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婚后爱:穿到和糙汉军官离婚前(92)

作者: 鹿九吟 阅读记录

家里劳力多是多,吃的也多,要是全换了细粮,哪够吃到明年夏收的?

姜家向来都是少换细粮多换粗粮,细粮都是留着逢年过节,还有春种秋收这种大日子吃的好东西。

要是一下子换出三百斤细粮来,那姜家还真是得勒紧裤腰带才能勉强挺到夏收去。

苗向华想想觉得不成,便托介绍人去跟高家说说,粮食给五十斤大米和五十斤面粉,再搭一百斤玉米面,彩礼钱给三十五块钱。

这在乡下的彩礼中算不得多好,但也是规规矩矩,不会委屈姑娘家的了。

介绍人就是干这个活的,也没办法,又风风火火的往高家去了。

第83章 婚事就直接黄了?

介绍人走后,姜满月忍不住问道,“妈,要是高家不同意呢?就非得要五十块钱和三百斤细粮呢?”

苗向华摇摇头,“那指定是不成,你四个嫂子嫁过来的时候,咱家可没出那么多彩礼,凭啥你五哥娶媳妇,家里就出那么多?你四个嫂子知道了该咋想?”

姜满月想想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前面四个嫂子都是差不多的标准,没道理到五哥了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来。

“那高家要是非得要这么多钱的,咱家不乐意,那就黄了?”

姜满月觉得高映娟挺不错的,五哥看起来也中意,要是黄了还挺可惜的。

苗向华叹了口气,“黄了也没办法,三百斤细粮啊,家里要真出这么多粮食,明年春天日子可不好过,总不能为了你五哥,让全家人一起饿肚子吧?”

姜满月张了张口,想说自己有办法,但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

她是有一辈子吃不完的粮食,但她怎么拿出来还是个问题。

如果她说是黑市搞来的,她妈估计能吓死,别说往外拿彩礼了,恨不得捂在家里一辈子不让人知道。

再说了,她现在的收入都是灰色收入,谁都不能说的,她大张旗鼓的给娘家送那么多粮食,给公婆知道了也不好说。

她明面上可是靠着陆凛过日子的,补贴娘家那么多粮食算是怎么回事?

姜满月想了半天只好歇了这个心思,陪着她妈一边干活一边聊着闲话,顺便等着介绍人过来回话。

介绍人也是干惯了这种事的,来来回回的跑,并不嫌累,还没等姜满月回家做晚饭,就又来了一趟。

“向华姐,映娟妈说彩礼是不能少的,她家映娟在家也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这么好的姑娘,嫁到城里去都是使得的,没准还能嫁个工人吃上供应粮呢,要这么些彩礼可不算高了。”

介绍人原原本本的把高家的原话复述一遍,又说道,“向华姐,我是真磨过了,映娟妈咋说都不松口,三百斤细粮和五十块钱,哪样都不能少,你看…”

苗向华听得直咬后槽牙,啥叫没准还能嫁到城里去吃供应粮?

这话说的,是看不上她家建涛在队里挣工分了?

高家这是一边跟她家相看,一边还想着供应粮呢?

“她家要是有本事嫁到城里吃供应粮,那就嫁呗,谁拦着了?这话说的,瞧不起我家建涛是挣工分的泥腿子了?”

苗向华不高兴,介绍人连忙跟着劝,“哎呀,没那回事,那高家不是对建涛也满意得很嘛,映娟妈估计也就这么一说。”

“她倒是说痛快了,我家建涛还白被埋汰一通呢,咋的,这是没找上工人,退一步找到我家建涛,还得多拿一份彩礼才行呗?”

苗向华越想越不高兴,这高家人不会是想找工人没找成,这才答应了她家建涛,但又不甘心,非得多拿一份彩礼才痛快吧?

介绍人苦了脸,这不是说人家姑娘受欢迎嘛,这咋就说成这样了?

“向华姐,你这…人家高家就是随口一说,打个比方,你别放在心上啊。”

苗向华不乐意,本来她就不愿厚此薄彼,多出那份彩礼惹得家里人不痛快,这下她自己都不痛快了,就更不多出那份钱和粮了。

“莲子,你回去跟她家说,我还是那个说法,彩礼三十五块钱,大米白面各五十斤,玉米面一百斤,哎,可得说准了啊,不是细玉米面啊,粗的,人家家里都是细粗粮参半的,我家凭啥就全出细粮啊。”

介绍人脸色更苦了,上回还是一百斤玉米面,这回就是粗玉米面了,这说得高家不是更得不干了?

苗向华是打定主意了,反正就这么个价钱,随高家咋说吧,反正不成还能相下个,她也不耽误人家嫁工人。

介绍人直拿眼睛瞅姜满月,谁不知道苗向华是最乐意听她姑娘说话的,姜满月要是在一边劝劝,没准还能有点余地。

姜满月也察觉到了介绍人求助的目光,坦然的回看了过去。

“莲子婶,你看我干啥?这娘家哥哥谈彩礼的大事儿,我一个出嫁的小姑子能说啥?我妈咋说,你就咋办呗,到时候成不成的,我妈都给你包个大红包,这腿跑得确实是辛苦你了哈。”

姜满月三下两下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话里话外都说自己是个嫁出去的姑娘,可不适合掺和这种事。

不过她还顺带安抚了一下介绍人,反正成不成的,红包照旧,也不枉她辛苦一遭。

介绍人也是没办法,不过冲着跑腿费,她也得再努努力,办成了总比办不成强,到时候拿红包也拿的心安理得不是?

跟苗向华确定了彩礼还是那个数,咋说都不加了,介绍人又走了,说是明天一早就去高家再谈一谈。

姜满月也该回去了,不过心里也惦记着这事儿,第二天一大早,又带着陆钧安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