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当渣男被穿后(203)

作者: 现实的羊 阅读记录

到门口的时候刚好看到瑾瑜跟前围了好些人,孩子们自然也看到了瑾瑜的小摊,听到墨雍说让他们放学后帮着妈妈干些活,都一一答应下来。

孩子们进了各自的教室后,墨雍这才出来,一眼就看见瑾瑜急的满头大汗,不停的和面前的人说着什么。

墨雍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对方给了一百块钱,瑾瑜正在慢慢算起来,甚至后来直接蹲下来拿个树枝在地上算起来,墨雍正准备走过去,就发现瑾瑜立起身子给对方数好了钱交给了对方。

墨雍知道瑾瑜应该是并不熟悉一部分加减运算,虽然墨雍之前给她培训过一段时间,但瑾瑜并没有系统学过自然生疏,再加上人多可不得着急。

好在瑾瑜给对方的钱数是对的,她并没有因为忙乱而慌了神。

接着墨雍帮着瑾瑜将剩下一些人的饭食打包好收了钱,看着人群渐渐少了,墨雍打开保温桶开始盘算明天做多少。

意外的是瑾瑜早上蒸的包子和馒头都卖完了,茶叶蛋也清空了,只剩下少部分的汤。

看来开门大吉,墨雍看着瑾瑜激动的眼神心中想到。

两人再等了十分钟卖完了所有的汤,学校门也关闭,家属楼也没有了陆陆续续出来的人群,墨雍帮着瑾瑜将东西收起来,踩着三轮车回了家。

瑾瑜要准备中午的盒饭,有了保温桶这个并不算难,瑾瑜只需要提前将菜切好,米饭蒸好,提前半个小时炒出来放到保温桶就好了。

因为孩子们和墨雍将家务都弄好了,瑾瑜就有了空闲的时间,还听墨雍的话睡了一个小时才出门。

中午依然和早上一样墨雍帮着瑾瑜将摊子开张然后回去吃饭睡觉,送孩子们上学,又和瑾瑜收了摊子。

晚上依然重复这个过程,一整天下来还真不轻快,墨雍唯一庆幸的是自己现在对软件这块算得上熟工,各项技术都娴熟不需要太多思考,要是做游戏这样时不时被打断思路,恐怕几年时间他的游戏都写不出来。

这样的一天虽然辛苦,但好在帮着瑾瑜分担了一部分辛劳,瑾瑜也能够轻快一些,毕竟这样做吃食实际上是很累人的活计,要不是现在刚刚开张,瑾瑜不愿意,墨雍都想要再找一个帮手和瑾瑜一起,毕竟他支持瑾瑜做这个只是希望瑾瑜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真的为了挣钱。

不过晚上瑾瑜数钱的时候墨雍也发现零五年的市场购买力还是可以的,或者说学校周边这些人的消费还可以,一整天下来轻轻松松挣了近二百,喜得瑾瑜瞬间活力满满,甚至还跟墨雍说明天再增加一些吃食。

然后被墨雍无情的拒绝了,在墨雍看来现在这些就足够了,要是再增加油饼、油条、韭菜盒子甚至煎饼这些,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忙过来的,没看见学校门口卖饼子的都是两口子一起的吗?

因为第一天的顺利接下来几天瑾瑜对小吃摊子都充满了热情,每天仿佛有无穷的精力一般,眼神亮晶晶的守着摊子,数钱的时候更是灼人的不行。

孩子们是有双休的,这两天瑾瑜也是准备出去的,但被墨雍给否决了。

墨雍知道瑾瑜之前表现的那么精神奕奕,一来是瑾瑜之前一直都是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这突然出去做生意,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和规律让她觉得新奇和刺激;二来则是创业初期的心里亢奋期,以至于做什么都觉得充满干劲。

但实际上还是很辛苦的,每天都是四点来钟起床,晚上十一点左右才睡,每天的休息时间根本不够,而一个人守着摊子忙这忙那也是很耗费心神的。

墨雍强制让瑾瑜在家休息,甚至早上让孩子们不要叫醒瑾瑜,他和墨菲一起做了早饭让孩子们吃。

结果瑾瑜一觉睡到下午三点才起来,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又恢复了之前的轻快,整个身子也感觉爽利很多,这才明白墨雍所说的她需要休息的原因,瑾瑜安慰自己总归周末没有孩子们这个主力均,怕是出去了也根本挣不了多少钱的。

这个时候墨雍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正是好动冲动的年龄,墨雍带着孩子们练大字,只希望这样能够沉淀一些他们的性子,并且经常静下心写字的人往往能看的进去书,他可是给孩子们买了好些课外书的。

第183章 自私家暴渣男VS隐忍软弱包子女(十四)

瑾瑜开始挣钱以后对家里几个孩子也大方起来,且不说孩子们吃的、喝的,就是新衣服、新文具、书本等等就填了不少,孩子们撒娇要零花钱瑾瑜给的也大方。

而孩子们也从一开始进城以来的拘束、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越发开朗、身边也有了一两个聊得来、相约一起玩耍的同学和朋友,偶尔也问家长要了钱一起出去玩、买东西。

总之大家的生活都渐渐融入到自己的小团体,墨雍和瑾瑜也是挣钱生活两不误的时候,墨财又闹出了幺蛾子。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预兆的,孩子们一开始进城的时候都是被排斥和孤单的,主要是孩子们从小在村子里,跟着大人学习说的话都是村子里的方言,可他们这个地方一片和一片的方言是不一样的,县城里面也是另外的方言,虽然彼此都能听懂,差别也没有太大,放到村子里是根本不会在意这样的事情。

可县城却不一样,来到城里孩子们是要和别人说话玩耍的,可城里的孩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他们自小享受着城里的便利,对自己城里人的身份沾沾自喜,并不太能瞧得起村里的孩子,认为他们不讲卫生、没有礼貌、家里脏乱等等。

反正孩子们因为语言的问题让城里的孩子一下子就分辨出来这是村里的小孩,更别说他们家还是租的别人的房子,这附近大大小小的院子、家属楼还不少,导致这周边的孩子都知道他们家几个孩子是村子里的、租的别人的房子,自己没有房子。

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歧视,而那段时间刚搬来他们给孩子的零钱也紧张,孩子们本身就被不待见再加上不像别人一样有零花钱买东西、吃好吃的,导致刚来的一个月几个孩子愣是一个朋友也没有。

墨雍那时候也非常忙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只以为孩子们要跟自己学习普通话是孩子们勤奋好学,殊不知孩子们是想要学习成为一个城里人。

等到孩子们上了学这种情况稍微好了一点,毕竟学校也不是全部都是城里的小孩,来自各个村子的也不少,这个时候的老师很多也是村子里考上来,也没有后世那么多见钱眼开或者市侩的例子,所以总体环境还是相对平和的。

孩子们也渐渐开始和与自己经历一样的村里小孩玩耍起来,再等到第一次考试结束后,孩子们成绩除了墨财基本都在前列,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对城里身份有优越感,但同样对成绩好的孩子也有崇拜,总归慢慢的因为优越的成绩孩子们也有了城里朋友。

家里条件好了以后瑾瑜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多了以后,孩子们和同龄朋友们相处多了几分自如,再也不会害怕别人叫自己出去玩或者买东西没钱之类的事情,心态也就慢慢调整过来,甚至觉得自己之前的别扭和自尊心强也不一定有什么意义,毕竟学校还是讲究成绩的地方,一切用分数说话。

按理说这样应该是孩子们对身边的学习、生活环境越发适应,终有一天也能明白城里人也并没有什么,都是一样的生活。

但前面也说了家里是有一个特例的,墨财小朋友不仅是村里人还学习不好,有时候孩子也是很会趋利避害的,本来墨财就自卑自己来自村子,和城里的小孩有很大差距,等到成绩下来以后他发现村里的小孩也不太跟他玩耍了,虽然他和两个姐姐是一个班级的,两个姐姐也时不时照顾他,可他是男生,喜欢的是和男生一起玩溜溜球、拍皮球或者打闹,总归他喜欢和同龄男孩子玩耍,甚至希望男孩们都能围着他说笑,都能看着他的眼神带着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