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712)+番外

作者: 迷途的小心肝 阅读记录

光靠着家里的两亩地,日子过的肯定会紧巴。

我当时也问了,她出来摆摊卖馄饨了,家里的孩子和婆婆怎么办?

她说了,她婆婆也同意她出来买馄饨,还说她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帮着搭把手,帮着烧火洗碗什么的还是能做的。

这样才出来摆摊了。

哦,还有,我和行商司管着他们的人说了,这家馄饨摊的婆媳俩不容易。

正常收的那些银钱都不要收了,让人家多赚一点。

不过他们家的馄饨做的确实好吃,去吃的人不少呢!”叶秀书继续解释。

叶宁书看了好一会儿才跟着姐妹俩走了。

姐妹三人就这样边逛边聊,一直到太阳开始西斜了,姐妹三人才回家。

叶辞书和叶秀书回各自家的时候还和叶宁书嘱咐。

“多出来逛逛!京城好玩的地方多,你带着蓁姐儿出来多走走。”

叶宁书都应了下来。

回到自己常住的那个小院之后,知道蓁姐儿在李氏那里吃饱喝足已经睡了,叶宁书这才在院子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她脑子里想的都是那个胭脂铺的女东家还有那个馄饨摊的女子……

那些人都能为自己打算,都能为自己闯出一条路出来。

叶宁书知道,叶家不会不管她和蓁姐儿。

有叶家在,她肯定会生活无忧。

但是……叶宁书有时候会想,她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要是没有叶家在后面撑着,她能做什么?

叶宁书有点迷茫。

以前她觉得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就该围着这个宅子转……

……

三日后,叶辞书和叶秀书突然拉着叶宁书又出去了。

“今日有事情?”叶宁书有点懵。

“有事情!还是让我们花钱的事情。

二姐姐,你稍微收拾一下就行,哦,再带张银票,不用大面额的,五十两的或者一百两的都行。”叶秀书赶紧说道。

叶宁书一听,想到了听李氏和老太太说的一些话。

八成是郊外善堂的事情。

听说现在善堂那边皇后已经交给太子妃管着了。

太子妃没少为善堂的事情忙活。

现在三妹妹和四妹妹来拉着自己出去,八成也是因为这事情。

三妹妹和四妹妹也是为自己好,捐点钱,在太子妃面前刷点好感,对叶宁书以后也好。

叶宁书赶紧换了一身简单的衣饰,又在荷包里塞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赶紧跟着俩个妹妹出门了。

……

马车是往郊外走的。

京郊这边有个善堂,以前一直是定国公府管着,那时候只是为了照顾威远军里那些阵亡将士遗孤的孩子。

后来慢慢的,不管是威远军的遗孤,还是那些周边的没了父母的孩子都送到了善堂。

萧武帝登基之后,定国公府就把善堂交到了皇后手里。

再后来,大渝各地的府城也都有了善堂,专门管着当地的那些孤儿。

现在,皇后又把善堂交给太子妃了。

太子妃肯定要把善堂搞好啊!

叶宁书跟着俩个妹妹下了马车,迎面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庄院。

这就是……京城这边的善堂吗?

“每年内府都会带着工部的人来看看,看哪里需要修的,银子都是从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私库走。

户部和行商司每年也会从自己的私库里拨点银子出来。”叶辞书给叶宁书解释。

叶宁书点点头,怪不得呢!京郊的善堂看着好像比其他地方的善堂更加气派。

姐妹三人进了善堂,很快就有人领着她们往里面走。

一直到善堂最后面的院子,姐妹三人才发现,来的不止是太子妃,还有上官家的大小姐上官荔。

互相见了礼之后,太子妃才带着大家在善堂里逛了起来。

善堂的管事是太子妃安排过来的,人非常能干。

不管太子妃问什么,她都能对答如流。

在善堂里逛了一圈,不管是太子妃还是其他几人,都挑不出善堂的任何问题。

粮米充足,孩子们穿的也整齐。

最关键的是孩子们脸上的笑不像是假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太子妃也很满意。

不错,她接手善堂已经一年了,现在是越来越往好的方向走了。

管事的妈妈亲自奉上了茶水。

“现在善堂里的孩子和周边的孩子也能玩到一起去,也不像以前那样自卑了。

上次我跟着一起去了,旁边不少庄子上的孩子们都来了。

他们很多人都羡慕善堂的孩子呢!”管事妈妈笑着说道。

“羡慕善堂的孩子?这可真稀奇了!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太子妃笑了笑。

叶辞书他们也觉得奇怪。

是啊,这有什么好羡慕的?

善堂的孩子都是孤儿,很多以前还是乞丐,都是没家,没父母的孩子,外面的孩子怎么也不会羡慕善堂的孩子吧!

“他们羡慕善堂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念书。

有专门的先生教他们念书识字。

特别是那些女孩子,看着我们善堂的女孩子们都认字,更是羡慕的不行。”管事妈妈继续说道。

太子妃皱了下眉,突然笑不出来了。

叶辞书,叶秀书,叶宁书,还有上官荔也想到了什么,她们也都不说话了。

谁都知道念书费钱。

平常百姓家能供出一个读书人就很吃力了。

要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根本不可能供所有孩子读书。

而女孩子,通常就是家里最先放弃的……

叶辞书她们是因为生在叶家,家里专门请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