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651)+番外
“母亲那里?那肯定是没事的,他们都说母亲对陛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才维护好陛下和太子的父子之情。
放心吧,他们只会称赞母亲大义。
骂我的那些话是骂不到母亲身上的。”平宁公主对这个还是很自信的。
要是有人在春不晚骂母亲,那才是她的无能呢!
萧武帝松了口气。
为了演一场戏,把姨母都给安排起来了,还是他们这些小辈的无能啊!
“表姐,那监察司那边……您真的不能接回来啊!
太子现在要顾着户部,礼部,马上我还要把吏部也交给他。
再让他管着监察司是不是就太累了啊!”萧武帝还是想把监察司交给平宁公主。
平宁公主立刻摇头。
“监察司太子管的很好!
要是太子顾不上监察司了,那就找个人帮他管也是一样的。
辞姐儿就挺好的,等福亲王和叶家的事情结束了,您正好可以把辞姐儿提上来。
现在我要帮着默默把大渝所有的春不晚都过一遍。
左海春不晚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
她可不想接监察司了,不管是得罪人还是收拢人心的事情,都让太子去做就行。
……
萧武帝和太子父子抱头痛哭之后,朝臣们心里松了口气。
总算是不用牵扯到一些事情里了。
看看,现在陛下和太子关系又恢复如常了。
陛下不止把户部和礼部的事情都推到了太子那边,又把吏部的事情也都推给了太子。
所有人看着太子红着眼睛谢恩了。
当然了,他们不知道太子那是被气红了眼睛……
虽然萧武帝和太子嫌隙尽消,但福亲王府和叶家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的事情还是要继续查的。
在福亲王府和叶家把家里所有的账本都交了上去之后。
刑部和大理寺那边也有了说法。
以次充好和中饱私囊的事情是有,但不是两家家主的责任。
而是在运输中,因为运输不当,造成了一些损失。
原本这些只要正常报损就行,但负责 的主事怕上面怪罪,要担责任,就私运了一批次品冒充了。
内府那边的几个太监呢,也收了点银子,这才把那批货收下来了。
再后来,尝到了甜头的管事和内监,就又依葫芦画瓢干了两次这样的买卖。
在查了福亲王府和叶家近三年来的账务,不管是刑部还是大理寺,都只发现了这三次。
其他的账目都是清楚的。
当然了,要是能早点查账的话,也许能早点发现这些事情……
不过,虽然这是下面人暗地里干的事情,但福亲王府和叶家也有失察之责。
皇商腰牌虽然归还了,但还是要罚点银子的。
两家都被罚了十万两银子。
御史台参了这两家的老御史也得了赏赐。
不过,老御史在谢恩领赏之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行商需要监管,虽然各地的衙门有专门的行商署看着商户,但那些商户和当地的官员,勋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监管行商,务必要成立独立于各地衙门,不受各地衙门管辖的部门来监管行商。
并且为了防患于未然,商户应该定时上交账本。
此举防小人不防君子!
既是合规行商,又何惧监管呢!
既不是假账,那又何惧查账呢! ”老御史的话说的有理有据。
朝臣们没有一个人反对的!
查账好!
查账总比他们天天在朝堂上心惊胆战的想着怎么站队要好!
……
朝堂上的消息传来后,民间的商户也都松了口气。
他们也担心朝堂上的事情牵扯到行商啊!
大家只想安稳的赚点钱,不想脑袋落地,血流成河啊!
看看,福亲王府和叶家的账本都交了上去,他们的账本为什么不交呢!
交吧!
反正他们都是正经的行商,又不是那些披着行商外衣做着其他事情的坏人。
他们肯定是不怕啊!
就这样,萧武帝那边很快就让太子的监察司出面,在大渝各地府城设立监察署。
职责就是监管各地的行商。
监察署只对内府的监察司负责,受监察司管辖,其他任何地方衙门无权干涉监察司的任何差事。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道圣旨送到了叶家……
第565章 阳谋
萧武帝的圣旨下的毫无征兆。
朝堂上的人也被吓了一跳,好端端的给叶家下圣旨干嘛?
因为这次事情安抚一下叶家?
不可能,毕竟是天家,哪需要那么谨小慎微的啊,能还叶家清白已经算是不错了。
叶辞书也以为自己官复原职,继续回到监察司办差就已经是对叶家的恩典了。
谁知道,萧武帝的圣旨里,不仅仅是让叶家姐妹俩回到内府继续办差。
还都给两人又升了官。
叶秀书从原先的正六品跳了两级成为正五品,由行商司少使晋升为行商司少卿。
行商司卿依旧是陶朱公。
而叶辞书呢,从原来的正五品官升一级成为从四品。
职务也从监察司少卿暂代监察司卿。
太子虽然还领着监察司卿的差事,但现在的意思就是监察司大小事情都不管。
即使有事情,叶辞书只要向太子汇报即可。
另外,还有一道圣旨去了姑苏的叶家。
鉴于叶家三爷在左海不顾生死,撞向佛郎机战船,辅助安邦侯抓获佛郎机公爵一事。
特封叶三爷为平海伯。
叶家老太太都被这么大个馅饼给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