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之将门冷后(396)
看他陡然含春的神色,元炯挑了挑眉,不动声色的以指节敲了敲桌子。他笑道:“此相盛举,世子可有想带着一起参与的人?女眷也可以的。”
萧逢轻咳一声,将他说的那句“女眷也可以的”收进耳低,干笑道:“我在西秦无牵无挂的,连那叶氏姐妹都弃了,哪来的女眷要带?”他尴尬的眼神乱瞟,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问道:“那照三公子的意思,叶挽也是会去的了?”他没忘了他还有一个巨讨厌的仇人在烈王府呆着,在大燕的时候叶挽几次三番的破坏他的好事,现在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个女人,还是大燕的公主,按照辈分他还要喊叶挽一声堂妹子,实在是令人有些恶心。
褚洄就是烈王的大儿子,那叶挽岂不是成了烈王内定的“大儿媳”?萧逢露出一张像吃了屎一样难受的脸来,难以接受的看向元炯。
他虽听说过元炯和叶挽的绯闻,不过元炯的性子素来是他崇拜的对象,他才不相信以元炯这样的人会喜欢叶挽那种男人婆。
元炯摇着折扇的手顿了顿,淡淡的点头道:“不出意外的话,我那大哥应当是要带着她同进同出的。”
“那三公子……有没有想过要在秋猎上……”萧逢想了想,试探性的问道。
可还没等他话说完,就看到了元炯嘴角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笑容来。他的话戛然而止,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逾矩。齐王府眼下虽算是与元三结盟,但实际上等于是依附了元三,因为齐王府无兵无权,有的只是在大燕的那么些许人脉。元三虽也无兵权,不过他势力暗线繁杂,就像是在西秦布了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让人看不清他的实力,却也不敢小觑,因为他随时随地都能将任何事情拿捏在手心里。
萧逢把试探元炯是否要对褚洄或是元煜动手的问话给咽了下去,他想到元炯曾经兵不血刃三言两语的煽动萧羽借着京畿营造反的事情,心中再一次感慨这个青年的可怕来。
元炯想要做什么,并不需要跟他交代的。
他尴尬的讪笑两声,随意扯开话题道:“对了,既然西秦的百官内眷都会参加,那岂不也等于是一场变相的‘相看会’?”他干笑了几下,“毕竟惹人注目身手极佳的青年才俊,定会成为各位官绅老爷替自家未出阁的闺女谋取良缘佳婿的对象,届时三公子也……”
“还没到时候。”元炯打断了他的话,突然道。
“什么?”萧逢愣了一下,复而道:“怎么会还不是时候呢?三公子今年也二十有三了吧?还未娶妻,难道烈王妃就不着急么……”他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在元炯似笑非笑的注视下,突然反应过来元炯可能是在回答他的上一个问题。
现在利用秋猎对元烬或是元煜出手,还不到时候。
诚然元烬和元煜就像两颗巨大的拦在元炯面前的绊脚石,但是无论是将哪个剔除出去,对元炯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此消彼长,踢了一个,那剩下的那个就将成为元炯接下来要直面的敌人。
直接动手铲除其中一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元炯只能等,等着元烬或是元煜先出手,让他们两人内斗去,元炯这个眼下看上去最为式微的角色才能扳回一点,拉近和他们二人的距离。
元炯笑意盈盈,却未达眼底。这么想的显然不止是他一个人,只怕褚洄打的也是跟他一样的主意。元煜那个蠢货从来都没有被他们二人放在眼里过,他们眼中的对手永远都只是对方。
既然如此,那就先拿倒霉蛋的元煜来祭血吧。他和褚洄,还有数不清的细账要慢慢的清算呢。
萧逢一惊,一股使人心慌的寒意从他的脚底窜了上来。他看着面前的元炯明明神色未变,却无端的令人觉得胆寒。
元炯就着萧逢刚刚倒的茶水,微微浸润了自己的嘴唇。他放下茶杯,含笑着问道:“先前让萧世子做的事情,如何了?”
“已经成了。”萧逢一抖,顺着元炯的话说道。“现在曾后已经知道了褚洄就是烈王昭告天下的长子的消息,父王说她怒不可遏,已经派人向豫王动手了。”
“嗯。”元炯点点头。豫王同样也是褚洄的软肋,豫王出事,褚洄在慌张之下必定手忙脚乱,届时就是他动手的最好时机。那时候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
萧逢心中本还因为做这大事感到胆寒,看到元炯镇定又淡漠的神色,心中升腾起一股将成枭雄的豪情万丈来。他笑着对元炯道:“三公子谋事,必当会成。大位在即,届时还要请三公子不要忘记了齐王府呀。”挑动大燕内乱,他齐王府自是可以坐收渔利,届时曾后下台,豫王身死,齐王萧天慕……岂不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燕的人选了么?
萧逢却忘了,和元炯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他若吃了肉,还会有齐王府喝汤的机会么?
☆、第298章 西秦秋猎
西秦的皇家围场距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自从左右相将整个江山一分为二,各自为政之后,元氏所在的大秦就将原本是为天然围场的若草山方圆百里圈了起来,地处临安城的最北边,与秦宫接壤。
若草山地北,奇珍异兽不下于百种,是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后接鸿樵岭,算是一个野兽齐聚人烟稀少的宝地,从古至今就甚少有人横跨鸿樵岭,与大昌平岭类似,相当于临安城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素有重兵把守。
此次秋猎与往年无异,在立秋当日举行。举国百姓忙着收拾收拾准备秋收的时候,临安贵族们则是摩拳擦掌的想着如何在此次秋猎中大放异彩,为自己的家族争光。
西秦尚武,若是能在秋猎中拔得头筹,定能在烈王殿下面前大大露脸,说不定能够在元家军中谋取一职半位,为西秦做出贡献。
午后,正当临安城的百姓刚吃过饭,处于一个昏昏沉沉半梦半醒的状态时,围猎的号角在若草山山脚下的空地吹响。
山脚下,经由礼部收拾搭出了一个临时的营地。虽先前忙活着替烈王长子上玉碟的事情,还是没有漏过秋猎之事,粗制滥造,而是与往年一般无二将营地搭建的相当精致又空旷。整个营地占地约百亩,早在日前便肃清了附近零散的百姓,以重兵将营地重重包围而起。
西秦帝所在的场地是一个由锦缎和精木搭建而成的小高台,位于整个营地的最南边,临近临安。其余座次分别在一个遮天的帷幕之下,从西秦帝所在的高台出分左右两边而出,绕营地半圈,以便能够清晰的看见营地正中的赛事。
朝廷百官倾巣而出,依照自己的品级顺次在西秦帝下首而坐,家眷纷纷坐在其后,神色也不知是期盼还是觉得日常的无聊。虽秋猎一事紧张又刺激,不过年年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的在立秋这日陪着西秦帝一块儿围坐在此,也难免会觉得有些无聊了。
不过百官身后的千金小姐们确是心思各异。秋猎血腥,只有年满十岁的孩童才得以参加围观,她们不过妙龄,是以参加过的秋猎用一只手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前些年她们心中纷纷都对烈王府的两位公子抱期待偏多,后来那元炯二公子出了事,常年参与秋猎的就只剩下元大公子元煜一个人了。
今年元煜又成了婚有了正妻,她们本以为没别的可以期待了,没有想到烈王殿下又宣布他另有一名长子。且年二十有七,并未成婚有子。
虽此人非烈王府嫡子,但是整个临安都知道,烈王尚且并未立世子。三个儿子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烈王世子,继承烈王府的衣钵。千金小姐们群体振奋了,强行按捺住忍不住想要站起身来伸长脖子仰头观望的心思,故作矜持的左顾右盼着。
随着正午号角的吹响,司仪大人上前,恭敬的请出圣旨,开始念年年秋猎都要出现的贺词。意为笼兴风雨,福泽万民,兴昌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