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此情无处寄(27)+番外

作者: 难寄 阅读记录

这天,先生正在学堂里考孩子们背诗,一群小孩子坐在下面,都低着头,先生点了小胖出来,可是小胖背了几句就想不起来下面的了。谢齐正好路过学堂,看见丫头蹲在窗户底下,就打了一声招呼,丫头没有应,谢齐又仔细的看了一眼,只见她面目通红的,低着头,他就蹲了下来,又叫了丫头一声。

小丫头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嘘”了一声:“齐哥哥小点声,先生在里面考背诗呢,他们都没背下来。”

谢齐应了一声,直起腰,真打算离开,先生一眼看见了窗外的他,于是招手让他进来。谢齐进去之后,先生看着他,问他会不会背那首诗,谢齐当即给他背了一遍,先生又问他知不知道什么意思,谢齐又解释了一遍。丫头扒着窗户,一脸崇拜的看着他。

然后,谢齐在半是羡慕,半是嫉妒的目光里离开了。

课业之余,小胖和丫头也时常一起玩,偶尔也会叫上谢齐,每次小胖在不能上学堂的丫头面前炫耀忘了的时候,谢齐都会暗暗的提示几句,最初方式及其隐晦,后来他发现不明显一点小胖都理解不了,直到丫头都笑出来,小胖都未必能看懂他的提示。

再到后来,丫头和小胖有什么不懂的都直接去找谢齐,在他们眼里,天下最厉害的是谢叔叔,其次是教书的先生,然后就是小小年纪无所不知的谢齐!

小胖和丫头平时在家惹了什么祸也都是跑到谢齐这里来请求支援,没有什么是整个长明村里大人都喜欢的谢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把谢叔叔也叫来!

这一年,谢齐十九岁,马上就是弱冠之年,他在家里,跟着父母学了无数的知识,各朝的历史,天下的各大门派的思想,国家各处的风土人情,独特的风景,琴棋书画。

他已经到了飞翔的年纪,想要离开这小小的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每一次他向父母提出这点要求的时候,都被绕了过去。

谢齐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背着那个竹篓,准备山上采草药,路上,看见了教书的先生,他对先生行了个礼,先生也回了一个礼。他转身走了,先生却突然上来拉住他的袖子,笑眯眯道:“来,谢齐,我问你个问题。”

“先生请问。”

“科举考试分几种,从低到高如何排序?”

“科举共分四种,从低到高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没错,那你有没有想过要去试一试。”

他愣了一愣,他知道,要是通过了殿试,能拿到状元是可以做官的,而且很多有名的文臣都是状元出身。可他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他也曾幻想过自己是治国的能臣,创造一个清明盛世,他也曾幻想过,做一个武将,守国家安定太平。可只是幻想而已,鸿鹄壮志,他想了想,自己好像还真没有,他是真的想离开长明村,但只是像看看外面的风土,看一看诗句中的风景。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的,好像只是那么一个逍遥浪子。

先生似是看出了他犹疑,他皱了皱眉,继续说道:“谢齐,你年纪轻轻,就能学得如此,而且完全不是死读书,你有自己的理解。那些治国的文臣,他们不是故事里的人,他们真真实实的存在!你难道就不想让后辈的人读你的故事吗!留名青史,千古不朽!

“一个国家在你的治理之下变得强大,让邻国不敢觊觎!让敌人不敢轻视!让天下百姓安康!”

那么一瞬间,谢齐心里似是有一把火,突然着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啥,我本来想写小胖喜欢丫头,然后丫头喜欢加崇拜谢齐,然后谢齐有点喜欢丫头的。但是脑残的我并不会写感情戏。看看能不能在改改。

而且一开始设定没想写这么个故事的,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但结果一动笔,就。。。。。。疯了一样,设定未经过我的允许就往外炸,比如谢齐离开家以后的事,比如谢齐父母的故事,比如什么什么之后的事。

哈哈哈哈哈哈,虽然没几个人看,但是我还是不能剧透,要忍住,不能说。

☆、杏花长明(二)

谢齐怀着一身的心事采完了草药,回到家后,看着在杏树下相拥的爹娘,顿了一顿。

“爹,娘,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为何你只教给我历朝历代的历史,本朝三十年以内的事,你们从来都不告诉我。”

两个人回头看了看自家的儿子,他们知道,谢齐根本不是那种能够束缚在这小地方里的人,而他们也确实没有告诉儿子任何三十年之内的大事,儿子虽不知原因,但是也能猜出他们有着什么原因,而这一个问题问出的一天,有些事,就注定了不能再瞒了。

“爹,娘,我想去参加院试。”

“院试考完了呢?你打算怎么办?”

“去考乡试。”

“你觉得乡试榜上有名的话,未来会是如何?”

“依旧是普通人。”

“你想要如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早就说过,儒家的那一套理论,你看看也就算了,知道有这么一种想法也就行了,你不要把它当做什么必须遵守的东西。”

“你也说过,每家的理论也都有可以吸取的地方,也不是全无道理。”

“仕途不是那么好走的。”

“我知道。”

夫妻二人抱了抱自己的孩子,然后转身回到房中,谢齐依旧背着那个装满了草药的竹篓,看着两个人离开。他手抚上那棵已长了十九年的杏树,轻叹了一声:“任是哪家的学派,也只不过是给人们一个做事的理由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