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24)
“不服?”李鹤薇伸手揭开面罩,目视黄毛青年稚嫩的脸庞,皱起眉头,“你几岁?”
黄毛青年惊恐的眼神望着她:“17。”
“谁叫你来伤我?”
黄毛青年咽了咽喉,深棕色的眼珠滑动:“我,我只是没钱,想抢劫。”
李鹤薇轻呵:“你觉得我会信吗?”
“秋队,薇姐在那儿!”脚步声顺着幽深的小巷由远及近,李鹤薇偏头,瞧见夜色中疾走的两人,右手的力道稍稍松懈。
秋琬两三步走近,俯身摸出手铐拷住黄毛,抬头关心她:“没事吧?”
“没事。”
陶聆瞅着她只有少数的闭合伤,心头大石略微放下,忍不住问:“薇姐,有伤到其他地方吗?”
李鹤薇盯着她受伤的左臂,血液差不多凝固,皮肤组织明显外翻,先前形势所迫,来不及反应,这会儿冷静下来,心疼溢于言表:“没有,倒是你......”
陶聆抢话道:“不怎么疼,等会儿去小区附近的诊所消毒包扎就好。”
4厘米的伤口,怎么可能不疼?李鹤薇眼眶烧得难受,面色发沉,声音闷闷的:“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先顾及自己。”
陶聆乖巧应她:“好。”
“李队,练过?”秋琬查看黄毛的伤势,不由发问。她印象中,对方是综合大学医学院毕业,应该不会擒拿和格斗。
“嗯,三脚猫功夫,能够防身,但肯定比不过秋队。”其实李鹤薇毕业于刑事警察学院法医系,她们虽然统属技术警种,但每天也得出操,警用擒拿和格斗必然不在话下。
曾经憧憬的职业,却因为生性爱自由,中途当逃兵,被深圳某家司法鉴定中心高薪聘用。
“这可不是三脚猫功夫。”秋琬撩开黄毛的T恤,指着他胸前淤青,“肋骨应该断了。”
李鹤薇唇角扯出一抹笑容:“归功于我新买的玻璃杯。”她神情忽变,严肃道,“对了,你应该查清楚,他是谁雇来杀我。”
“不说,嘴巴严得很,我带他回去。”秋琬将黄毛拽起来,“这孩子17岁,15岁开始在威灵武术学校习武,平时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我刚查了他,有案底。”
“嗯,你处置吧,我和陶聆去诊所。”李鹤薇担心陶聆的伤口感染。
“周末我请吃饭,程老师答应来,小陶呢?有时间吗?我看你们仨住一起,顺便吧。”
“你叫她映秋就行,还程老师。”李鹤薇笑容加深,“我代陶聆应你。”
必要的社交,陶聆不推辞:“谢谢秋队。”
“谢什么?周末联系。”秋琬埋怨:“唉,又得加班,外婆炒的干锅虾还没吃两口。”她推着黄毛向警局走去,三人分开。
月色朦胧,两人并排着往前,陶聆冷不丁开口:“薇姐,你在哪里学的防身术?”她松开微抿的薄唇,“能不能教我?”
李鹤薇些许诧异:“怎么突然想学?”
“以后遇到危险至少可以防身。”陶聆遗憾的语气,“重案组每年都会遣人来教我们一些简单的擒拿动作,但晓婷姐说用处不大,碰上歹徒照样没辙。”
李鹤薇眼角情不自禁染上了笑:“我教就能行?”
“秋队说那个黄毛在武校习武,你能扼制他。”
“黄毛学艺不精,肯定经常偷懒。”李鹤薇考虑陶聆的安危,收敛笑意,一本正经允诺:“好,我教你。”
“谢谢薇姐。”陶聆开怀,眉眼愈发明媚,她平日心情也偶尔舒畅,但大多都是淡淡的微笑,带着明显的距离感。但今晚的笑容却格外舒展,拿李鹤薇的话来说,这是中百万大奖么?
“薇姐你别打趣我,什么中大奖。”
她们说着,推开诊所的玻璃门。
护士在门口接待,询问她基本信息:“谁不舒服?”
陶聆抬起手臂:“不小心被刀划伤。”
“姓名,年龄,有没有禁忌药?”
“陶聆,24岁,没有禁忌药。”
“哎呀,伤口有点长啊,至少4厘米吧。”护士将信息记录在档,戴着医用手套触碰伤口的外延,“但瞧着不深,清创以后再决定要不要缝针。”她转身指着右数第一个房间,“你们去处置室等一会儿,我让陈医生负责清创。”
陶聆颔首:“好的,谢谢。”
李鹤薇问:“护士,缴费单呢?”
护士敲打着键盘:“陈医生给你们。”
“好。”
绕过分诊台,右行2米就是处置室,两人进门,陶聆在处置台前的高凳坐下。不多时,门外一名女医生进来:“刚才要清创的陶聆是谁?”
“医生,我。”
医生递给李鹤薇一张单子:“你是家属吧?先缴费。”
陶聆伸手:“医生,我去就好。”
李鹤薇轻拍她的手:“坐好。”命令的言辞,语气却万分温柔,她见陶聆眨了眨眼,不再嘴硬,转身出了门。
缴费回来,医生正在清创。
“碘伏消毒,不会太疼,但轻微的刺痛免不了。”
“知道。”
棉球慢慢将血污洗净,医生仔细观察伤口,建议她:“还是缝针吧,不然伤口愈合得慢。”
陶聆轻蹙着眉,点头:“嗯,麻烦你。”
“打麻药吗?”缝针的局部麻醉属于区域阻滞,需要在周围组织、皮下打一圈儿来进行阻断,至少两三针,所以医生征求她的意见,如果耐受程度高,就不打麻药。
“不打。”
李鹤薇担忧:“陶聆?至少得缝5针,不打麻醉?”
陶聆挤出笑容:“薇姐,我小时候淘气,摔破头皮,缝6针也没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