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亡实况代理人[无限流](153)

作者: 花半拆 阅读记录

这回的阴梦是校园主题,而校园主题下的议题可简单归纳于两个方面:学习与人际关系。

纵然“求救”这种级别的词语多半集中在“人际关系”议题下,可由于他们尚无法明确当前这些线索在阴梦当中的扭曲程度,故而无法将“学习”从考虑范围当中排除。

但话又说回来,孙煜分明死在高三那年,这满墙的求救信息却出现在高二教室里,也实在是很耐人寻味。

如若高三教室里存在同样的表述,便基本可以锁定孙煜他遭受了长期的迫害;可如若高三教室里没有,那恐怕发出求救信号之人并不一定是孙煜,也可以说,在此处遭到迫害的人不是孙煜他,或者说不止是孙煜他。

孙煜既有可能是受害者,也不能排除是迫害者与加害者的可能。

戚檐想着,又朝墙走了几步,这才瞧见墙面上有不少明显的划痕,坑坑洼洼的,实在不像人不小心剐蹭出来的痕迹。其中任意划痕的跨度都很大,也不像是僵尸那尖利指甲能够划拉出来的东西……

若非要说像什么留下的痕迹,大概更像是什么猛兽的抓痕……

“戚檐、戚檐——!”

“唉!”戚檐匆促应答。

“想什么呢,叫你老半天了!让你上讲台帮我看看我这位置坐的谁!”

“嗻。”戚檐笑着往前走,上了讲台后连眼都没抬一下,“那儿是……我的座位。”

他这才抬眼看向文侪:“那座位怎么了?”

“和你在我的座位上翻到的东西简直一模一样。”

“哦?难不成又是人格分裂、理想人物之类?”

“不无道理,但是我总觉着类似的委托,薛无平他不会再叫我们接一回。”

“是这样。”戚檐说,“里面有什么至少存在些差异的东西么?”

文侪接话很快:“有的,有一条沾满血的白布。我试着瞧了瞧上头的血迹形态,全是擦拭状的,估摸着就是裹在人身上胡乱擦了一通。”

戚檐点头:“目前我俩原身之间的羁绊也还不清楚,高二教室里留下的这摊血迹,以后得好好想想。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叫一个教室里充满求救信号……”

他说着走到台下去瞧郭钦的桌子,还顺手给文侪指了指身侧童彻那桌。

文侪“哦”了声便继续翻找戚檐的桌肚。

戚檐见他没反应,禁不住笑了笑——他是有意将文侪指去那桌的。

彼时童彻与郭钦是同桌,也就是说文侪一会儿便要跑他身边来翻找东西了,只有他和文侪挨得够近,这样他才有乐子可以找。

哪知那文侪翻完戚檐那桌,爽快抬脚过来时,方看见戚檐坐在童彻桌旁,便说:“哦,这有俩位重点NPC是同桌么?挺好,你一会儿把这俩一块翻了吧?我去翻那江昭和颜添的。”

“啊……真是不解风情……”

“啥?”文侪瞅他一眼。

“我说我到现在都没找到什么关键线索,心里怪惭愧的!”戚檐笑着回话。

他得知文侪不会过来的刹那,左右手同时开弓,将那对同桌的东西一并摆上桌去。他俩的零碎物品很多,略微总结过,便是:

【童彻(高二):生物眼球剖面模型、照相机、望远镜、药剂】

【郭钦(高二):黑头盔、拐杖、吊瓶】

戚檐写罢笔记便站起身来,目前叫他生疑的一点在于——似乎除了孙煜的座位,其他座位都有暗示伤痛的物品,所以在教室后头的墙上求助的,或许是江童颜郭那四位参赛者么?

戚檐想着,跑去文侪那逛了遭,问他:“文哥,适才你翻的几个桌子里都有什么?”

文侪此刻已经翻完了抽屉,正在翻书柜,他的手还在书丛里流连,也不回头,只说:“你记了笔记么?”

“嗯。”

“把笔记和笔递来。”

那人在接过纸笔的刹那,文侪在笔记本上仿着戚檐的格式,写道:

【江昭:锡箔包装的药片、八个布口罩】

【颜添:红口哨、一副飞行棋、注射剂】

戚檐把脑袋搭他肩头看他写字,笑起来喉腔的震动激得文侪起了一阵鸡皮疙瘩,文侪忍不住感慨:“喂……你是蚂蝗吗?”

闻言,戚檐诧异地将脑袋从他身上挪开:“嗯?蚂蝗?怎么能说人是蚂蝗?蚂蝗长得多狰狞,我多好看啊。——文侪,我在你眼里一直以来都长那样?我不好看吗?”

文侪只淡定地把那委屈巴巴的脸推开,说,“我和你审美又不一定一样……”

“审美再不一样也不能说我像只那么难看的虫,你换个漂亮点的。”

“黏人的我只知道那么一种……你给老子差不多得了,说你黏人,哪里说你脸了?!你再胡闹,你就做他妈的水滴鱼去……”文侪瞪他。

戚檐这下笑起来,说:“我就说,我那么好看。”

文侪扶额:“妈的……哈、算了,你能从刚才的线索里头找到什么思路吗?”

“难。”戚檐说,“我还有个怪离谱的想法。”

“说来听听?”

“不了 ”戚檐说,“以后要是还有新的线索佐证我再说,免得丢人。”

戚檐随意拉了把椅子坐下,继续道:“说起来,那江昭臂上有好些伤口来着,青青紫紫的。”

“校园霸淩?”文侪看向他。

“没有证据。”戚檐摇摇头,“不过看他那般想要与他人在一块儿的模样,如果不是因为他手执规则有利于他,那么便只能往这方面去想了。”

文侪忽而抬目看向那广播,说:“我们先前都在想参赛者的规则会导致他们做出什么行动……可是,这阴梦当中,并不会给NPC太大的自由度……你、有没有想过,不是规则导致了他们的选择,而是在现实中,他们也必定适用于这一条规则,是规则选择了他们,或者说他们所持有的规则其实是他们现实形象、经历的反映。要想验证着个猜想也不难,下回阴梦重启时看看咱俩的牌面是什么便成了,毕竟咱俩都拿到原牌的概率才0.00043,这可绝不是大概率事件。”

上一篇: 心律失格 下一篇: 芝兰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