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声证言(146)

作者: 谙桥 阅读记录

“该问的我都问了,她答得挺好,你没看监控?”彭警官收拾着桌面的资料,将草稿递给紧随而来的秋琬,“李鹤薇画的嫌犯,你别说,有模有样。”

秋琬接过草稿,李鹤薇简单勾勒出嫌犯的身形,穿黑色羽绒服,深色裤子,戴鸭舌帽和口罩。

江队不解:“她咋知道嫌犯长啥样?”

“大嘴巴子在走廊聊天,她听两句就画出来。”彭警官眼神凌厉,盯着门侧江队带来协助办案的同事,冷声吩咐,“小卫,回去写份检讨。”

警员颊边的微笑瞬间凝固,江队黑着脸补充:“写两份。”他原本邀请彭警官过来审讯李鹤薇,如果发现口供的漏洞,迅速破案,不仅政绩可以加成,还得一个知人善用的好名声。

如今美梦落空,他气不打一处来,使唤秋琬:“中午饭后开会。”

秋琬不惯着他,直接拒绝:“江队,我安排出外勤,恐怕没时间。”

“出啥外勤?”

“新线索,去年2月,杜国舟有笔15万元的现金支出,他老婆说不知情,我想去趟蜀江大学,打听一下他的社会关系。”陶洋和李鹤薇的社会关系简单,只有死者杜国舟的私交盘根错节,秋琬抽丝剥茧,往更早的时间追溯,察觉端倪。

“行吧。”江队交给她全权处理。

***

饭点,陶聆端着饭盒去食堂,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嫂子!”错愕中,她被程映秋拽去车棚的角落,怀里塞进满袋零食:“姐给你买的。”

“嗯?”小鹿眼懵怔地看着零食,良久才感觉到真实性,久未放晴的灵魂在逐渐复苏。

程映秋话匣子打开:“放心,她在家吃得好,睡得好,就是每天念叨你。”她笑着展开双臂,“还有呀,她让我抱抱你。”

“映秋,薇姐在哪儿?”想见她,陶聆的心不受控制地发颤。

程映秋解释:“哦,姐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四天,我们没回老家,所以等会儿就要走,她在后门路边。”

她话音刚落,只见陶聆转身疾走两步,朝着阳光的方向奔跑起来。

驾驶室,李鹤薇戴着耳机听歌,闭目养神,车门关闭的声音让她懒散地掀开眼皮。

“走啦。”她以为是程映秋,低头拧动车钥匙。

陶聆带着明显颤音:“薇姐......”

李鹤薇握着钥匙的右手顿住,鼻头蓦然发酸。

“我知道你的近况,也想亲口告诉你,我的近况。”

李鹤薇偏头,凝望着陶聆肉眼可见瘦削的脸庞,哽住喉咙,说不出话。

“老陶去世,我三天睡六个小时,没有想象中的难受,只是累,非常累,想要靠着你肩膀说说话。”陶聆倚着李鹤薇买的情侣头枕,没有直视她,放空的状态低语,“薇姐,他们说我六亲缘浅,感情淡薄,以前总认为这是诋毁,但现在亲身经历死别,似乎确实如此......”

“陶陶。”李鹤薇斩断她神思,柔声劝慰,“六亲缘浅并不是冷血,相反你已经懂得筛选,也没有亏欠他们,明白吗?”这类人通常童年时期家庭氛围无法给她安全感,成年后也鲜少在家庭中获得情感支持,因此时常觉得孤独,久而久之愈发没有期待,也不愿去回馈。

“况且,六亲包括阿姨呢,你存钱,不是也想带她走出困境吗?”李鹤薇伸手整理着陶聆被风吹得凌乱的额发,冲她勾起笑容,“现在房子卖啦,可以首付一套两室一厅,阿姨住过去也方便。”

陶聆琢磨着她的话语,心结稍微纾解,闷声:“嗯。”

“你不是说阿姨其实挺喜欢打麻将吗?以后她上午出摊,下午就去和姐妹们玩,你和我有空都可以去鱼摊帮忙。”

陶聆抬头望着她,眼底水光晃动:“薇姐......”

“怎么?不相信我杀鱼的技术?”

陶聆忙摇头:“没有。”她昨天劝柳芸把鱼摊转出去,但被母亲婉拒,声称骨头还算硬朗,想多坚持两年。

李鹤薇话锋突转:“陶陶,如果我以后不干警察,你同意吗?”她躺平三天,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已经不想再被体制内管束。倘若未来完成任务,没有返回深圳,或许会做其他打算。

陶聆抿着唇,目光灼灼:“你做什么,我都支持。”

李鹤薇瞧一眼车载显示时间,提醒她:“好,现在我也知道你的近况,某人是不是应该回去吃饭了?”

陶聆身子探过去,声若蚊蝇:“你还没有......”

“没有什么?”

“你让映秋抱,为什么不自己......”

李鹤薇伸手揽过她的肩膀,虽然没有构成拥抱的姿势,却在嗓音和吐息间,心与心无限贴近。

“陶陶,我等你的好消息。”

***

程映秋目视着陶聆拉开车门,她穿过马路,撩起门帘,走进副食店。

秋惠虞坐在收银台后吃饭,瞧她进来,撂下筷子,起身往厨房走:“映秋,你五天没过来,我留着好吃的火锅鱼。”

“外婆,您坐,我来拜年,待会儿还得坐车回老家。”程映秋拿一包装着600元现金的红包塞给秋惠虞,“祝您猴年大吉,长命百岁。”

秋惠虞推辞:“哎哟,怎么又塞钱?小秋也给啦。”

“她是她,我是我,心意不同。”

秋惠虞双手包裹着程映秋手背:“她啊,最近忙,每天深夜才回家,8点不到就出门,你们多少天没见面咯?”

“四天,快五天。”程映秋低头,垂落的左手滑动屏幕,看着三分钟前发出的私信,眸色比天边的乌云阴沉。

【我在副食店,见一面好不好?最多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