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骗穿书,手拿剧本囤货穿越70(126)

作者: 大脸娘娘 阅读记录

南茉脑子里多的是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进程,除了房产,还有最赚钱的“天使基金”等着她。

所以,创业是不可能创业的,零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它不香吗?

南父南母和南萧夫妻是2月10号到的京市,陆圆圆此时已经有7个多月的身孕。

南茉卖了两套海淀附近的房子给哥哥和父母,离顾家也就几步路的距离。

最近黄金买的有点拮据,正好收点钱回点血。

附近有价值的房子南茉买了不少,让他们现在去买也不太可能买到更好的。

反正买的时候就是给他们留的。

南萧开春就在京市任职,南父也办理了病退,以后一家人就能齐整的在京市生活。

南父还是第一次见肥安胖予,坐在沙发上抱着不肯撒手。

两个孩子对这个跟他们一样胖乎乎圆滚滚的外公也格外亲热,看的顾父在一旁有些吃醋。

“政廷,你不用回家收拾收拾吗?”

“不急不急,两个孩子离不开我,看跟我亲的。”南父说着对两个孩子道,

“今天跟外公回家吧,外公给你们带了好多玩具哦。”

顾父一听还要把孩子带回去就急了,“呵呵,你别看他们现在跟你亲,到了晚上就该找小茉了。”

“那就让妈妈也回去住,咱们一起回去,好不好呀?”南父看到两个孩子很自然的就转换成夹子音。

第139章 改革开放

79年4月陆圆圆在京市军区医院生下一个7斤5两的胖小子,取名南怀谦。

5月,顾燃入职京市公安局,担任副局长一职。

尽管有人对顾燃年纪轻轻就做了副局长颇有微词,但自身的职位和历年的功勋让有些人敢怒不敢言。

更何况这个职位还是张霈伍亲自向中央申请的,大家除了恭喜,再没有其他闲话传出。

此时全国城市待业人员已达2000多万,党和政府采取了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的措施。

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陆续出现了不少个体的小吃摊、补鞋摊和自行车修理铺。

1979年6月底,京市累计发放400多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他们当中不但有修鞋、修车和缝补等修理服务,也有小冷饮、小冷食和瓜果蔬菜小卖铺。

既方便了群众,又活跃了城乡市场,还为城市闲散人员广开了就业门路。

顾三他们也都来到京市安家落户,在前门开起了饭店,取名悦庭。

此时私人经营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小商小贩不少,但真正大手笔开店的人还是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处于观望状态。

8月15日悦庭酒店开业,10点出头就有客人在胡同里排起了长队。

不为别的,就是街坊邻居都想去这京市第一家个体经营的餐馆尝尝鲜。

顾三会开餐馆南茉一点也不奇怪,自从两年前他第一次来京市,被张天带着去了一趟文姨家后,

这家伙但凡来京市就一定会去文姨家吃饭,时不时的还会带点稀奇货给他们。

也不知是顾三本身就机灵,还是因为文姨夫妻和他真的前世有缘,顾三在去年年初就认了他们做了干亲。

文姨夫妻一辈子没有过孩子,顾三又是孤儿,那场认亲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顾燃今天带着一大家子来给顾三捧场,肥安胖予今天开心的不行。

每次来顾三叔叔家里吃饭他们都能喝到汽水,在家爸爸妈妈从不给他们喝。

“三!三!”

顾三听到两个孩子的声音从后厨走出来,“哎呦,原来是我们小安小予来了呀。”

说着赶紧从柜台里拿出两瓶可口可乐对着孩子敲了敲。

“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对着顾燃道,

“燃哥,里面给你们安排了包间,我带你们过去。”

顾燃把一个盒子放在柜台上,“你嫂子给你准备的开业礼。”

“谢谢嫂子!”

南茉笑着点点头,“生意兴隆啊。”

张观棋的厨艺一如既往的好,除了顾燃夫妻,其余几人都是第一次品尝他做的饭菜。

现在顾三也跟着他干爹学习厨艺,张观棋祖上是苏市织造府出身,江南菜做的那是一绝。

在场的南家人吃的异常满足,顾家人也吃的没抬起过头。

今天的汤品腌笃鲜是顾三亲手做的,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

有了张观棋的御厨名气和顾三那热情好客的东北性格,悦庭酒楼在京市开业的半年时间内,就做到了家喻户晓。

来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节假日没有预定基本都排不上号。

南茉在81年年底在卖掉最后一批金条后前往港市。

揣着几百万来到港市,南茉以为可以大买特买,到了这里才知道,中环100平的房子就已经高达100万港币。

还好当下汇率挺好,100元港币相当于30元人民币。

如果有大量的工业券,加上工业券大概也就20元左右。

洛家老爷洛敬笙当初从海市搬到这里早就打通了各种关系。

此时在港市的洛氏公司已经遍布贸易,娱乐和餐饮各界。

——————————————

南茉和顾燃的故事接近尾声了哦。

我今天就打算完结了哈。。。

第140章 东北小甜豆

洛家大多数的下人都是海市洛家的老人。

18年的重逢,如今看到小姐带着小小姐来港市探亲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舅舅洛宴带着洛辞和南茉先在洛氏祠堂祭拜早已去世5年的洛敬笙。

其实,洛辞早在几年前就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上一篇: 我,卡皮巴拉,乘鳄扬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