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板总想宰我祭天(10)

作者:水月六华 阅读记录

蒋家离乌花村不远,蔡淳到达目的地时,两辆马车早已到了,停在大宅门口,里头觥筹交错声不绝于耳。

百姓人家再富裕,也不过是百姓,自然没有知府那般守卫森严,再者今日是鹿鸣宴,同榜的举人也都来了,自然没有人在意混进了谁。

蔡淳低着头,在长廊中快步走着,端着菜的丫鬟们经过,对他一身又脏又破的穿着指指点点,走远了还说了几句不甚好听的嫌弃话。

“书生,别理她们。”苍碧贴着书箱小声道。

小狐的低鸣在不远处传来的杯盏声中毫不起眼,周围都是体面的楼宇,蔡淳东张西望寻着声响的来处,拉开段距离,跟上两名丫鬟,好话坏话都没听进去。

抄手游廊七歪八拐,经过早已垂败的莲池,绕过书阁水榭,在开阔大院中,苍碧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黄金屋中的宴席。

偌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大圆桌,乍一数就有近四五十桌,这院子大概本就是为了宴席设计的,在邻桌相隔的位置,恰好植了一排金团般圆润的大绣球菊,院四周种植的则是约莫有一丈宽的竹林,挺拔苍翠,映着黄花,布列的位置与色彩都恰到好处,艳丽中不失雅致。

要不是蔡淳前夜知晓了蒋家与太守的那些勾当,还真要由衷地赞叹一番,只是如今看来,这钱堆出来的雅,如蚀骨之蛆般一寸寸啃咬在他读书人的自尊上。

他站在回廊角落的阴影处,一桌桌看过去,寻找礼部侍郎的身影,席间大多人穿的都是锦缎制的长袍,只有了了几人身着灰朴的衣衫,再仔细一看,那几人竟是在不断料理桌面与地面污秽物的下人们。

蔡淳从未见过礼部侍郎,只能从众人的言谈举止间,分辨要找的人,柳州太守身边的席位空着,这让他十分茫然。

正这时,隔壁席上,穿出一声豪放的笑声:“你便是本届解元?”

第10章 落魄书生与萌宠白狐 十

蒋三公子一袭华贵无比的衣装,陪着笑,给对方满上酒,毕恭毕敬地回道:“回禀侍郎大人,小生不才,幸在乡试中夺魁。”

“欸,既是解元,怎么会不才呢。”礼部侍郎半点没有从官者的姿态,饮了酒,抄起酒壶自斟一杯,高举起酒壶,扬首道,“你们蒋家三兄弟的卷子我都阅过,为官多年,我掌管举国科举乡试批阅审核,看过的卷子没有万也有数千,你们家三位公子的文章,落笔端方,措辞严谨,整篇结构完整,立意鲜明,而且一位比一位写得更出彩,实属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蔡淳攥紧了拳,心中不甘,这些肯定本该都是给予他的。

礼部侍郎又豪饮一杯,对着在场人大声道:“今日在这儿的都是百里挑一的读书人,秋弄花盛,不如就借着鹿鸣宴,效仿古人来行酒令,可好?”

侍郎大人放话,自然无人敢说不好,纷纷应和起来。

礼部侍郎环视了一周:“人数众多,那便每人只赋诗一句,就以这秋菊为题,吟不上来,罚酒三杯。”

蔡淳冲动之下,本要冲出去为自己鸣冤,听了这话顿时停下脚步,这对满腹诗书的他来说,无疑是展露的一个大好机会。

蒋三公子率先站了出来:“我先来!”他肚子里墨水算不上多,生怕想好的几句简单的都被人抢了去。

“蒋解元得留到最后。”礼部侍郎一抬手,把蒋三公子按回席位上,大步走到最尾席,随意指了一名书生,“就从你开始。”

那书生如获大赦,张嘴就来句:“秋来霜寒百艳杀,聘聘婷婷独展华。”

“俗,太俗。”礼部侍郎摇首,可人家总算是说上来了,便不罚酒,又指下一人。

两三桌过去,吟出的诗千篇一律,措字也就那几个,来来回回地用,礼部侍郎听得都快腻了,再轮了几桌,便有零星几人说不上来了,越后面,说上来的人越少,几乎不见诗词,只听见酒壶嘴与酒盏碰撞的声音,待轮到最后,蒋解元这一桌时——最后一桌都是此次乡试前十名的考生,前九人一个也没说上来。

“蒋解元,请。”礼部侍郎满怀期待地看着惊才绝绝的蒋三公子,等待一鸣惊人的好诗。

偌大的院子里,每一人都停下手中或饮酒或进食的动作,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

满钱袋子空脑瓜子的富家少爷静静盯着脚边的一株金菊,从来没这么厌恶过这贵气的花团子。

“嗯?”礼部侍郎许久等不到,举起杯盏在解元爷面前晃了晃,脚尖一下下点地,数着时间,“如何?”

蒋三少爷冷汗涔涔地冒出来,脑子里除了菊花两个字,什么也想不到。

“三、二、一。”礼部侍郎停下脚步。

却听院子边上一声微颤的沙哑男音打破沉寂:“酒酣谁人观孤筠,院净何须坐菊花。”

“好诗!好一句‘院净何须坐菊花’。”礼部侍郎缓缓鼓掌,看向诗音的来处,三两步走过去,翻身利落跨过围栏,走到蔡淳跟前,也不嫌弃邋邋遢遢的破衣衫,拍了拍书生的肩膀,“只是这院里翠竹成林,说是孤筠未免寂寥了些。你也是本届的举人?叫什么名?是第几名的?”

蔡淳恭敬揖身:“回禀大人,小生蔡淳,本该是这一届的举人……不,本该是……”

“本该是?那便是没考上。”礼部侍郎兀自打断他的话,“我看你诗吟得妙,是不是写文章不行?”

蔡淳眼见等来了机会,立刻开口:“回禀大人,并非小生学问不行,那蒋家三少的卷子本……”

“大人。”柳州太守迎了上来,不着痕迹地挡开蔡淳,“您看这是鹿鸣宴,把解元爷与一众举人冷在一边,是不是……”

礼部侍郎回头一看,满院子的人都停着盏箸,等他入席才敢继续饮宴,只得无趣地摇头转身。

蔡淳急了,忙嚷道:“大人!小生这次未考上只因……”

太守一记眼刀过来,昨日听闻家中进了刺客,最终什么也没捉到,如今听蔡淳这么说,不免对他起了疑。

“一次落榜不打紧。”礼部侍郎打断蔡淳,大步入了席,回头继续说道,“兴许只是时候未到,你学问不错,下届定然高中。”

蒋家老爷为了荞麦地的事务,一年总要去几次乌花村,自然认得村子里最穷的蔡淳,况且三个儿子一举中第,他也是从中作梗的一份子,忙拉了站在旁边的一名下人,悄声说了几句。

蔡淳还要追上去申诉,被赶来的下人拦住:“蔡公子,您不是这一届的举人,按理在不该在这鹿鸣宴上,若再不离开,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礼部侍郎调转脑袋,又朝这边嚷了一句:“蔡书生,好生回去念书,下一届让我好好见识见识你的真本事,三年后,我还来,届时可要去你家了!”

“是是是,蔡书生好才华。”柳州太守应和着,“这一届虽说失利,下一届必然高中!”

这话仿佛一记强心丸,种进了蔡淳心坎里,受礼部侍郎赏识,想来太守也不敢再打压他,紧绷了数年的眉心,终于缓缓纾解开,稳了稳身后的书箱,在下人的恭送下出了蒋家大门。

临走时,蒋家下人客气地取出两吊钱,塞给蔡淳,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蔡公子,老爷听说你娘身子不好,这些您就收下,济济家中的急,以后高中了,和咱家公子就算是同僚,无须客气。”

君子不无端收受人钱财,蔡淳不愿收,但想想家中揭不开锅的境况,只能把当不了饭吃的空口儒书压下,感激地行了一礼,收下了。

他明白得很,这两吊钱就算是封口费,从此这桩上不了台面的事,就互当不知,算揭过去了。

“恭喜恭喜。”苍碧在书箱里都感受到了蔡淳脚步的轻快。

“雪球,再过两年,咱家就有好日子过了。”蔡淳难得居然叫了蔡母为小狐取的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