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婚后爱:穿到和糙汉军官离婚前(164)

作者: 鹿九吟 阅读记录

想到这里,姜满月还想提前给家里人打个预防针,回了一封信,跟他们说了做生意的事情。

苗向华收到姜满月的这封信以后很重视,还专门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这信你们也都看过了,你们小妹说,京市那边已经有人开始自己做点小买卖了,咱们这边很快也可以开始做了,她说是赚钱的好机会,问咱们肯不肯干,她能借给咱们本钱。”

苗向华是很心动的,他们家人多,开销大,一年到头也存不下什么钱,而且那么多人也不能全去种地,要是真能做点小买卖挣钱,对他们家来说还真是挺不错的。

姜家几兄弟和几个儿媳都是很感兴趣的,他们当然知道种地不容易,挣不到钱,而且小妹说了,挣到钱以后好好培养孩子,孩子有了出息,他们姜家就有指望了。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出息?

就凭这一点,这几对小夫妻也想家里能多挣点钱,以后好好培养孩子们。

“你们小妹还说了,家里能干的生意她都给咱们想好了,咱家人吃苦耐劳是没得说的,咱可以做小饭馆,卖早点和中饭,艳玲和春红做衣服的手艺好,还可以做裁缝铺,反正只要你们肯干,肯定能挣到钱。”

苗向华说得全家人都很心动,只有姜长福一个人不同意。

“你说得倒是轻巧,这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咱家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哪会做生意?万一赔了,本钱咱都赔不起。”

姜长福是不同意家里做生意的,在他看来,只有好好种地才是硬道理,最起码不会亏钱。

做生意万一亏本了,家里根本就没钱赔,就算是女儿借的本钱,那也是要还的,家里本来日子就不好过,欠了钱就更是难过了。

苗向华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你懂个啥?那大城市的人都在做生意赚钱,满月说了,就得做先吃螃蟹的人才行,等人家都挣到钱了你再想去挣钱,哪还有你的份?”

姜长福还是不同意,他就觉得种地安稳,做生意不是他们这种乡下人能干的事。

苗向华翻了个白眼,“你个没脑筋的,听你的,全家种地能种出个啥来?以后孩子也跟着种地,祖祖辈辈都种地,永远没出息,只知道种地,永远当农民。”

姜长福不高兴的反驳,“当农民咋了?当农民光荣!种地是个正经营生,不管啥时候只要会种地就饿不死!”

苗向华白眼快翻上天了,“对对对,饿不死,也就是饿不死了,多余出一点都没有,孩子想吃个糕点都得眼巴巴的等着过年,你看看家里过得这是啥日子,不多挣点钱,你这一群孙子孙女咋上学?哪儿来的钱供他们上学?”

第147章 再遇故人

这话一说,姜长福就没话说了。

他们家真就是撑死能吃饱饭的程度,那么一大堆孙子孙女等着要上学,家里要供那么多人,实在是难。

“你看看你看看,没话说了吧?你数数你几个孙子孙女,他们不能不上学吧?不能当文盲吧?那厂子里上班的还得是个中专毕业呢!咱家这么多孩子,一年学费就得多少钱你算过没有?你靠种地能种的出来啊?”

苗向华抓住这一点就一顿输出,她就不信,这几个儿子儿媳他们不想着让自己家孩子上学。

果然,大儿子姜建良就开始帮腔了,“爸,妈说的没错儿,家里这么多孩子呢,那不都得上学吗?学费一年不老少,咱家靠地里这点工分,挣不来那么多钱。”

二儿子姜建德也开口了,“咱家孩子多,总不能大的上了小的不上吧?这么多孩子上学真不是个小数目,光靠种地种不出来,小妹有招儿让咱家挣点钱,干啥不挣呢?”

剩下三个儿子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是支持家里做小生意挣钱的。

姜长福气得直拍桌子,“你们就知道能挣钱,那万一赔钱了呢?别说让孩子上学,咱家饭都得吃不上!”

老五姜建涛嘟囔了一句,“这还没干呢,咋总想着赔钱呢。”

姜长福直接就一巴掌拍了过去,“跟你们似的,成天做那白日梦,就咱家这老农民,做啥买卖啊做买卖,到时候算你们个投机倒把,全给抓起来,咱家全完犊子!”

苗向华不乐意了,“满月都说了,人家京市都开始老百姓做生意了,她还能是唬咱们的?你不懂别瞎说!啥投机不投机的,能让咱们做生意,咱们就正儿八经做生意,那还犯法了?”

姜长福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反正我不同意!好好的地不种,非得学人家投机倒把,不干正事。”

苗向华比他大声多了,“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咱家又不指着你出头,老大你们几个兄弟表个态,干不干,不干我就跟你们小妹说,咱家没那本事,挣不着那个钱,你那几个哥哥,天生就是穷命!”

姜家五兄弟互相对视了几眼,老大姜建良带头表态,“我乐意干,小妹说干早点铺,我觉得就挺好,累就累点,能挣点钱,给孩子上学,让孩子有出息,比啥都强。”

老二姜建德和老三姜建庆也表态了,他们俩的媳妇都是做衣服的一把好手,小妹说了可以开裁缝铺,他们两家肯定是不能错过的。

至于老四姜建斌和老五姜建涛,他俩虽说没个手艺,媳妇也是一般人,但都是能吃苦的,跟着干啥都行。

“行,那你们都同意了,我就给满月回信,咱家乐意干,等咱们这儿能个人做买卖了,咱们就跟满月说的那样,开个早点铺子,再开个裁缝铺,全家一起上阵,咱也当一回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