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偏爱(94)+番外

作者: 谢初 阅读记录

曾希十分佩服他们仨的勇气,不过她想他们总在酒吧驻唱,自然是不惧在人前演唱的。

今天天气晴朗,早晨的寒气被一上午的太阳晒萎了,此时站在太阳底下还有些热。

林穆阳指着几步远的树底下示意曾希:“去那坐着。”

他们要开始练习了,曾希也不想杵在跟前碍事,于是点头应了好。 

她坐到树下的木椅上,引颈望着他们的方向,他们仨正交头在谈些什么,过了会儿就各司其位。

林穆阳拨了几下琴弦,老高和小A立刻跟上去,一段轻快的前奏过后,林穆阳对着话筒启唇。

开场他们选的是一首轻快的曲子,主要是用来热场的。

歌声通过音响荡开,漾在广场上空,两三首歌后他们仨前就站满了被音乐吸引过来的人,举着□□短炮对着他们一阵拍照录像。

曾希被人群挡住了视线,不得不站起身才能勉强从间隙里看到林穆阳,他唱歌时还会往她这看,和她对上眼时还会咧嘴一笑对她眨眨眼,他的视线穿越人群只看她让她觉得他的所有歌曲都只为她而唱。

她觉得自己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曾希一直认为,人内心承受幸福的能力与各自的际遇相关,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接收到外界传达的幸福时,之间产生的逆差是正值,这类人常常感到快乐和满足;而承受能力弱者的逆差则是负值,超出的不能承受的那部分幸福就会转化成悲伤和遗憾。

尝尽生活苦涩的人往往只需要一丝甜意就能有莫大的幸福感,但如果太甜则会惶恐不安,张皇失措。

曾希站在人群开外看着包围圈中的林穆阳,他自在悠游地唱着歌,像是一块发光体,那么闪亮,那么耀眼,而她却那么黯淡,那么平凡。

从今天见他开始就隐忍着的情绪有了波动,曾希微微垂下脑袋,眼眶发热。

……

那边前来听“poppy”唱歌的人越来越多了,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老高看着人多来了兴致还放下吉他跳舞,他搞怪的舞姿取悦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笑声爆发出来。

小A配合着老高弹着一首舞曲,林穆阳抱着吉他退到一边休息,把空间让给他们发挥。

边上几个女生推推搡搡地靠近他,其中一个女生被推到他面前,她面带羞赧地看着他问:“小哥哥,我能要你微信吗?”

她身后几个女生也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林穆阳不为所动,转过身指了指曾希所在的方向:“看到那边站着的漂亮女孩了吗?”

他说:“你帮我要到她的微信号,我就把我的给你。”

几个女生相觑彼此,自然不会傻到听不出他的意思。

带头上前询问的女生干笑:“小哥哥有喜欢的小姐姐啦,打扰了。”

几个女生走后,林穆阳朝曾希招手,她的视线本就随着他,见到他的动作后立刻往他这走来。

她刚到跟前,林穆阳就一把揽过她肩头:“刚才有几个女的和我搭讪来着。”

“搭讪?”曾希讶然,“我还以为她们是在问路呢,你不是给她们指了个方向么。”

“……”

林穆阳一愣后忍不住笑了,他本想让她醋一醋,哪成想她压根没往那个方向想,是真“佛系女友”了。

他揉了下她的脑袋,突然发现她的眼圈有点红,眉头一皱问:“眼睛怎么红了?”

曾希眼神有些慌张,遮掩道:“有吗?可能是刚才进了沙子揉的。”

她这么解释,林穆阳也没疑心多去猜疑,他揽着她突然来一句:“上去唱一首?”

曾希惶恐:“别开玩笑了,我唱歌不好听的。”

“怎么不好听了。”林穆阳狭着笑意说,“昨天还听见你唱《颠倒》来着。”

昨天他带她去“tone”,她看书的时候他就在谱曲,废了几稿之后他就烦得趴在桌上休息,曾希见他半天不动,理所当然地以为他睡着了。

她静静地在一旁看书,书里正好有“颠倒”这个字眼,她心弦一动,不由自主地轻哼了起来,她是真以为他睡熟了肯定听不到的才敢班门弄斧。

曾希回想着,后知后觉地红了脸。

“走,上去亮亮嗓子。”林穆阳拉她。

曾希身子往后,浑身表示拒绝:“别别别,我唱不了,你唱吧,我就喜欢听你唱。”

她着急紧张的模样让林穆阳忍俊不禁,他的手卸了劲儿但仍是拉着她:“想听我唱?行,你点歌。”

曾希松口气,想了想说:“就唱《颠倒》吧。”

“就这首不行。”林穆阳断然拒绝。

“为什么?”

林穆阳弯腰在她耳边说道:“这是写给你的歌,唱给别人听算怎么回事?”

☆、六十四

六十四

广场上的人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围着“poppy”乐队拍手叫好,有些围观者当场点歌,林穆阳有时赏脸就唱了,还有些观众跃跃欲试想上去献唱,无论对方是否五音俱全,他都来者不拒,主动让麦,甚至退到一旁帮忙伴奏。

现场气氛融洽欢乐,曾希备受感染,盘踞在心头的阴云也因此被驱散了几分。

几个小时下来,各得其乐,宾主尽欢。

林穆阳解了吉他放进琴盒里,和老高小A打了声招呼就跑下场去找曾希。

曾希递了瓶水给他:“不唱了?”

林穆阳在太阳底下唱了两个多小时早已干渴难耐,他脱下外套搭在手臂上,接过她的水仰头喝了小半瓶,歇了口气后说:“不唱了,陪你走走。”

民街除了名人故居外还有民俗风情街和特色小吃街,每条街道的店铺鳞次栉比,皆是照着古代的街坊酒肆搭建的建筑,附近还有一座小型的影视城,有些剧组会在那取景,因此民街的客流量不小。

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外地游客趋之若鹜,本地人又看不上眼的景点,对于庆城来说,民街就是这么一个地儿。曾希一直觉得民街商业化太严重了反而失去了韵味,大一时她接过一个这里的兼职,那段时间她往这跑得频繁但也从没认真把每条街道走过。而林穆阳则是本身就不爱瞎逛的人,除开偶尔会和老高小A来这练习外,他从来没独自来这逛过。

他们两个虽在庆城市里读书,但对民街的了解程度和游客差不离。

林穆阳想到曾希中午没吃多少东西,就先拉着她去小吃街,街头街尾走了一遍,只要她眼睛在哪种食物上多停留了两秒他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曾希一路走下来把肚子撑得圆圆的,到最后只敢目视前方,再也不敢对任何东西发起好奇心了。

他们逛完小吃街后就去了民俗街,民俗街主干道两侧也是各种贩卖纪念品的店,两栋建筑之间还有小巷子。

曾希对那些店兴致缺缺,倒是在看到一条巷子口挂着一个破旧的木招牌时多看了两眼。

林穆阳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见那牌子上用毛笔写着“木偶戏”三个字,他拉住她停下,低头问:“想看?”

曾希有些不好意思,她对戏曲艺术感兴趣,但是她猜这应该不是他的取向。

“不了吧。”

她心中的曲曲绕绕林穆阳多少能猜出几分,他拉着她往那条小巷子里走,边走边说:“我还没看过木偶戏,你陪我看一场。”

曾希被他拉到了巷尾一处旧剧院门口,她站在入口处打量着门面,剧院以前似乎是座庙,顶上的牌匾还没摘下,两扇门上的红漆已经斑驳褪色了,台阶的夹缝处还有青苔的痕迹,这座剧院整体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

剧院门口摆着一张桌子,几位老爷爷围坐在那喝茶聊天,还有两个奶奶坐在门槛上纳鞋底,要不是台阶上摆着一块木牌写着今天剧院将会表演的曲目还有票价,任谁都会觉得自己找错地方了。

林穆阳拉着曾希的手上前询问。

“看戏啊?一张票十块。”一个老爷爷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