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181)
谢容也点头:“所以我都不知道父皇将这个差事交给我到底是好是坏了。”
至少谢容私心里觉得就算派六皇子来也比让他来好。
虽然气炸杨煜对他来说是个挺有趣的事情,但在现在的情况下,他与杨煜之间无法互相退让的气氛就是谈判的阻碍了。
蔡舒点点头:“事已至此也是无法避免,不过日后殿下便让我主导谈判如何?至少这样我不需要担心你们随时吵起来甚至是动手打起来了。”
他说这话也是无奈。
谢容自然不反对:“那么我与大人详细说说杨煜此人吧。”
这正是蔡舒现在想听的,因此自然不反对。
然而让杨煜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与谢容僵持谈判的时候,燕太子却干了一件十足的蠢事。
他居然说动燕帝将陈玄撤换回来了!
你说这不是逗吗!
杨煜深知此时谈判着急的人该是晋国,对于燕国来说并不在乎是否多拖延几个月,甚至如同杨煜所说,就算再拖上一年都没关系。
这对燕国有压力,却并不是十分紧要的。
可对于晋国来说,晋国等得起吗?
高坤那里已经数次要求增兵了。
因此杨煜很清楚,只要再拖延一段时日,他就能够谈出更好的结果来。
毕竟他已经派人去宋国搞事了。
只要宋国那边加大对晋国的压力,不怕晋国不在谈判的事情上退步。
可偏偏这时候,太子把陈玄给撤换了。
当然了,撤换一个陈玄没问题,可你别另外换人去啊!
太子之前就推荐了与他相对亲近的蔡徽去固宁,但是被杨煜否决了,转而换上了陈玄。
如今太子旧事重提,居然真的让燕帝同意撤换陈玄,让蔡徽去前线了。
杨煜简直想不通太子这是图个啥。
之前还可以说是为了争军功,现在就不好说了吧?
但杨煜知道,这件事情对他所主持的谈判是有影响的,且是相当不愉快的负面影响。
杨煜几乎是懒得搭理燕太子那张得意的嘴脸直接就去找燕帝了。
他不信燕太子这么蠢燕帝居然也跟着胡闹!
可面对杨煜,燕帝看起来并不在意这件事情,他只是说:“陈玄办事不利,将他撤换回来也是应该的。”
说到这里,他哼了一声:“连三千人都对付不了,之前更是被苏明若的一千多人滋扰到要求我增派援军,如今更是致使军队损失惨重,我若不撤换他各军恐怕无法接受。”
杨煜听到这话心思一转:“是不是有人对父皇说了什么?”
燕帝看向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煜笑道:“不过是觉得为何只撤换陈玄而不动袁维罢了,毕竟陈玄确实年轻了一些,他输了倒是情有可原,但袁将军就有些难以交代了,不是吗?”
他说这话并不是为了甩锅给袁维,只是提醒燕帝,如今前线的情况并不稳定,如果这样简单粗暴的治了陈玄的罪,那么对前线的其他将领影响如何?
这种时候如果前线军心不稳,恐怕也不是燕帝愿意看到的吧?
燕帝对此的回答倒也简单:“此次全是陈玄办事不利,其他人我并不会太过追究。”
杨煜一愣,随即明白了燕帝话中的意思。
遭逢这样的失败,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可这个责任让谁来承担?
总不能让燕帝自己背锅吧?
因此这必然是前线的将领背锅,可这次主要责任有两人,燕帝对谁处置更重就很需要在意了。
现在看来,燕帝是打算牺牲掉陈玄来保住袁维。
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答案。
毕竟相对于袁维的重要性来说,陈玄根本不算什么,至少目前的陈玄远比不上袁维。
处置一个陈玄不过是处置了一个犯错的无能年轻人罢了,但这事若是让袁维背锅,那么军心动摇是肯定的。
甚至因为袁维是燕国名将,如果这样处置他,对燕国本身也是一个打击。
所以陈玄就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了。
反正陈玄什么都不算,在燕帝心中更是没什么地位。
当然,杨煜也可以猜测到的是,这不仅仅是要陈玄给前线的失败背锅,同样也是燕帝在向他表达不满。
他不会直接处置杨煜,毕竟杨煜这回还远不到让燕帝彻底失望然后处置他的程度,只是燕帝也必定要敲打杨煜,告诉他办不好事情是要有惩罚的。
他不能对杨煜下手,可不就得逮着陈玄下手了么?
明白了这一点,杨煜便没有立刻为陈玄求情,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这种时候为陈玄说话,不说燕帝会不会听……好吧,燕帝十成十是不可能会听的,不仅如此,杨煜为此把自己也给搭进去的可能性其实更大。
因此杨煜换了一种方式来说:“若是如此,父皇要处置陈玄也是应有的,但如今的时机不对。”
杨煜说道:“此时我们正与晋国谈判,我们的一举一动晋国都会关注,陈玄虽然犯错,但将他留在前线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作为一个年轻且无能的手下败将,晋国不会太过在意他,自然也就不会太过紧张,这对于我们谈出更加宽松有利的条件是有好处的。”
杨煜一脸诚恳,仿佛他是全心全意为燕国考虑,半点私心也无一般:“可如果此时换上蔡徽将军又会如何呢?儿臣可以体谅父皇,但晋国是否会因此敏感,反而寸步不让起来?甚至这是否会让苏穆感觉到威胁?”
杨煜摇摇头:“苏穆此人父皇也是知道的,无论何种情况下,他绝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的话,他恐怕会抓住机会提前主动发起进攻,如果情况发展成这样,那么事情就难办了,因为到了那种时候无论如何晋国都不会停战,而只要晋国再坚持一段时间……父皇,晋太子与梁国公主的婚期将近,梁国确实不可能出兵帮助晋国攻打燕国,但如果晋国提出的条件仅仅是帮助攻打宋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