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追妻记(重生)(21)+番外
一提到婚事,苏敏又想起了前些日子杨夫人对她说的话,小脸红了起来,低下头,一副娇羞的模样。
杨夫人毕竟上了年纪,看着她的神情,哪里会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说来也有些委屈你,桓儿心里一直念着清璇那丫头,可我们杨家几代单传,难道他能让牌位给他传宗接代么?敏儿,你们的婚事,年底办,我还嫌晚呢,没有谁比你更适合做我杨家的儿媳了……”
“伯母,”苏敏抬头看着杨夫人,语气坚定的说:“敏儿不委屈,能嫁给桓哥哥,是我这辈子的福气,待以后成了婚,敏儿一定会好好伺候桓哥哥,孝敬伯母的。”
杨夫人爱怜的抚摸苏敏的头顶,抿唇一笑。
杨家需要的,就是这样孝顺听话的儿媳。而不是像沈清璇那样恃宠而骄,娇生惯养的娇小姐。
“伯母,”苏敏见杨夫人心情似乎好些,便试探问道:“桓哥哥应该快到了,咱们……不去迎一下吗?”
“迎?”杨夫人轻柔一笑,出口的话却冰冷无比;“他如今威风了,哪里轮得到我去迎他?让他自己怎么出去的,怎么进来!”
杨夫人的本意是想敲打一下羽翼日渐丰满的儿子,可她未曾想到的是,现在的杨桓,却没有她想的那么威风。
他十分羸弱的坐在下人们特意找来的一个马车里,那颗平日里精于算计的脑袋,正搭在清璇的肩膀上,随着马车的颠簸而轻轻晃动。
“清璇姑娘,丞相为了救您,在那么冰的江水里游了许久,您……如今担待些,马车上这段路,您好好照顾丞相,等到了杨府,管家会安排后面的事的。”
影卫驾着马车,穿梭在帝京的繁华的街上。他说这话时,语气并不如前些日子对清璇说话那样和气。清璇心里也明白,大抵是因为杨桓这一病是因她而起,他的那些下属心里愤愤不平。
清璇看着此时靠在自己肩头的杨桓,眼神中多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险些溺亡之际,能冲下来奋不顾身救自己的人,竟然是杨桓。
为什么会是杨桓?
他不是自私吗?他不是济济于名利吗?他不是视他人如蝼蚁吗?他不是惜命的很吗?
可是,他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跳下来救自己?
一个试图逃跑的自己?
印象中的杨桓,明明就不善水性,而且杨桓最痛恨背叛他的人。在这两个条件下,杨桓分明就没有任何理由救自己。
可是他竟然救了,不仅救了,还弄病了他自己。
重重的吐出一口气,仿佛这样就能吐出心头所有的压抑与疑惑。
杨桓,你真是个奇怪的人,至少,你似乎和我从前想的不太一样了。
心中的冰块的一角在这一瞬缓缓融化,只是此时的清璇不知晓罢了。
如今清璇所面临的,是另一个困境——杨夫人。
杨夫人虽然言之凿凿,大有将儿子拒之门外的架势,可听到下人传话,说杨桓病的昏迷不醒之时,却吓的差点晕过去,扶着苏敏的手一路小跑到了门口,等着杨桓的马车。
杨桓的马车一直驶到了丞相府的内院,杨夫人赶忙上前掀起帘子,入目的却是一个姑娘的脸。
这姑娘生的好生秀气,面容白皙,眉睫甚长。正吃力的扶着昏迷不醒的杨桓,马车下的甚是费力。杨夫人忧心儿子,立刻对院子两边站的像行道树一般的下人训道:“你们都是死的么?还不快过来帮忙!”
下人们这才慌忙过来,七手八脚的将杨桓抬去了他的院子。这一下呼啦啦的走了许多人,等到院子里安静下来之时,便只剩下了清璇,蓝锦,苏敏和杨夫人。
杨夫人的目光在蓝锦和清璇两人的脸上逡巡。
蓝锦么,她是认识的,从小就在杨家做事,跟来也正常。这姑娘倒是从来没见过,方才见她贴身照顾桓儿,可见她与桓儿关系比旁人亲近的多。
难得儿子身边出现了贴身照顾的丫头,怎么,出去一趟,自己开了窍了,愿意收个通房丫鬟了?杨夫人心里微微舒气,语气还算和善:“在外面站着做什么,去桓儿屋子瞧瞧吧。”
**
杨桓一病不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宫里,丞相府的下人跑进了太医院抓太医,皇帝也立马知道了杨桓病重的事。
小皇帝苏炎非但不敢责怪丞相府下人乱闯太医院,反而赐下许多补品去慰问这国之栋梁。此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民间,都说杨丞相因为清河的旱情,把自己都累病了,百姓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哇,丞相真是个好人!
从太医院院使到刚入太医院的学徒,几乎半个太医院都被丞相府给搬了过来。上了年纪的院使给杨桓把着脉,房间里几个女人心思各异。
杨夫人在一旁担心不已,杨家传到这一辈,就杨桓这么一个独苗了,似乎早些年杨桓的爹搞出了几个外室子,但是那些男孩有什么用!又不是自己的亲子!她可只有这么一点骨血啊。
蓝锦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杨桓的睡颜,她记忆中的杨桓,从来都是风华隽朗的,他是大商的第一人,何曾这么狼狈过?可他如今居然为了这么一个知县的丫头,做出这等伤害自己的傻事!
其实,丞相对这个丫头这样好,是因为这丫头的名字吧?丞相始终忘不掉沈家的小姐,如今看到一个名字相似的,便把对沈家小姐的感情,都转移到她身上了吗?
一向睿智的丞相,怎么就在这事上犯了傻?
心中缓缓溢出苦涩,原来自己努力多年,本质上却仍是当年那个卑微到尘土中的女孩,心中的一点孺慕永远见不得光,哪怕他犯傻,掏心掏肺的对一个替身好,自己也没有丝毫的立场去阻止啊。
苏敏则警惕的看着清璇,心中扑通扑通直跳。
若是没记错的话,这丫头是清河县知县的女儿吧?杨桓为什么要把她带到京城里来?方才在马车中,桓哥哥还靠着她!
这说明什么,简直不言而喻。
苏敏立刻脑补了一场“丞相助孤女葬父,孤女无以为报,以身相许”的故事出来。
不,这个女孩太危险了,这个声音在苏敏心中回荡,她绝不能让清璇长久的停留在杨桓身边。
绝不能。
第22章 大戏
“太医,桓儿他……”
“夫人,”老院使收回手,神色严肃,对杨夫人拱手说道:“老朽观丞相脉象,应是受了寒气,牵连出了往日沉疴,这才病重乃至不能清醒。”
杨夫人眉头深蹙,接着问道:“那他何时能醒来呢?”
老太医不慌不忙,说道:“待会老朽开一个药方,若是丞相按时喝了药,三五之内,应该能醒来。”
杨夫人心中一沉,这老院使是京城里的丹青圣手,吃了他开的药,竟然也要三五日才能清醒,桓儿这次恐怕是伤狠了元气。
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让杨桓病重至此!
杨夫人面带薄怒,待下人请了太医去隔壁开药方,她便盯着蓝锦,语气终于褪去了一贯到底和气,少有的带上了当家主母的威严:“蓝锦,你这差事当得好,桓儿骑着马出去,倒是被人抬着回来了。”
蓝锦一听,立刻吓的跪下,一个劲的磕头,说道:“夫人恕罪,夫人恕罪!”
屋里的下人见杨夫人动了气,都跪了下来。
“那你倒是说说,我儿好端端的,为何就病的这般重?”
蓝锦微顿,微微抬头,打量着身边的清璇。杨夫人不耐烦,便催道:“还不快说?”
“回夫人,丞相归京前一晚不慎落了水,这才染了寒气。”
蓝锦很小心的不去提清璇的名字,她早已习惯了默默守护杨桓的一切,杨桓想护着清璇,即便犯傻,她也会去一起护着。
“不慎落水?”苏敏大吃一惊,追问道:“好端端的,桓哥哥那样谨慎,怎么会落水?桓哥哥从小就不善水性,他一向离水很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