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天成[娱乐圈](150)
但在今晚、这个时刻,他的内心却裂开了一道缝,体会到了片刻的动摇。
·
20平方左右的房间内,几盏大灯从主体的正面、前侧、侧后方补充着光源,巨大的背景板前已经布置好沙发、茶几、花瓶、采访稿等等物件,冷冰冰黑洞洞的长枪大炮分布在不同的机位。
取景框内,灯光充足到不需要滤镜和修图、原生镜头下就已经是磨皮一般的白皙细腻的质感。
取景框拍摄不到的地方,地上遍布着各类器械的充电线,厚实的黑色绝缘皮胶线像龟裂的大地一样铺在地上,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都得小心翼翼,要是不小心绊倒,可能就会导致一台重要的机器断电。
现场气氛急促紧张,每个人好像都提着一根筋。
“左边再加一个环形灯,右侧柔光箱的色温再调低一点……”导演对灯光师如是道。
顾晏津正无所事事地坐在一边的沙发上看小说,闻言忍不住道:“郑导,你放轻松点,加那么多氛围灯干什么,又不是拍恋综。”
话音落下,大家都笑了。
郑导也擦了擦脑门的汗——都是给这几台大灯照出来的,“嗐,这不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说不定拍好点,下回就真有恋综节目找我拍了。”
“放心吧,还不到那程度呢。”顾晏津说。
他和邵庭阳公开才多久啊,不过两个星期的时间,别说两个人内部关系发展如何,大众对他们的态度还处于不熟、重新认识的阶段呢。陡然搞得这么‘有格调’,观众看了不会觉得浪漫,只会有种被按头相亲的突兀感。
导演想想也是,还是顺其自然吧。
这下又是一通布置,该撤的撤该换的换,总算减轻了几缕违和的恋爱感,回归到原本的综艺氛围里去了。
录制正式开始。
一通开场白后,编导开始提问:“观众们对于你们俩选择上《幕后》的原因很好奇,可以和我们分享分享吗?”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他耸耸肩,“就是导演拉不到人,过来救场而已。”
“那你们知道对方会参加这档综艺吗?”
“不算是,只知道对方有收到邀请,但不确定会不会去。”顾晏津道,“来这趟一个是还人情,还有一个就是顺便带带朋友的徒弟。”
他口中的朋友的徒弟,就是张小岩。
节目播出后,张小岩靠着自身的实力圈了一波粉,现在已经接到好几个工作邀约了,家庭背负的经济压力也大大减少了很多。
“你们第一次合作是在七年前,之后又拍了一部电影,而且他也是最熟悉的人。选择助教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考虑邵庭阳呢?是因为尴尬吗?”
“差不多吧。”顾晏津道,“离婚之后我们就没再见面了,虽然有预感他会上节目……来之前想的是平常心对待,但看到他那张脸就忍不住生气,想想还是不要因为私心打扰工作,就错开了。”
说到后半句,演播室的也跟着笑了。
“那现在看他不生气了吗?”编导调侃。
“有时候也生气。”顾晏津问,“这个应该和节目没关系吧?”
“没关系。主要还是观众的好奇心。”编导顿了顿,补充,“当然也有我们的。”
顾晏津淡淡笑了笑。
这个笑让他看起来并不如第一印象或者工作中给人的印象那样棘手、难相处。
“主要是不想影响彼此的工作状态。”他说,“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如果混作一谈,那《冬旅》就不会成功了。”
话说到这儿,编导真的很想问是不是拍摄《冬旅》时定情,但碍于他们真的不是恋综节目,再加上这个问题也不在采访大纲上,只能遗憾作罢。
“如果要你评价对方的话,你会怎么说?”
“哪方面?”
“工作上作为同事,生活上作为家人,都可以聊聊嘛。”编导耍了一点小心机,“你对他的看法。”
这个问题着实让顾晏津思考了一段时间。
“生活上,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其实是个很包容也很热情的爱人。”他顿了顿,“工作上……如果是说他的能力,我可能没有办法客观评价。”
“为什么?”
“大概是出于本能的‘傲慢’吧。”
这个答案所有人都没想到。
“我比他早入行,是科班出身,也是把他带进娱乐圈的导演,虽然这么说听起来有些托大,但主观上来说,我很难甩掉这个‘包袱’,把他当做一般的合作演员来评价。”他说,“就像是导师永远不会对自己学生满意吧,会希望他能更好。”
编导敏锐抓住这个点,“是理性上知道他已经足够优秀,但感性上又忍不住对他有更高的要求吗?”
她用词很精准,顾晏津点点头。
“我们也知道你们是为了保护《冬旅》这部电影所以选择不公开婚姻状况,但是也会有些可惜,这么多年都没有同台合作。理想化一点,如果什么障碍都不存在,你觉得你们两个在综艺里会是什么样的表现?还会像一开始录制时那样针锋相对吗?”
“我们两个可能不太适合一起工作。”顾晏津说,“如果做单纯的合作伙伴,是不需要顾及太多的。但如果是作为爱人,我必须考虑到这句话会不会伤害到他,会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真话总是难听的,来自于亲近的人的真话更是刺耳。”
在拍《惊盗奇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经历过一次,顾晏津没有办法收起工作状态时展露的刺,那是他这个人的一部分,是他的魅力、也是他的盔甲,只是对他的伴侣来说可能会有些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