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长风(32)
林琰知道,重门也许是凶险万分,至少是一线希望,如果不去,恐怕他们整个魔族就会湮灭于世,再也等不到东风再起的那一刻。
几年前,魔尊殿的暗室里。
一个突然闯入的身影打破了林琰周围的那一片死寂。
是阴爻!
林琰泪眼朦胧地看着来人,那眼神就像是死死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哀求着,而她另一边坐着的虞休辙则是双目涣散,出神一般盯着白玉不放,没有察觉到有人又进入到了暗室。
阴爻站在门口,始终都没有说话。
林琰第一次感觉到了不确定。阴爻始终是个捉摸不透的人,如何也不亲近不了的人。也许是因为窥探到了太多的未来之事,对待身边的人总是格外的冷淡,哪怕是阳爻也读不懂她。这一次,林琰没得选择,她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阴爻身上。
半晌,她终于见阴爻举起了铃铛。
随后,一阵急促的铃铛声响起,魔尊虞休辙静静睡去。
之后她拿起桌上的两块白玉,一块放进衣袖,一块放到林琰面前,轻声说道:“进来吧,我带你出去。”于是他们俩人就这样出了暗室。
阴爻把林琰带回了青墩阁,刚进去门口的两位侍女就禀告道阳爻曾在她不再时前来找过她,然而阴爻只是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边让他们都退了出去,并没有多作解释。待他们走后,她才放开了白玉,然后靠在书案上写下了四个字——西北,重门。林琰倏地从白玉中钻了出来,接过那张,看了许久却仍是不解,她抬起头,望向阴爻。
林琰知道自己现在这么做的确是太强人所难,求着魔族的护法迷晕魔尊,掩护一个叛徒出逃,还妄想从她口中挖出她所窥得的天机。
阴爻瞥了她一眼,叹道:“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那么多了,如果将来你出去之后还能找到魔尊大人,就带着他去这个地方,这是唯一的补救办法。”
林琰突然跪在了地上,激动地说道:“阴爻妹妹,你的恩德我无以为报,我可以在此起誓,出去之后定带着他去往重门。最后,我在求你最后一件事情。”
“不必如此,有什么要求你就说吧,你只当我是为了我们整个魔族。”阴爻站在林琰面前,冷冷地说道,脸上没有怒火,也没有悲伤。
林琰起身,盯着一双红彤彤的眼睛,对着阴爻笑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我想求你带我去人界,把白玉交给一个叫凫丘的仙。”她顿了顿,随后又郑重地点了一下头,道:“我信得过他。”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躲藏在青墩阁,像阳爻这样的人如果出现在这里,自己一定就会立即被抓到,到时候任谁也救不了自己。况且还有在外头还有鬼族,她违背了鬼王的命令,万一被他们强行带回了地界,就再也没出去的可能了。所以她得趁现在就逃离这里,找到那个能帮助自己完成这一计划的人。
阴爻同意之后,便一刻也不停歇地前往了人界。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在一座高山的古寺中找到了正跟在慧风禅师身边修行的凫丘。
☆、重逢(一)
一日,凫丘带着寿礼前往北海给八狄仙人祝寿。入海后,未行多远,便瞧见远处有一道忽明忽暗的亮光。他向着亮光之处游去,越靠近越觉得那亮光似乎是在不断变暗。
不好,那东西在一直往下沉。
这里已是很靠近北海的太虚海沟了,如果掉了进去就再也没法捞出来了。看那东西的色泽绝非凡物,应该是一件仙器之类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出手阔绰的仙家,给八狄祝寿还不忘孝敬一下这那海沟。
凫丘虽然心里这么幸灾乐祸地想着,但仍加速追了上去,试图去抓住那东西。
太虚海沟是北海中的一道裂缝,神秘莫测,会不断吸食它附近的东西,连八狄仙人都想不出任何法子去添满它。它好像是个活物,永远都吸不饱,换句话说也就是被它吞下去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它消化完。八狄仙人只好在太虚海沟百里之外划了一道结界,保护结界之外的区域不会受到它的吸噬,一旦穿过了结界,那是生是死就全靠天意了。
眼看着那东西就要越过结界了,他心里一急,跃了过去,伸手握住了那东西。
此时,凫丘已经有大半个身子处于结界之外。他明显能感觉得到周围的海水擦着他的身体正迅疾地往太虚海沟里钻。身体在渐渐被挤压,头顶的海水好像在拉扯他的整个躯体,他惊讶道海水的力量竟也会如此巨大。凫丘抓着那东西的手死死攥紧,然而他现在无处借力,海水不断大力把他拉完海沟,他根本无法脱身而去。
不知道算不算事他命大,在结界附近巡逻的一个仙差恰巧走到此地,撞见了这一幕,于是喊来其他的同伴,把凫丘从结界外拉了回来,捡回了他的一条命。
凫丘向他们每一个人一一致谢,还在他们这群仙差极为本分,做好了巡逻的任务就离去了,并没有深究他为何会穿结界。
在他们走后,凫丘打开了双手,见他握着的原来是一块白玉,准确地说应该是半块白色的残玉。他用手指摩挲着上面的花纹,然后又自己观察它的材质,然后陷入了深思。
为何他会觉得这东西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到底他在哪里见到过?
他收起了白玉,前往海宫,一路走一路回想,但却还是没能想起来。
到了海宫,他到处都走了一圈,也并没有听见有谁喊着东西丢了。看样子,那白玉应该是从海上面掉下来的。
在盛宴结束之后,凫丘东倒西歪地走向寿星八狄仙人,笑着跟他道别。他在宴席上被周围人灌了许多酒,也许因为大家难得相聚,各个都放肆地喝了起来,没过多久就都烂醉如泥地倒在一旁。凫丘还算是酒量好,至少还能站得起来。
在回程的途中,借着酒意和海面吹散来的凉风,他拍了一下脑门,终于想起来了。
那是根玉笛。
那是之前在金河村,他听说村中不断村民被种在土中横死,于是前去调查解决。不料遇上魔族中人,凫丘修为尚浅,寡不敌众,被他们打成重伤还险些丧命,幸得两人及时出手相救,他们在给自己疗完伤后就离开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两人。也许是走的太急的缘故,他们在凫丘的床上落下了那只笛子。然而那只玉笛上什么字都没有刻,因此他一时也无法寻找到它的主人,于是只好一直把他带在身边。
果然正如但是凫丘所想的那样,只要有这笛子在,就不愁不能再相见了。
回到住处以后,凫丘掏出了他一直随身带着的玉笛,并把它跟那白玉放在一块儿,细细比对。他惊喜地发现,玉笛和白玉的材质是一样的,而且上面的纹路也是一模一样。
如此说来,就表示这东西的主人还在人界,应该是刚离开北海不久。白玉落到海里,按它下沉的速度,大概掉落的时刻也不超过半日,所以他们应该还在这附近。白玉虽然不是掉落在北海中心的区域,但他也无法确定它的主人到底去往了哪个方向。
后来凫丘前往查阅了许多典籍,试图从中找到关于那白玉的记载。因为他始终觉得那白玉应该是一种极具灵气的宝物,即使是仙也不一定能拥有。对于这样的东西,应该会有被记录下来。但他去往仙界,翻阅遍了书阁的藏书,都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寻找无果,他只好再次放弃。
然而,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从他抓住的一个作恶的小妖的身上搜出了一本《阴阳杂录》。他每次降完妖都会搜查一遍其身上的东西,若是正道之物,就就及时归还回去,如果邪物就立即清除。这个《阴阳杂录》分明是一本邪书,但凫丘偏偏鬼使神差地翻看了起来。
不知他翻到了那一页,突然慌慌张张地掏出了白玉,看看书上的字又抬头去看看那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