

当然了,孤相信大渝的商人里很多人都是忠义公那样的人。

但也有储家那样的人吧!

现在的大渝是强盛,让周边的那些番邦小国臣服。

但万一要是有一些行商被银子迷了眼睛,也把大渝的一些东西偷了卖出去呢?

那时候可就是防不胜防了!

现在能做的,那就是从账目上防止这些事情的发生。

叶少卿,孤说的可有道理?”太子问道。

叶辞书已经惊呆了。

到底是储君,在看到那三支火枪的时候,居然一下子就能想那么多……

“殿下,我还以为有了这些事情,加上佛郎机人做出来的事情,你会将那些番邦商人都赶出去呢!

毕竟,以前没有那么多番邦商人的时候,可没出过这些事情。”沈默默笑道。

太子笑了笑。

“开始的时候我也这么想过,要是没那么多的番邦商人的话,是不是就少了很多事情了。

但后来一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番邦商人来了,不止是他们看到了大渝,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外面还有一些国家。

我们也可以看到外面。

总不能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框架里,永远都不出去吧!

我们强了,别人能看得到,自然会奉我们为天朝上国。

别人比我们强了,我们也要想想,别人是哪里比我们强,要尽量追上别人。

坐井观天,闭目塞听……是为君者的大忌!”太子笑道。

叶辞书此时已经彻底服了。

果然是从小就当做储君还培养的太子,这个眼界和心胸,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有傲气,有底气,有心气!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为监察司带出一批可以胜任监察署差事的人出来。”叶辞书立刻保证。

太子笑着点点头,然后就看向叶秀书。

“叶少使!最近辛苦了!为了收拾那些佛郎机商人,没少费心!”

一直都在走神的叶秀书赶忙恭敬的行了一礼。

“为朝廷做事,没有什么辛苦的!这是臣应应该做的。”

太子说的不就是自己坑了佛郎机商人的那些银子吗?

前后加起来,除去又把那些商铺买下来花费的,自己可是帮着行商司赚了五百万两银子呢!

叶秀书感觉到心在滴血,那些银子都不是她的……

“孤来的时候,陶朱公让孤给叶少使说件事情,叶少使要不要听听?”太子笑着看向叶秀书。

叶秀书愣了下,老狐狸有事情要说。

“殿下请说!”叶辞书立刻竖起了耳朵。

“陶朱公说了,你在信里所说之事,他允了!

京城的钱庄不着急,等着你回去后再搞,总之铺子都是现成的。

你所说的那个民保号行商司不会入股,但是内府会入股。

内府占六成,你占四成。

另外,在爪哇岛上也要建一个民保号的分号,这事情你来安排。

分成还是按照之前的,内府占六成,你占四成。

至于成立钱庄的银子……就用之前你从佛郎机商人手里弄来的那些银子。

五百万两,全部由你来调度。

陛下和陶朱公的意思是,希望你真的能将民保号做成一个专门为百姓服务的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