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定然逃不掉了,他会做些什么?
沈庆和一拱手,道:“是,嫌犯是城东一肖姓木匠人家的郎君,今年刚满十九,母亲在他七岁那年突发重病去世,随后没过多久,他父亲就娶了续弦,那女子是他父亲一个远房表妹,嫁进肖家时才十六岁,到今年应该二十有八,膝下育有一子,今年四岁,他父亲一个月前便被征调到梓州服兵役了,而他继母,问了旁边的邻居才知……”
顿了顿,沈庆和道:“早在大半个月前便不见踪影了,那肖郎君对外的说法是,他继母思念父亲甚重,偷偷追随他而去了!”
苏云一愣,顿时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沈妙音沉了一张脸道:“尽胡说八道,且不说那妇人有没有那样的胆子奔去那金戈铁马之地,更别说那妇人家中还有个刚满四岁的小儿呢,哪个女人那么放心把自己这么小的孩儿丢在家中不管不顾?”
苏云一瞬间,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问:“你说,那妇人的孩儿只有四岁?”
沈妙音看着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扯了扯嘴角,“你也察觉了?你先前推断,凶犯专找家中的孩子年龄在七到八岁之间的妇女下手,是因为他心里记恨那人,也有一个在那个年龄区间的孩子,现在,似乎不是如此呢!”
苏云看了她一眼,微微扬眉,“这一点确实是我弄错了,不知道沈大娘子有何高见。”
沈妙音没想到苏云这么坦然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怔了一瞬,探究地看了她一会儿,才沉声道:“那妇人的孩儿虽然不在那个年龄之间,但是,那个肖郎君失去母亲时,便是七岁!”
苏云忍不住赞赏地看了沈妙音一眼,这沈大娘子雍州奇女子的美名,当真不是随随便便而来。
她点了点头,道:“这一点,我确实想错了,那些死去的娘子对应的不是他的继母,更可能是他母亲!”
沈妙音迅速接下话头,“对!那肖郎君的生母那年突然暴毙,我们的人追寻了许久,都不清楚她确切的死因,便是生了重病,也该知道是什么病才对!而那时候,肖郎君的祖母还在,她接了她娘家一个父母早逝的娘子来住,便是那肖郎君的继母,很有可能当初他母亲哪里是突发重病而去,分明是被人陷害而亡!”
苏云接着道:“而且他母亲的死法就跟那几个娘子一般,被人脱了衣服沉进水里,溺死的。
可是,这时候问题来了,她母亲为何是如此死法?
难道他母亲之死当真只是他继母一人所为?
而且他母亲不太可能是溺死在江中的,人死后尸体**到一定程度会上浮,但凡是认识他们家的人都说,他母亲是病死的,若是他母亲是被投江了,但凡有些生活常识的人都知晓人死后会浮起,杀他母亲的人应该不会冒着随时会被拆穿的风险撒谎。
那她到底是在哪里被溺死的?
嫌犯该是知道自己要被抓了,在这最后关头,他必不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知道他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也许就知道他最后的诉求是什么,进而找到他所在的位置!”
沈妙音讶异地看着她,一下子语塞。
她到底是怎么在瞬间又想出那么多问题的?这脑子……转得也太快了!
自家的脑子当真比不过她吗?
原本,在她发现了她的推断有误时,一直紧绷的心瞬间松了不少,但这会儿……
沈妙音握了握拳,心里仿佛有火在烧,隐隐的灼痛。
她与她比,还是差了一些。
她一向心高气傲,小时候,她曾为自己的出生感到不公。
出生不是她可以挑的?明明是男人自己三妻四妾,却为什么要嫌弃他们这些庶出的子女?
庶出的男子还好,至少算是为家族开枝散叶,女子,就仿佛一个多余的存在,没有好处,旁的人压根不会想起她们的存在。
在她有了后来的名声前,阿爹估计连她的名字都记不住。
她为自己筹谋了许久才筹谋到了如今的名声,却频频在这女子身上碰壁!
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心底本来便脆弱的骄傲有些摇摇欲坠。
沈庆和没发现沈妙音的异样,就着苏云的思维往下一想,“脱了衣服沉入水中……”
他猛地一骇,想到了一个可能,道:“莫非——那肖郎君的母亲曾与人私通?她是在与人……呃,与人行那苟且之事时被发现,这才被一时怒极的丈夫,杀死的?”
有些事沈妙音作为未出阁的女子,虽然还没办法十分自然地与人讨论,但她自小看了那么多刑狱案件方面的书籍,懂的东西自然比一般娘子多。
所以在方才苏云提出那些问题后,她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而且,结合他父亲后来很可能长期漠视他继母对他实行虐待来看,情况很可能便是如此,因为他父亲对他母亲怀恨在心,连带儿子也看不顺眼了。
沈庆和说完后,继续冥思苦想,“可是,他母亲到底会是在哪里被溺死的?那肖郎君一家这二十年来都没有搬家,他们家附近除了流经城东的温江,再没有可以溺死人的地方了。”
苏云想了想,问:“你说,他们家做的是木匠营生?”
沈庆和点了点头,“确是如此。”
苏云又问:“那他们家可有自己的店面?”
沈庆和又点点头,“他们在安远县的市集有一处自己的店面。”
说完后,忍不住问:“夫人这么问,可是发现了不妥的地方?”
苏云微微蹙眉,道:“我有个猜测,但也不晓得对不对,还是要先去那肖家瞧瞧才好!”
第221章 邪乎的将军夫人(第一更)
肖家离刺史府不远,几人便都没有坐马车,走着过去,
一路沿着温江而下,河岸两边街道宽阔,百姓淳朴,河水清澈蜿蜒东去。
百姓们见到来办案的官府众人,都会自动避让,只是让苏云惊讶的是,他们见到沈庆和,一点都没有敬畏之情,反而是笑呵呵地与他打招呼:“沈刺史,又去办案啊?”
沈庆和本便长得白白胖胖一副弥勒佛的形象,见到他们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不时还寒碜几句,半点官架子也没有。
苏云看着这一幕,心里觉得挺暖的,难怪这个沈庆和能力一般,耳根子还有些软,顾君玮却一直没有要换下他的意思。
能如庐陵醉翁欧阳修一样与民同乐,也是一种本事!
随着苏云一起过去保护她的青明忍不住在苏云身旁低声感叹道:“夫人,这雍州城,当真是个世外桃源啊。”
她知道他是想起这一路北上见到的兵荒马乱的情形了,忍不住点了点头。
顾君玮这些天在整合雍州城那六千守军,据他说,到时候他会把带来的三千精兵留一半在雍州,然后再留一个可以主事的人。
他身边可以主事的除了青明便是丁可夫,瞧他这些天都是带丁可夫出去办事,多半要留下丁可夫了。
丁可夫虽然性子憨厚老实,但好在雍州城还有个楚家可以帮衬着,光是楚有年一个便可以弥补上十个丁可夫的不足了,到时候再稳一稳雍州城的权力班子,雍州该是不会有大问题。
苏云又缓缓地环顾了这个雍州城一眼。
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真是让人心里无法安稳,感觉刚刚熟悉了这个地方,就要离开了。
……
没走多久,几人就到了肖家。
肖家住的是一个小四合院,只是整个房子现在空落落的,透着一丝诡异的沉寂。
带头的府兵推开大门,一声“吱呀”声,悠悠地回响在这一小片天地里。
苏云想起什么,转头问:“那个孩子呢?”
沈刺史立刻道:“孩子没事,我们的人搜到这里时,发现孩子被迷晕放在了床上,就把他带回官署去了,现下还没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