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82)
她带的第一届学生有8个女孩子,其中5个考进大学。
“苗老师,春梅在加班,赶不回来,叫你收红包。”
陶聆下滑着微信界面,眉眼弯弯:“还有陈岩,她说求放过,春节向你负荆请罪。”
苗老师戳一下饭碗:“说什么呢?还要负荆请罪。”
“她开玩笑呢。”班长嚼着牛肉,拍陶聆肩膀:“老陶,你平时温温柔柔,说话细声细气,竟然做着最猛的工作,法医啊,一般人干不下来。”
陶聆不假思索:“可能习惯杀鱼?”
另一位女生接话:“听说法医干的都是脏活,累活,非常辛苦。”
班长大咧咧道:“老陶怕什么?铜平村和镇子相隔6里地,她读书的时候经常天没亮就背着书包步行来学校。”
苗老师唉一声:“是啊,陶聆和陈岩家住铜平,确实不容易。”
“苗老师,今天你生日,我们不提往事?”陶聆眼眸浸着笑意,仿佛昔日的苦难已经过眼云烟,“况且,谁说法医干的脏活累活?我们的福利待遇比想象中丰厚,工作形式也没有其他一线刑警危险。”
苗老师竖起大拇指,欣慰道:“我知道你行。”
班长笑着附和:“那当然,咱们班的独苗苗。”
陶聆愣神:“独苗苗?”
“重点本科呀。”
“班长,你又打趣我。”陶聆点开q.q聊天对话框的合同,将手机推向苗老师,“下午5点通过网络签约,我卖出的第一本书。”
“啥书?”
“大女主悬疑小说,实习的时候动笔,今年4月完成。”
“老陶,你行啊。”班长好奇,“网上能看到吗?”
“不能,我直接联系出版社,签的实体书。”陶聆眉眼柔和,“半年来多次碰壁,终于获得南苑的赏识。”
第53章 完全坠入爱河咯
南苑成立于1988年,隶属蜀江出版传媒集团,主要涉及文化、文学艺术、青少年读物和大众生活类图书,较少青睐人文社科相关的小说,所以并非陶聆首选。然而阴差阳错,她关注的三家出版社因为诸多缘由没有达成合作,陶聆抱着尝试的心态投稿南苑,恰逢其主编打算开拓悬疑推理小说的市场,两方经过半个月沟通,最终签订合同。
苗老师知道南苑在学界、文坛声量颇高,尤其外国文学的译介出版享誉已久,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五。她喜出望外的同时关心细节:“首印多少本?”
陶聆唇角扬起的弧度加深:“虽然只有2000本,但我已经心满意足。”南苑考虑她是新人,没有读者基础,将首印定在2000本,版税率7%,单本价格42.8元,算下来稿酬总共5992元。
苗老师投来赞许的目光:“万事开头难,销量迟早过万。”
“嗯,谢谢老师。”
临近8点,各自打道回府,陶聆靠坐在车厢后排,无意中点进微信,发现李鹤薇两小时前发来的消息。
【我马上回家,感冒好些吗?】
【有没有胃口,今晚想吃什么?】
暖人心扉的话语,陶聆却难展笑颜。最近两天,她身心备受煎熬,发烧糊涂时勉强可以暂且抛却烦恼,但只要清醒,就无法避免地去思考压制在内心深处的妄念。她站在当事人的角度问自己:即便哥哥失踪,但周围的亲朋好友都默认彼此姑嫂的关系,对嫂子心生非同寻常的情愫,甚至在帮忙拿浴巾时脑海中闪过绮思画面,是不是特别离谱,骇人听闻?
是不是病态,无耻的行为?
如果薇姐知道她的心思,恐怕也会嫌恶远离吧。
陶聆无法想象那时的局面,更不能承受后果,只能无数次逼迫自己遏制念想。
然而夜深人静时,她偶然瞥见夹在书本中的书签,或者放在角落的钥匙扣,心头总会因为过于克制而酸胀发疼。
陶聆凝视着对话框,轻咬薄唇,最终礼貌性地回复:【薇姐,我在外面聚餐。】
随后,长达半个小时,消息犹如石沉大海,她不以为意,直到推开防盗门,程映秋压着声音提醒,方才察觉李鹤薇的反常。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饭也没吃。”
“为什么?”陶聆移步客厅,坐在程映秋身旁,目光却盯着主卧的房门,眸色深沉。
程映秋摊手:“不知道,回来就发脾气。”她挑眉,“你试着劝一下?”
陶聆忽地忐忑:“我......”
“我什么我?去呀。”程映秋推她肩膀。
陶聆婉然拒绝:“映秋,薇姐不愿意说,肯定有她的道理。”
程映秋忍不住锤沙发:“哎呀,陶聆姐,你好呆。”
“呆?”
“没什么。”程映秋哼声,“我腿脚不方便,不然老早就去敲门,你帮帮忙?”
“她没吃饭呢,你忍心?”
陶聆猛地咳嗽两下,想着李鹤薇前阵子说出差不习惯当地饮食,胃不舒服,起身沉默着走去厨房。
“陶聆姐?”
“我先煮碗面。”
程映秋笑成狐狸眼:“好的!”她低头私信李鹤薇;【姐,她回来啦,在厨房煮面呢。】
【?】
【哎哟,刚才问你什么情况装哑巴。】
【她还在生病,煮面做什么?】
【知道你没吃饭。】
【哦。】
房间阳台,李鹤薇靠着栏杆,潮湿的夜风吹开轻薄的衣襟,月光照耀下,精致的一字锁骨显露无疑。诚然,她怒其不争,但还是牵挂着陶聆,担心对方在陶家受气。
【哦是啥意思?出来呗,还是说,你想她把碗亲手端进卧室?】
【没胃口,你让她不用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