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怨偶天成[娱乐圈](106)

作者: 雪上川 阅读记录

脑子一空,很多事情也就没那么焦虑了。

其实这样也行,本来这种天价违约金超过一定数额法庭是不会认可的,也就是说要在合理的等价的范围里,不可能你说多少就是多少,那不是漫天要价了?

就算说违约金可能被判到这个数目,但法庭也不会判决一次付清,这些钱可以分批次给,到时候他也有时间收回一批资金。

这样想,顾晏津的心理压力就减轻了许多。

他把梁映和唐遥的钱退了回去,发了条消息说等我热个饭,等会儿跟你们说明情况。

刚起身,邵庭阳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顾晏津顿时想起自己还没喝药的事情,不知道邵庭阳要念他多久,顿时有点逃避,想挂电话可是又舍不得,只能接起来。

“喂……”

话音未落,就听到那头邵庭阳问:“你想帮蒋明结清违约金?”

第34章

顾晏津懵了懵, 随即就明白过来了。

这事他就和梁映唐遥他们几个说过,这几个人里撇去陈世杰和宋知名这两个没心没肺的,剩下两个人里,也就唐遥做得出这种事。梁映顶多在他困难的时候把他叫出来请吃个饭、询问下他最近的遭遇和困难, 顾晏津要是不说, 梁映就看他能不能自己挺过去, 要是能, 就不会插手。唐遥不同, 他是很典型的老妈子心态, 一定要把周围人都照顾妥帖了才会心安,顾晏津刚离婚的时候, 也是唐遥开解他最多。

这不是说谁更好谁不好, 只是性格不同做出的选择罢了。

顾晏津平时不怎么和他们借钱, 要借也不是这么大的数目,陡然收到这样的消息,唐遥估计也有点担心, 所以隐晦地跟邵庭阳提了两句。

要是别的时候,他未必会去联系邵庭阳, 但前几天顾晏津回首都的时候偏偏是邵庭阳去接的,他和梁映谁都没收到消息, 甚至连顾晏津回了一趟首都都不知道,接到电话的时候邵庭阳已经在顾晏津身边了。

他心里一琢磨,就合计着给邵庭阳发了几条消息。

对方回得很快, 电话也来得很快。

顾晏津还在想找什么样的借口,邵庭阳却已经拆穿了他。

“别装了,我知道你是为蒋明的事。”

这句话一出,顾晏津就知道他没在虚张声势, 彻底放弃抵抗、把之前自己在医院时和蒋明说的那些话简述了一遍。

“说到底,这件事闹起来还是因为我。”他语气平静,反思自己,“其实我当时也有想过,其他人未必不知道,但他们都没有说,我又为什么非要拆穿这个骗局呢?起码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告诉他。”

不管是出于曾经经历过邵庭阳被坑的愤怒、还是那一点自以为是的好心,他都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当时的邵庭阳虽然被经纪公司坑了,但他有成名作,有资金,也有顾晏津的人脉支持,并不是一无所有。

但蒋明不同,他是个刚步入娱乐圈不久的新人,像他这样的角色每年娱乐圈可以输出上万个甚至更多,想要在这个圈子生存下来,本事、名气和人脉缺一不可,什么都没有的人是没有上桌谈判的资格的。

这个圈子的规则很畸形,只有特定条件下玩得起的人才能真正够上赌桌,其他人要么接受,要么离开,偶尔有少部分人从中挣脱,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显然,蒋明并不是后者,或者说他暂时没有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但是顾晏津忘了,也可能是没有在意,于是想当然地打破了平衡。

“他应该有知情权,你没做错什么。”邵庭阳打断了他,“如果他当时能接受被隐瞒,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他现在能接受被这样对待,那就应该学会妥协,而不是选择退圈。”

顾晏津微微沉默。

不等他开口,邵庭阳继续道:“我已经和他通过电话了,这件事你不用再担心,我们公司有成熟的法务团队可以帮他解决,我跟林总商量过,脱身之后,如果他愿意可以签到鸿兴旗下。”

鸿兴就是他现在签约的经纪公司,林总是鸿兴的老总。

这种高赔偿甚至超出了原本实际损失的违约金法院根本不会判执行,这些公司也就仗着艺人不懂法律、担心闹大了没办法在业内生存漫天要价,有些恶劣的还会怂恿旗下的艺人抱大腿找金主,又或者是拿捏住其他的把柄黑料,这样绑在同一条船上,艺人就算想解绑也要考虑考虑自己以后的事业生涯,至此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邵庭阳自己也经历过,他虽然没有什么把柄,但由于签约后经纪人帮他不停签广告代言还有带自家或者合作平台的烂剧,导致账面上的收益又并不差,一些比较剥削的条款也很聪明的化解了,当时邵庭阳很不甘心找了很多律师,但他们都不建议继续耗下去,说这家公司的法务很有经验做得滴水不漏,为了早点解约,当时的他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几年过去,相似的处境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但邵庭阳已经不再是当时无能为力、只能看着顾晏津通宵打电话帮自己找人脉的那个青年了。

顾晏津平时少与人交流,入行这么多年结交的好友几乎还是大学时的同学,为什么会突然拿出三千万来帮助蒋明解约?是因为愧疚吗?或许有一些,但也有可能,蒋明很像以前的他自己。

不管原因结果如何,他都不想再让顾晏津关注这件事了。

邵庭阳用一种快速果断的语气截住了顾晏津所有想说的话,对方强硬的姿态让他有些许不适应,但顾晏津想,这样也好,当时之所以让邵庭阳签约经纪公司、而不是单独出资开个人工作室就是因为费事费力、而且个体户很难在圈内行走,有的时候让渡一部分的利益换取平台和公司的资源倾斜,反而才是中庸之道。

上一篇: 心律失格 下一篇: 旧疾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