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前夫的白月光(125)
“济善堂怎敢如此大胆?”关于济善堂的行为,再次刷新阮舒窈的认知。
“当权者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地动、蝗灾、水患,这些都是天谴。天下需要济善堂,来重新分配财权。”小个子男人站得很直,差不多和桌子一样高。
“小三,不必跟他们废话,要打要杀,悉听尊便。”拐子男人坐在地上,较为正常的那只腿也被打断了,他看上去有些骨气,没怎么喊痛。
燕宁也有些疲累,不太想浪费时间对他们进行逼供,开口道:“瞑野来问吧。”
“是。”瞑野抱琴行来,指尖音符一颤,两个暗卫自觉退出屋外。
红鲤山驿站主要负责拦截辽东传往外地的消息,有军队在山腰驻守,灾民不能上山避洪,也无法逃离辽东。
难怪崔颢的书信只有最开始的一两封,她张了张口,问:“济善堂背后主谋究竟是谁,皇子亲临辽东,明日就能到达此地,你们也不怕吗?”
“我们只听命行事,济善堂背后之人在帝都,不知是谁。皇子明日到不了辽东,今夜鱼骨桥前设伏,杀皇子,劫皇粮,改天地。”男人嘴巴上的黑痣随着话音频率抖动。
这是要造反?
阮舒窈没敢说出这个结论,北国政权非人力可撼,区区济善堂,很快就能被粉碎瓦解。
“如何设伏?”燕宁问。
“八万精兵走水路,在吉安韶新渡口登陆,围剿皇子燕宁。”
咚咚,敲鼓般的声音击在她胸口,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对方却制定了如此周密的围剿行动。
帝都中有资格调动八万精兵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大司马沈慕时,一个是新封的大将军景启。
二者相较,沈慕时的嫌疑更大。
沈慕时作为乐华公主的心腹,刚被皇子削了兵权,公主有争储之心,趁皇子离开帝都,联合沈慕时对他进行击杀。
至于景启,也有调兵记录,动向不明。
“辽东是什么情况?”燕宁眸色微沉。
事已至此不难猜出,第一批运往辽东的赈灾物资为何一粒米也没有落到灾民手上,甚至是三二个县的纳捐粮,都没有运入过辽东,所以辽东的灾情,远要比想象中要糟糕很多。
“为了防止瘟疫肆虐,每日都会对已经死去的和快要死去的人,进行集中焚烧。”黑痣男人语调扁平。
这条通往辽东的路,进退两难。
燕宁牵她的手,温声道:“阮阮,你等在此处,我很快回来。”
第72章 毫无胜算好难杀
“我与你一起。”阮舒窈反拉住他。
燕宁握她的手更紧,专注目光暖流盈透,温情脉脉道:“乖。”
这个字道得极为轻柔,柔到无法同词意下那不容置否的坚定对抗。
“可是觉得,我会拖累你?”她眼尾泛红。
鲜少在他脸上看到如现下这般的无奈,好似春雨落入大海,晕开一抹无声涟漪,这样的他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男子喉结滚动,抿紧的唇线有些发颤,空滞半响道:“若天亮之前我没回来,你和瞑野往西行,别去辽东了。”
往西可以遇到沈慕时,他相信沈慕时还在川西。
“燕宁。”清涩嗓音灼了一下:“我知道你要去石门,要看看究竟是谁敢谋反,你有你的坚持,我不拦你,也可以遵从你的意愿,不跟着你,但无论你是否回来,我都会继续去辽东。”她感觉嘴里说出的话像是破碎刀片扎进心脏,她痛得快要窒息。
有人利用三十万灾民做局,诱他一千五百里赴辽东,他来时声势浩大,享有盛誉。
光是仪仗队就有六百,运粮队七百,护卫军两千,再加上零散随行人员,满打满算四千人。
四千对抗八万,毫无胜算。
换作常人或会庆幸,现在是脱身的最好时机,待回了帝都再逐一清算。
燕宁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还是要去。
她只能用自己的安危威胁他,争取与他共进退,他松口:“那便一起。”
—
月冷星疏。
马蹄四起,山河震颤,冲天火光在墨夜下撑起一片赤红,象征皇家威严的旗旛金穗孤绝摇曳,训练有素的护卫军顶在最前排,过分攥紧的兵器隐约透出内心慌乱,惊愕视线均被萤亮穿梭的火把照得失了焦距。
两军对峙,气氛压抑到极点。
“请皇子下撵。”敌军将领声音雄厚。
红鲤山山腹,燕宁几人藏身土丘,随着窥筩长度调整,清晰看到放大的人影,马背上的将领带着面甲分无法辨别身份。
“我曾在丞相府,听到过此人声音。”瞑野肯定的话如一颗巨石砸下。
丞相王睿。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睿,蓄养私兵,贪墨赈灾粮款。
他谋反不是为了皇位,是为向燕宁复仇。
王宗瑞之死,王氏百年基业坍塌,他心中灯火,已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
只是这些为他卖命的人不知,即便此战功成,也没有人能够活着拿到王睿的承诺。
阮舒窈接过窥筩,远处景象拉近,数千人被八万精兵围在深渊前。
深渊两岸形成夹击之势,占尽地利天时,除非从外围打破,否则不可能在长矛利箭之下突围,鱼骨桥容不下四千人,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种结局。
迟迟不见皇子回应,敌军将领耐心告急:“取皇子首级者,封侯拜将。”
“我们愿交出皇子。”銮驾旁的内侍哭丧着声音喊道:“我们愿交出皇子,请放众人离去。”
面面相觑中,燕宁脑海闪过董鹤年的声音:“殿下万万使不得啊 !让微臣坐金銮驾,折煞微臣,请殿下收回成命。“慌忙解释:“微臣命薄,若坐殿下銮驾,恐折阳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