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丞相他追悔莫及(61)
“和荣。”
他将人叫进来,“去煮了吧。”崔煊顿了片刻开口。
现在他才知道,原来当时,屏风后头的人,是她。
和荣往外走去,心里奇怪,之前公子拿药回来时,分明说了不用煮,现在怎么又要煮了?
莫非是咳疾变严重?
和荣着急忙慌地立刻去了厨房。
崔煊拿起一本书,看了几行,又想起,她现在过得应是不错,当初离开的时候那样急,想必是有人接吧,应当就是她的外祖了,崔煊想定,便觉得一切说得通了。
只是,不知她从何处习得的医术?
崔煊摇摇头,不再多想。
和荣去熬了药膳,大约半个时辰,将东西端上了崔煊小案几上。
他放下书,走过来,修长的手指端起,喝了一口。
语气中那样叫人不喜的药味没有出现,反而,是淡淡的茶香喝清香,倒不是药粥,和从前他喝过的...记忆中某个味道有些相似。
突然,崔煊指尖一动,才发觉,那个味道,就是过去那些时日里,她日日为他送来的汤水,粥和点心的味道。
原来,那个时候,她便在为他调理身体?
难怪,那两年里,他咳疾的次数非常少,连身体赶到不适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那时候他从来不知道她懂医术,更加不可能知道她默默在背后做了这许多。
他的心底泛起一抹淡淡的苦涩和内疚。
原来,他竟欠她许多。
崔煊觉得自己需要用力才能将粥咽下去,可还是将整整一碗都喝了个干净。
这几日,崔煊便一边追查劳工的事情,一边翻查过去的案卷,账册,起初那些人还毫不畏惧,直到崔煊一目十行,几乎日夜不休,不仅查出了十年内部分钱款存在问题,倒也都是些小问题。
可等到要调十年前的账册时,那些人就便了脸色,纷纷推诿。
说是保存不善,又说找不到了,毕竟时间久远,实在找不到顶多也就是保存不当的职责,可是对方的态度和躲闪,明显带了些心虚。
崔煊不动声色。
“既是如此,那便再去找找,找到了再来汇报。”
那方知府脸色十分难看,旁边的师爷咂舌,“这样多的账本,竟是十几天的十几就已经看完?怕是虚晃一枪,故意叫钱露出破绽的吧。”
回了房间,方知府才把手里的东西往桌上一扔,脸色沉黑。
“虚晃一枪?”
“呵,他划出来的地方,你连做假账都做出这许多的纰漏,他一一都给你指了出来,蠢货。”
师爷吓了一跳,而后内心震撼,“全看了?”
第34章 阮大夫不在
他觉得不可思议,“这样多,我...已经临时做了十年的东西。”就是因为听过崔煊的名头,所以才做了十年那样多,可他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全看了?
方知府沉吟片刻,
“所幸,这些都只是一些小问题。”
方知府想了想道,“那些劳工,让他们把嘴巴闭紧了,这次的工钱,都发下去。”
“他们都只是小问题,大人您不必担心,就算被查出来什么也...”
“你懂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突破了一个口子,那么账都有问题,到时候如何解释和掩盖?”
“之前带头闹事的那个人,还没找到?”
师爷立刻低声道,“那人已经跌落悬崖,那么高,下头又是豺狼虎豹,指定是活不了的。”
方知府看了师爷一眼,“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便是被野兽吞了,那带血的衣裳也要找回来,这人是个冥顽不灵的硬骨头,手上不知还有没有旁的东西,若是被这崔煊找到,就麻烦了。”
师爷领会,立刻退了出去。
房里没人了,方知府也有些头疼。
“这崔煊怎地刚来就盯上了他?”
都怪当日,好死不死掉下来的那个小孩。
谁又能想得到他来的第一日便要去现场看,方知府知道一面迁都,修建那么多殿宇工事,自然是富得流油的差事,可他也是打算要好好干的,做好了,兴许官运还能升上去。
他并不想把事情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可是事情却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他叹了口气,随即眉头又紧紧皱起。
这崔煊...当真是铁板一块?既不爱钱,又不好女色?当真没有什么能打动他么?
他就不信,人活着,不可能没有软肋。
这些日子,崔煊忙着公事,他也去再探望过那个叫小六子的孩子一次,人已经能站起来了,身上有多出摔伤,所幸没有伤及内脏。
孩子的父亲也回来了,可惜,对他的身份,始终顾虑重重,问什么,也并不会正面主动地回答。
只是在最后的时候,说了一句,“我们这儿,从前有个叫虎子的人,大人或许可以和他聊聊。”
崔煊道别,出来上了马车。
和荣往四周看了看,小声嘀咕,“今日那位阮大夫倒是没来。”
他扭动了扭动自己的胳膊,那不舒服的感觉才稍微好了一些。
他已经发现了,在阮大夫那里看病拿药,会便宜许多,而且见效快,疗效好,他一个小厮钱也不多,还得存起来娶媳妇,既然有又好又便宜的,自然不肯去别家。
更何况阮大夫温柔又好看,他还没瞧见过阮大夫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公子今日还出门么?”快到的时候,和荣问了一句。
“你有事便自去忙。”崔煊不是一个喜欢人贴身伺候的。
“我也没旁的什么事情,胳膊好像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