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99)
陶聆烧着耳朵,站在身后,沉默不语,无意识捏手心,感受余温。
“四只烤兔打包。”李鹤薇扫码,转头问,“家里一只,我们自己吃一只,给何姐带两只,你呢?要不要给阿姨带?”
“半只就好。”
“嗯,再要半只。”李鹤薇付钱。
“薇......”
李鹤薇截断她即将脱口的话:“打住,30都要和我计较?”
陶聆喉咙发涩:“没有,我想说,谢谢你记挂着她。”
李鹤薇笑意融融:“我最近和阿姨聊天的次数恐怕比你和她聊天的次数多。”
陶聆讶异地双唇微张。
“你放心,阿姨说你爸虽然经常抱怨,但也没有其他反常的举动,而且已经拒绝别人说亲。”
“嗯。”
老板叫号:“132,四只半。”
“这儿。”李鹤薇回过身,抬手去接包装袋。
陶聆凝视她的背影,宛如冬日河流的眼眸逐渐破冰,泛着细碎的阳光。
她们拎着袋子步行走回乐景巷,李鹤薇将东西放去后座,伸手拉开驾驶位车门:“我们去一趟望海城,打听马知明和乐琪在佑临的生活。”
“好。”
导航3.7公里,李鹤薇把车停在小区后门,快步走去保安亭,出示警官证,开门见山道:“您好,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叫乐琪的业主?”
乐琪的双亲已经去世,李鹤薇猜测房产应该在她名下。
“稍等,我查一下。”保安查询业主信息,“没有。”
“没有?”李鹤薇追问,“最近两年的卖房信息呢?”
“要去物业中心查。”保安拨打内部号,笑着说,“我帮你问。”
“谢谢。”
电话接通,保安说明情况,管理员很快回话:“乐琪,3栋1603的业主,住房在2013年8月19号过户给其他人。”
李鹤薇提醒:“你问她,乐琪和小区的邻居来往密切吗?”
“我开免提,你讲。”
话筒对面的管理员回应:“我听到,你说谁和乐琪走得近?”
“对。”
“3栋602的杨婆婆,我看她经常和乐琪在户外聊天。”
“好的,感谢配合。”挂断电话,保安刷卡放行,“喷泉朝左走,斜前方。”
望海城是佑临县第一批电梯房,开发商精心打造,绿化覆盖率高,容积率2.5,两人绕过喷泉,前行将近200米才瞅见3栋的标志。
李鹤薇敲开603,杨婆婆热情接待。眼前花甲之年的老人鼻梁架着一副老花镜,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诗意,每一个微笑也藏着故事,散发浓厚的文艺气息。
难怪乐琪与她交好。
她们分坐茶桌两边,杨婆婆将茶杯轻放在陶聆和李鹤薇身前,笑容和蔼:“我泡的花茶,小琪也喜欢喝。”
李鹤薇语气委婉:“杨老师,不用客气,我们聊会儿天就走。”
“来者是客,警察也不例外。”
“好,谢谢。”陶聆先端起茶杯,轻呷两口。
“你们想知道小琪和小马的关系如何,是吧?”
李鹤薇点头:“嗯,方便查案。”
“他俩同门师兄妹,都是燕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小马年长小琪2岁。”杨婆婆拿出一本诗集,翻开23页,递给她们,“23—27都是两人写的诗,小马明显比小琪浮躁,向往着高物质生活。”
“无可厚非,谁不想赚钱?但把握不住底线,容易出事啊。”杨婆婆背过身,慢悠悠抽出书柜第三排的两本书,转回头,依旧云淡风轻的模样,但语气却稍显沉重,“这是以小马的名义出版的小说,然而真正的作者却是小琪。”
“我本来不看悬疑类图书,两年前,知道小琪的爱好,出差燕城的时候带回来两本。”她将叹息沉回胸腔,不紧不慢地说,“不看还好,随便翻两页,就发现端倪。”
陶聆接腔:“我一个对她来说的陌生人也察觉不对劲,更何况您。”
“你是?”
“小说的忠实读者。”陶聆拿出《暗夜》,话语不停,“两年前,小说没有如今的销量,一般在省会城市才能买到,所以马知明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瞒天过海,乐琪长达数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你把刻着盲文的书送给她?”
“是的,她知道后想要小马向出版社坦白,却被家暴,幸好成功分手。”
第64章 陶聆,课题分离懂吗?
“杨老师,乐琪事后为什么没有选择曝光马知明?”李鹤薇眉心拧成麻花,无数的疑惑在脑海中交织,碰撞。
“小琪考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杨婆婆点开论坛的热搜新闻,将手机放在茶桌中间,“你们看,女生提分手,男子求和无果,杀人抛尸。同样,当初小马已经家暴小琪,指不定头脑发热,做出更恶劣的事。”
杨婆婆无奈道:“遇到这种情绪不稳定的男人,还是不要招惹,尽快远离才好。”
“幸亏小琪聪慧,提前联系她远在国外的小姑,威胁小马,说她如果出事,他也脱不开干系。”杨婆婆收起手机,“但小琪也承诺,不会揭穿小马。”
“出版的小说签影视版权,乐琪竟然没有干涉?”陶聆同为创作者,万分不解,“这是她多少个日夜倾注的心血,难道不在乎吗?”
“小马14年获得中云出版社的青睐,小说突然热销。他担心小琪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耍手段,联系小琪,要分她100万。小琪拒绝,说往事已经一笔勾销,不想来往。”
杨婆婆叹一口气:“小琪的性子不争不抢,吃大亏。”
陶聆无言以对。
杨婆婆将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以及为什么回到佑临生活的原因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