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声证言(113)

作者: 谙桥 阅读记录

“姐,你不去瞧一瞧?”程映秋看跟车的柳芸哭成泪人,问身旁呆立的李鹤薇。

“不用,我输液,容易妨碍她们工作。”李鹤薇呼吸不稳,嗓音沙哑,整个人像是风中飘曳的烛火,摇摇欲坠。

“好吧。”程映秋掏出手机,意图转移她的注意力,“你看我给陶聆姐抽的签,灵签65,险中得遇贵人扶,平地波涛自归宁,说会逢凶化吉,贵人应该就是那些医生。”

“但愿。”

“这是上上签,准没错。”

约莫20分钟,住院医师过来说明详情:“ct显示轻微脑水肿,肺部暂时没有发现问题,但她现在有点低热,林老师建议转进EICU治疗。”

柳芸忙道:“转,要办什么手续?”

“先签字,稍后去缴费。”

办完手续,经过短暂的争执,李鹤薇把钱垫付。

柳芸言语满是感激:“小薇,你这出力还要出钱,我怎么过意得去?”

“阿姨,我都说陶聆有医保和工伤保险,你不用担心......”

她话音未绝,柳芸的手机铃声响起,陶碌海打来电话:“喂,给我一个去蜀江的拼车电话。”

柳芸走去旁边:“茶馆老板的女儿不是跑蜀江的接线员吗?”

“她家收得贵,40一个人。”

“那你就别来了。”打电话再拼车成功至少30分钟,加上中途消耗的时间,到医院都快9点。

“你说什么?”

“我,我......”柳芸少见的厉声斥他,“反正你也不关心小聆。”

“好啊,你们娘俩一个鼻孔出气。不去就不去,她不是说她的事都和我无关吗?正好遂她的愿。”

陶碌海挂断电话。

柳芸偏回头,扯了扯唇角,无措道:“让你们笑话。”

李鹤薇常年和司法机关打交道,或者接受群众的委托尸检,见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父母和子女相处融洽的家庭常有,但这种亲情疏离的家庭同样司空见惯。

她深吸一口气,哑声回应:“阿姨,陶聆有人疼,不用他关心。”

“你们是不是都要工作?回去吧,我在就好。”柳芸轻拍李鹤薇肩膀,“小薇,你发烧,早点休息。”

李鹤薇没有搭话,无论前一句还是后一句。

柳芸不管她应不应,转头对程映秋说:“小程,谢谢你,还有你的朋友。”

程映秋礼貌介绍:“她也算陶聆姐的领导,秋婉秋警官。”

“秋警官。”

秋琬回以微笑:“阿姨,我确实有事要忙,您这边保持联系。”

“好。”

“姐,你呢?回去睡一觉,明天再来?”程映秋戳一下李鹤薇后背。

“还有工作的事,需要你帮忙。”程映秋提前与秋琬合计,打算把人拖回去休息,毕竟待在icu门外也无济于事。

“什么事?”

“回去再说,还得等会儿,先去病房把药瓶放下。”秋琬指着程映秋高举的输液瓶,“最后一点。”

输完水,李鹤薇帮柳芸在医院对面的宾馆订一间房,安排妥当,才坐进等候多时的车。

“姐,系安全带。”程映秋抬头望着后视镜的她,“别担心,睡一觉,说不定明天陶聆姐就能醒来。”

“嗯。”李鹤薇脸色灰暗,眼神中疲惫尽显,“王姐和何姐去晁辉的房间,有收获吗?”

秋琬埋头收发着消息,回她:“你今天的任务就是休息,其他事甭管。”

“不需要,让我去见见颜琛。”

“我们没有证据指向他。”秋琬停顿两秒,目视着何英发来的私信,露出难以掩饰的欣喜,“晁辉行李箱的锁包发现10万元现金,包裹它的特殊纸张正好提取到颜琛的指纹。”

第73章 等空闲的时候,向你要答案

秋琬和李鹤薇抵达警局时,王涔正在对颜琛进行审讯,她们通过监控观察过程。

“你和晁辉只是普通同事的关系?”王涔打算循序渐进,堵住他所有的退路。

颜琛后背靠着审讯椅,神态轻松,说话滴水不漏:“比普通同事好一点,平时也会约饭,消遣。”

“那他有没有告诉你去帝苑国际做什么?”

颜琛明知故问:“帝苑国际在哪儿?没听他提过。”

“今早7点20分,晁辉驾车撞断帝苑停车场的收费栏杆逃跑,被警方追捕过程中不慎落水。我们根据现有的证据怀疑他和该小区陶姓女子的绑架案有关。”

“瞎说吧,阿辉不是本地人,应该和她无冤无仇,又不缺钱,干嘛绑架?”颜琛脸色骤变,惊讶的语气质问,“难道你们警方间接害他落水,想推脱责任?”

王涔猛拍桌子:“鱼塘附近装着监控,晁辉溺水完全意外。”

颜琛挑眉:“监控?谁知道警方会不会造假?我出去就联系阿辉的老婆起诉你们过度执法,导致他落水。”

“还是先搞清楚他为什么见到警察就跑吧。”王涔出示数张录像的截图:“这是晁辉6点52分,6点55分,6点58分,7点01分在小区室外不同位置被监控记录的画面,动作和表情明显在跟踪前方打电话的女子。”

颜琛反应快,改变措辞:“也许他们认识?”

“认识?陶姓女子7点04分告知朋友可能被跟踪,7点10分彻底失联,她的朋友,也就是追捕晁辉的警察。”

颜琛不屑的表情问她:“那你们在阿辉车里找到什么姓陶的吗?都说办案必须人赃并获,证据呢?靠两三张照片就可以定罪?欺负他已经没法开口说话吧?”

高智商犯罪,心理素质极佳,即便审讯经验丰富的王涔也不禁纳罕。她收敛神色,不紧不慢地拿出另一份报告,扔给颜琛:“晁辉所驾车辆的车厢提取到陶姓女子的衣服纤维,说明他们曾经近距离接触,甚至起过争执,纤维才会被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