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6)
“死者应该是从上游冲下来,所以岸边没有发现什么可用的物证。”她已经让小周去取河水,带回实验室检测。
秋琬认同:“对,报案人声称每天会在附近直播钓鱼,今天甩竿的时候偶然发现尸体。我稍后叫人去上游两岸走访调查,看能不能找到落水点,或者抛尸现场。”
李鹤薇点头。
半小时后,重案中队的民警过来帮忙搬运尸体,她们收拾东西往回走,李鹤薇的目光瞬间被前方警车旁的两人吸引。
映秋?
兴许天气炎热,程映秋双颊染着薄红:“记者享有新闻报道权,我没有越过警戒线,拍摄的照片合法合理!”
旁边的民警提醒秋琬:“秋队,她是电视台法制频道的记者。”
“相机。”秋琬软硬不吃,按着规矩走。
“喏。”程映秋将手里吃饭的家伙小心翼翼交给她,鼓起腮帮子,默念着莫生气口诀,活脱脱一只小仓鼠。
正在侦查、预审的刑事案件具体情况都属于国家机密,所以秋琬必须先审阅程映秋的拍摄内容。她单手抓握相机,细心翻看照片和视频,确定没有超出范围,才还给眼前怒气冲冲瞪着自己的女生,叮嘱她:“以后别躲在树后偷拍。”
“天气热,我躲太阳不行吗?”程映秋气得想跺脚,质问道,“蒲辰晚报的记者你怎么不管?他拍得比我多。”
“还有蒲辰都市报。”
秋琬示意她偏头往左看*,只见另外两名警察正在检查其他报社记者的相机。
程映秋吃瘪,嘟囔着:“谁知道你是不是公报私仇?”她说话声音小,背过身和同事沟通的秋琬显然没听进耳朵。她收好相机,坐回副驾驶,掏出手机给李鹤薇发微信。
【姐,你和重案中队的秋琬熟吗?】
李鹤薇瞅着程映秋进车厢,方才返回勘查车。返程途中,耳畔讨论案情的声音此起彼伏,她有一句没一句地捡重点听,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来。原来程映秋看她没回消息,着急呢。
【姐~】撒娇的语气。
【不熟,怎么?】她发现原主连个可以说知心话的闺蜜都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和家人,无趣。
【她可能在针对我!】
李鹤薇不解,编辑信息:【你们认识?曾经有过恩怨?】
【她是我大学室友的前任,一起吃过饭。】
第4章 你胳膊肘往外拐!
室友,前任?宛如平地惊雷,李鹤薇沉静的神情骤变,圈重点:【室友的前任?没有手误打错字?】
【干嘛?姐,你失忆归失忆,不要思想封建。】
【好奇而已。】
【对嘛,万一我哪天谈对象被欺负,也只有找你倾诉。】
似乎话里有话,李鹤薇试探:【你和她一样?】
【猫猫点头表情包,我大二就告诉你了啊。】
坦坦荡荡,不遮不掩。
李鹤薇霎时怔住,碰触屏幕的食指僵在半空。她复盘着穿书后获悉的设定,重要女配弯成蚊香,女主全女的工作环境,丈夫失踪,还有目前为止都未曾破解的疑点,女主为什么没有对陶聆消息免打扰?
抛开多余的丈夫和最后疑点不谈,作者笔下架构的世界,还真是她理想中的世界。
【哎,怎么话题越扯越远。】
李鹤薇思绪回笼,打字【你觉得秋队和前任积怨,然后迁怒你?】
【没错。】
【幼稚,她应该没这么无聊。】半个月的相处,李鹤薇逐渐把对方当作自己妹妹看待,说话也不会过于生疏,客套。
【你胳膊肘往外拐!】
【这是帮理不帮亲。】
【猫猫生气表情包。】
【帮忙取快递,我加班。】勘查车在综合楼前停稳,李鹤薇下车,她长腿迈得快,边走边发消息。
【哼。】
李鹤薇将手机揣进衣兜,跟随大部队进电梯。
5楼卫生间,她脱去背心,正洗手消毒,门外技术员小赵探头:“薇姐,饭盒在微波炉。”18:00—19:30正是食堂晚饭的就餐时间,这会儿接近19:00,技术员和实验室法医已经提前帮她们打包。
“好,谢谢。”
15分钟填饱肚子,李鹤薇安排好工作,紧随小赵进解剖室。
解剖台前的陶聆见她进来,明显愣住片刻,不过她戴着口罩,辨不清神色。
“蒲辰市公安局2015年第19号尸检,死者男性,由法医师陶聆解剖,技术员赵晓婷记录,录像开始。”回过神的陶聆先给尸体剃头,因为初检的时候触摸死者后脑勺,发现其表面不平整,只是室外条件不允许,她没有主动提出在现场剃头。
剃完头,李鹤薇凝视着死者后脑勺的钝器伤,瞬间蹙眉,沉声问她:“你当时初检没发现?”尸表检验一般都在案发现场进行,法医会拨开死者头发检查头皮,如果察觉损伤或者其他异常改变,会将其毛发剃光,充分暴露头皮,并及时反馈给侦查人员。
陶聆松开微抿的薄唇:“记录在尸表检验单。”
李鹤薇顿时气恼,言语有些冷厉:“你明不明白刑事侦查过程中,法医是哑巴会造成什么后果?”她目光带着让人不寒而栗,望而却步的凌冽,“轻则拖延办案进度,重则因为你少说两句话,导致侦查的方向错误,浪费警力。”
陶聆按压头颅,检查创面的动作停滞,喉咙发哽,说不出半句话。
“以前在公安局实习的时候,带教老师没有再三强调?”原则性问题,李鹤薇不愿糊弄过去。然而说出口才想起陶聆在民营司法鉴定机构实习,如果从未参与司法机关委托的尸检,或者带教老师只把你当苦力,确实会存在经验欠缺而考虑不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