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146)
苏明若的脸色这才好了一点。
对,江岸青说的没错,建武帝和梁帝不同,他不会对苏穆见死不救,更不可能在后方逼迫拖累于他。
可就在江岸青安慰苏明若的第二天,再次传来的消息却是郑城管原发生叛乱,前宋国余党打起了复国的旗号,气势汹汹。
苏明若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沉。
在这种情况下,平叛是必须的。
但此时卫敏尚且压在晋梁边界,大泽也有数万军队,再加上苏穆那里的损失,如果再派出平叛的军队,那么晋国还有能力为苏穆提供救援吗?
就算有,什么时候能给,又能给多少?
江岸青的脸色同样不太好,但他与苏明若的原因不同:“宋国此时,非是意外,实乃有人提前谋划,时机如此之巧,恐怕也是计划好的,如此,英国公危矣。”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发出去发现字数六千九……强迫症的作者打算添几个字凑七千……然后……凑成了7300+,看着字数哭了出来
话说今天整理大纲的时候突然发现,这篇文之前的名字叫做‘霸道王妃俏王爷’
感觉也挺切合实际的233333333333
PS:我上一章复制到晋江的时候,有一段话不小心复制了两遍
结果没人告诉我!大哭
这都放上去那么长时间了,好多人看过了,我才发现
感觉自己宛若制杖QAQ
第51章
苏穆的情况危急。
如果这是过去的话, 苏明若恐怕早就已经闹到皇帝的面前去了。
但是此时, 她要镇定的多。
苏明若紧绷着脸,强做镇定的说道:“这种时候不能添乱, 如先生所说,皇上并非昏庸之人,无论他做出怎样的决定都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权衡各方之后的决定, 何况姑姑也在宫中,容儿说姑姑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
荣贵妃绝不可能坐视苏穆被拖累至死, 如果能够劝说建武帝出兵, 她一定已经劝说了。
因此苏明若在这件事情上倒是不必太过担忧。
因为如果连荣贵妃都无法说动建武帝的话,那么一定是郑城和管原的情况十分危急, 建武帝再也拿不出其他的兵力来了。
苏明若耐心的等了一天, 等来的却不是建武帝给苏穆派出援兵的消息,而是管原和郑城两地太守被杀,这两地彻底落入前宋叛军之手。
建武帝已经下令高坤领兵平叛。
江岸青对此有些担忧:“之前好像并没有听说过高坤的名声, 他能行吗?”
苏明若想了想点头:“目前国内可以空出手的将领当中, 高坤算是水平不错的吧。”
这么说着, 苏明若也给江岸青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高坤:“虽然我没见过他, 但是父亲对他倒是赞赏的,先生没有听说过高坤,大约是因为高坤一直在边境与胡人作战,并没有在对燕国又或者梁国的战场上出现过,因此在别国他的名声不显, 不过高坤此人风格看似稳健却有奇谋,他是典型的以正稳大局,以奇出险胜的类型。”
这大约于高坤一直以来的作战环境有关,与胡人作战,首要目的不是斩杀多少敌人,而是守住城池,不能让胡人打进来,之后才是想办法退敌,在能够退敌的前提下才能够去思考怎样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
因此高坤是那种就算打不赢,想要他输也是很难的类型,只要被他缠上,便是耗着他也要耗死对方。
“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很难对付的类型。”
江岸青听完这番话才点点头,但他脸上的忧虑之色并没有减少:“以往高坤是在守城的前提下作战,这回却是要攻城,对他而言这恐怕也是第一次吧?”
苏明若点点头:“他并没有参与过对其他国家的作战,因此这种攻城战确实是首次,但这次的副将文定安将军之前打过这样的仗,因此低级错误是不会出现的。”
而如果没有低级错误,以高坤的本事,他就算不能立刻平叛,也能将叛乱控制在郑城和管原,使叛军无法进一步扩大势力。
这就保证了国内的基本安稳。
江岸青看着苏明若,他倒是真的对苏明若有些意外了:“所以,你到底是真的不记名字还是装作不记名字?”
关于苏明若那神奇的忘名字能力,江岸青当然是知道的,可如今苏明若对着这些没有见过面的陌生将领,不仅能够报上名字,甚至连对方大致的经历,打过什么比较有名的仗都知道。
苏明若眨眨眼:“我只是不记没有必要的名字而已,而将领的资料,晋国只要有些名气的我都知道,就算是其他国家,比较有名的几个我也都记得呀。”
她甚至能够记得那些人打了哪些仗,那些战事的大致发展过程她也都能说得上来。
江岸青抽了抽嘴角:“既然如此,干什么不记别人的名字?”
你这样很得罪人的知不知道?
苏明若却说得理所当然:“我又不那么聪明,能记住的东西有限,当然是要用来记重要的事情啊。”
江岸青:“……”
你赢了。
苏明若此时却说道:“我要回城里,先生帮我看着部队吧。”
江岸青顿时明白了苏明若的意思:“你想要请皇上下令让你去救援苏穆?”
见苏明若点头,江岸青下意识的说道:“这不可能。”
他对苏明若解释道:“你目前不过一千多人,想要救援英国公几乎不可能,就算皇上要派援军也绝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
苏明若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千余人在一场战争中或许不能算是小股势力,但实际上也没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