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的媳妇(3)
考验台词功力的时候到了,说完还不忘双目闪闪,殷殷期盼,瞥向那当家的汉子,掌握话语权的人,一定要卖力讨好。
少年刚刚在西首坐了下来,此时听闻我的话,瞪大双目,一脸惊诧地上下打量我。
怎么了,小鬼头,我的语言能力好吧,是不是把你的语调,学了个实足实。
夫妇二人对望一眼,那妇人大义凛然道,“将军,小娘子是六郎的救命恩人,又身世苦楚,她虽衣衫褴褛,却品貌端正,想来是良家女子,我与她一见如故,她又如此仰慕您的声名,如何不成全了她?”
哎呦,当家的竟是个将军,想必府里待遇不错;哪里褴褛了,我这件睡衣雪白如新,还缀有绒毛,厚实得很,要不然这两天早冻死了,不过下半截蓝衫结扣,确实有一股浓浓的混搭风;一见如故,呵呵,夫人太过抬爱;等等,后面是什么意思,怎么总觉得不对呢?
那将军决然道,“你我二人夫妻情深,患难多年,我从未动过纳妾之念,这救命之恩自当好生报答,可是这纳妾一事……”
WTF,我啥时候说要给他作妾了,能不能不要随便脑补,正待辩解,却被妇人打断道,“将军您瞧,小娘子脸都白了,您当慎重考虑,若把话说绝了,她今后该如何自处?岂不是害了她?”
“不如夫人将她认作义妹,岂不是两全其美!”
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没把我这个当事人,放在眼里,我实在忍无可忍,颤颤巍巍道,“感谢二位好意,小女子我早已许过人家,不过先夫早丧,是我福缘浅薄,实在没脸面嫁予他人。”
做人就得,勇于把自己往死里黑!
那将军似松了一口气,安慰道,“夫人,小娘子如此可怜,咱家应竭诚相待,以后权当作家人般相处。”
妇人盈盈走来,握住我的双手,愧悔道,“好妹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好好住下。”一边吩咐了婢女,带我下去梳洗休息。
阿弥陀佛,总算结局美满。
临走前,我正好瞥见那张桃林结义图,桃花树下,刘关张三人,言笑晏晏,望向这厢,六眉弯弯,好似在说,“好一场狗血大戏!”
☆、九寸金莲
之后,婢女将我引到西厢,令我任择一处院落居住。我挑了西北角一个荼靡苑,地处偏僻,环境清幽,正北有一双层阁楼,古朴雅致,院里荼靡架上,白花盛开,下有石桌石凳,非常适合我这种养老心态。
我歇下没多久,少年就来敲门,并带来了一叠衣物,将其搁置在圆桌上,他躬身作揖道,“母亲让我送来衣物,并责令我向您道歉,今日的种种,实在失礼了!”
我忙摆手道,“没关系,没关系,少年郎怎么称呼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急于一时。
“杨家大郎,名延朗,母亲说以后,大家就唤你梅姨了,你也可以随母亲,唤我朗朗!”他见我不加怪罪,反而和颜悦色,谦逊地答道。
额,脑子里瞬间蹦出一个,坐在钢琴前十指翻飞的包子脸,呵呵,“我还是唤你大郎吧!”
等等,延字辈,又有一堆儿郎,又驻扎边境重镇,这杨家的情况,当真像极了杨家将,不会那么巧吧?
耳边立马响起了小时候,ATV“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旋律,“斜阳下战云密布,未曾令我退一步”,那是我生平头一次,知道杨家将的故事,而陈秀雯的英姿飒爽,令我印象深刻,那完全就是穆桂英本人。之后又有“杨门女将”,“少年杨家将”……
我急切问道,“你父姓甚名谁,可是北汉降将?”
大郎的脸堵成了猪肝色,恼道,“我父杨公,虽受当今官家招降,时任代州知州、并州观察使,但多年兢兢业业,镇守边关,契丹人闻风丧胆,号‘无敌将军’……”
死小子,话说一半急死人,到底你老爹是不是,杨老令公杨继业啊?
我打断他道,“我自然对将军十分仰慕,那你母亲可是叫佘赛花?”
他皱眉道,“母亲闺名怎可轻唤!母亲姓折,折枝之折,府州团练使之女,系出名门,与父亲恩爱甚笃,如果你还想打父亲的主意,趁早死了这份心!”
我没空理他,又问,“杨八妹呢?”
“你胡言乱语什么,母亲刚怀有身孕,是七弟还是七妹,都不知道呢!”
额,我一拍脑袋,细节不重要,契丹人都怕的,不是杨家将还有谁?
我突然满怀同情地望着他,这个以后将随着父亲,战死在雁门关的孩子,当下也没那么可憎了。
大郎被我的目光盯得毛毛的,将衣裳一推,告辞道,“梅姨看看是否合适,母亲那边我好回话?”
我才将视线转回桌上,层层衣裳上,躺着一双绣鞋,青底镶花,甚是精致,可怎么总觉得不对呢。
大郎瞥了眼绣鞋,又往我足下一荡,轻咳了一声道,“这双鞋我还是带回去吧,这已是府里最大的一双,我一会儿禀明母亲,想来她定会为您赶制一双,请告知大郎尺寸!”
这死小子,句句隐含赤果果的鄙视,我拿起那双绣鞋,细细比对,羞愤道,“我又不曾缠足,哪里来的三寸金莲,顶多就比这对大一半!”
大郎艰难道,“这不是三寸金莲,母亲出身将门世家,自幼天足,她身材高挑,鞋是六寸,那梅姨应是九寸吧!”
只听“啪”的一声,绣鞋落在地上,无数的草泥马,在我的脑里奔腾而过。
死小子,小姐姐我一米七,比你妈还要高,现代营养好不成啊,用得着这么气我嘛?还一口一个梅姨,小姐姐我有那么老嘛?
大郎见我脸黑,迅速捡起鞋子,道了句“告辞”,拔腿开溜。死小子,跑得可真够快的,战场上也这么会逃命就好了!
之后,我在杨府住了下来,也渐渐熟悉起来。
杨府是一个三进院落,第一进是正厅忠义堂,我来时拜访过的,为议事待客之所,庭内遍值梧桐树,亭亭如盖;
第二进是不言堂,是杨府日常用饭之所,堂前是宽阔的广场,隔为两块,东为演武场,旁列十八般兵器,西为射技场,竖有六个草垛;
第三进则为后院,分东西二厢,以月门相隔,东厢占地更广,有将军夫妇的风雪阁,各位郎君起居的雁鸣阁,还有几处空置院落,西厢则是客房,有荼靡苑、芙蓉苑、桂香苑、兰雪苑,四个院落,常常未有人居住。
听说,之所以让我择西厢而住,是杨将军的意思,府中流传的说法是,怕我贼心未死。小姐姐我才不桑心,一个人霸占西厢,要多爽有多爽。
而我进入杨府的过程,令太原城流言满天飞,有两个版本风行一时。
一版是:一位来历不明的轻浮女子,以小少爷的救命之恩相要挟,自荐枕席,被杨将军严词拒绝,杨将军感她可怜,权作收留;
另一版是:杨夫人欲将远房表妹,嫁予将军为妾,却被将军逼问出,她早已为人妇,女子当场羞愧无地,不敢再提。
我内牛满面,说不准哪一个版本更好些。
☆、谁说男孩纸不爱折纸
待到荼靡花事了,原来又是一年,暮春时分。
我在杨府的生活很是惬意,上午晚起,看儿郎们耍刀弄棒,下午午睡,到西厢各处走走逛逛。
我虽未有奴婢伺候,但是杨府上下俱是如此,奴婢是公中的,只负责送饭送菜,将脏衣拿去清洗。这对我来说再好不过,又安逸又自由,简直是猪一样的生活。
杨家儿郎就没那么幸运了,除五郎六郎还小,其他人卯时(5点)起床,打三套□□长拳,再各练半个时辰的刀法和枪法,再习几轮射箭,然后才可自由活动;下午一律丑时(1点)出门,去离家不远的官学念书,大概酉时(5点)才回。
杨将军军务繁忙,常常夜宿城北大营,每十日休沐一次,那一日,儿郎们也不用上学,全家会在不言堂一块用饭,相当于聚餐了。不过不要以为,那日就轻松了,杨将军的例行考核伴随而来,那才是儿郎们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