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妹难哄(47)

作者: 金木鲤 阅读记录

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本书册上,它被深深压在最底下,正是那日她发现写了山河录字条的异志录,她仿佛只不经意看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

她下意识摸着腰间那枚玉佩,可余光却忍不住扫向桌案的那本异志录。

这是何意?

魏玉年站在书案前,手中握着一卷帛书,上面画满人体脉络图,竟然是本医书,他如墨玉修竹般的手指轻轻摩挲绸缎边缘,将她神色尽收眼底。

魏玉年将帛书置于那一摞书册上:“这些都是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的。”

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刻意,“想着你或许会喜欢。”

苏黛微微仰头,恰好对上魏玉年微低的眉眼,摄人心魄,却又好似藏了陷阱,她拿起面上那本帛书:

“世子哥哥懂我,这本医书我就很喜欢。”

“是吗?”魏玉年轻轻抽出最底下那本异志录,将它推到苏黛眼前,“那你不妨看看这本。”

苏黛看过后,摇头道:“这本书于我来说太过晦涩,有些难懂。”

魏玉年缓缓道:“我记得你同我说过,你幼时便同你父亲游历,所到一处便拿笔绘下。”

苏黛点头。

魏玉年凑近他,温和一笑:“这本书记着大启民间怪谈,也许有你去过的地方。”

无从拒绝。

苏黛手指微微一颤,缓缓将书打开,脑中却不合时宜的想起另一幅画面——

“爹爹,我们为什么要走这么多地方?”

阿爹温柔摸了摸小苏黛的脑袋:“因为爹爹有重要的事要完成。”

小苏黛手中拿着画笔,好奇:“什么重要的事情?”

“世间太平。”

……

手中无意识地翻页,一张泛黄纸条突然印入眼帘,正是那张写了山河录的字条。

她手不自觉地紧了紧,指尖有一股凉意浸入骨髓。

“有一次你同我说过,你父亲临终前曾给你一样重要的东西。”魏玉年的声音依然温和,却像把利刃刺破寂静,“是什么?”

她以前是告诉过他,不过那时他闻言也只是笑笑,她以为是他不想提及她的伤心事,引得她伤心。

又或许,是不甚在意……

如今重新问起,连她也不知是哭还是笑。

屋外渐渐变暗,屋内烛火摇曳,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苏黛清秀的面容上,平添了几分淡然,她抬头看向他:“是我父亲最后的心愿。”

她的声音轻得像是自语,“他同我说,希望我记住一件事:世间的太平,从不是因一人一事换来。”

她仿佛透过光尘看见了故去的亲人,轻轻一笑道:“这世道太乱。”

“因为总有些人拿百姓的性命来做文章!”她声音依然轻柔,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锐利。

魏玉年罕见地一愣,书房里陷入短暂的寂静,两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仿佛都在等对方下一步的反应。

良久。

“你在怀疑我?”魏玉年突然道,语气带了几分暗暗的凉意,“连你也觉得,我在打山河录的主意?”

苏黛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她轻声道:“如何问起这个?”

“因为我在想,若是我真得到了山河录,会是你的顾虑吗?”他一步一步逼近她,目光如炬,似要看穿她的内心。

苏黛心跳加快了一瞬,她清楚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的动摇,她暗暗呼出一口气,声色平静道:“我只希望世间每个人都不要为了一己私利,伤害黎民百姓。”

魏玉年看着她的眼睛,仿佛在寻找什么线索,又似乎在等待某个答案,可对方一直不语,终于,他缓缓后退半步,看着苏黛,蓦地笑了。

“阿黛,你承认山河录在你这里了。”

苏黛低头看着手中的异志录。指尖轻轻摩挲封皮:“我在等一个答案。”

“不会让我失望的答案。”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书房里重新恢复寂静,烛火摇曳,将二人身影投在墙上,魏玉年的目光落在苏黛身上,仿佛想透过这段对话,窥见她心中所想。

半晌,他似乎放弃抵抗,认输一般,缓缓开口:“我忠于国君,外界言他残暴无度,可我却知晓,在两朝元老面前,他不得不坐实暴君这个名头。”

“他是先帝最得意的儿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先帝亲自教导,怎么会是暴君?”

他同当今天子相识已久,少年时,他便初遇偷偷出宫的太子,二人志趣相投,拜为兄弟,时常约着喝酒,自那时便约定一人称帝励精图治,一人为臣鞠躬尽瘁。

后来突逢变故,先帝也突然驾崩,他二人再未相遇过。

再后来,他步入朝中,又得见身为天子的故人。

只是那时他不再像年少时那般恣意,反而活得像个傀儡。

他请来避世已久的老师,重燃少年帝王的斗志,让李清元在朝中有所忌惮。

可这条路注定走得不平稳,也注定要牺牲一些无辜之人。

“若能斩尽朝中蛀虫,得见百姓安居乐业,也不枉活这一遭。”

“原来如此。”苏黛轻叹。

“阿苏姑临去前同我说,山河录作出之后,曾得高人指点,里面藏有四处藏宝地,得之可得天下,先帝怕引起暴乱,故意压下消息,将山河录还给了父亲。”

“实则当年撰出山河录的本意是查探大启地理条件,看看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若父亲还在世,那些地处偏远些的启国人,应当吃上饱饭了。”

大启小麦水稻一年一熟,耗时太久不说,产量也提升不起来,遇到天旱水涝,便能使数千计的百姓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