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当渣男被穿后(261)
墨雍曾经深刻了解过他们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眼里这满天下的大臣和百姓都不过是他们的奴仆,效忠他们是应该的,背叛他们就该死,即使是他们的心腹也可以随时因为各种原因舍弃,并且完全不会有什么太过伤心的情感,顶多就一两句惋惜或者怀念。
墨雍一个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人根本不会想不开去给皇室出生入死,这从一开始墨雍就透彻的明白。
而墨雍的第二个可选择对象是权臣、世家、功勋家族,这些同样也是墨雍早早排除了的,因为这些势力所代表的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势力,就如同大树的根茎一般,他们盘根复杂的坐落在一个地方,从上面看枝繁叶茂,从底下看复杂多变,墨雍这个小虾米又没有自己的依仗,也不能如同第一世一样勾搭上这些家族的小姐从而有了过渡地带,所以墨雍基本对这些势力不抱有希望。
至于第三个朝中的中立派,说白了他们的依仗同样是皇室或者某一方势力,要不然谁给他们的胆子和权利中立?而这里面自然包括了墨雍想要选择的白鹭书院,墨雍最终定下来白鹭书院的原因还是这一方的势力相对来说公平一些,并且他们不是服务于一个人。
白鹭书院是前朝就存在的庞然大物,据说前朝一位大儒联合几位好友开办了白鹭书院,由于几人学识确实高于常人,很是为朝廷培养了几代人才,人脉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以至于朝代更迭以后新朝也不敢动白鹭书院丝毫,甚至之后双方达成了友好的协商,白鹭书院继续为朝廷输送人才。
而墨雍最欣赏的是白鹭书院每代的山长都是能者居之,并且一个姓氏不会超过两代,而且白鹭书院的院训是不能参与皇子斗争,虽然大部分人的理解是白鹭书院拥护正统皇帝,但墨雍的理解是不站队就不会发生灭绝的危险,设立这个院训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书院本身的长远发展。
所以白鹭书院虽然势力很大,很确实是墨雍目前能够选择的最理想的,而墨雍确定这个目标后自然是要在省城买房子,他要在省城住三年,母亲和两个姐姐还住在村里墨雍是怎么都不放心的,还有瑾瑜,墨雍这次回去是准备先和瑾瑜成亲然后搬过来省城,至于墨大哥墨雍准备听听他自己的态度,墨雍能看出来墨大哥对于族学的重视,并且墨雍私心里也认为只有墨大哥和吴十两人才能真正将他对族学的规划实现。
墨雍这次出来就是准备看看省城的房子买上一套,为此墨雍将自己这三年挣下的钱都拿上了,这还包括墨雍当初入股吴家的商队收益,要不然光凭借墨雍这几年写戏剧剧本和话本的收益,墨雍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恐怕要紧张很长一段时间。
说来墨雍还觉得自己占了吴家的便宜,吴家当初过来墨雍这里取经,问墨雍他们做什么好,墨雍看他们家男丁这么多并且还都从小练武,就推荐他们南货北运,或者走丝绸之路,虽然时间长但总归能够挣钱,当然墨雍还没说的是海上贸易,从古至今这都是暴利行业,可风险也是同样的,吴家在当地没有势力,冒然投入这样的行业且不说海上的风险,就是货物回来也存在被拦截抢走的风险,墨雍自然不会跟他们说这个。
好在他们之前一直就有做中间商的经验,也知道南方哪些东西好售卖,又听从墨雍的建议和南方的行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由当地势力出货运到中转站,他们在中转站运到北地或者转给西北的合作者,挣得没有自己走全线的多,但却安全很多。
第236章 体弱多病软饭渣男VS彪悍暴力病娇女(三十七)
墨雍特意在乡试结束后买房就是为了避开乡试这段时间省城的租房、买房热潮,并且他要买房的要求是距离白鹭书院近一些,直接避开了城中心的高价房,所以墨雍最终用三百两银子买下了城东的一座院子,是个设计精巧的南方园林风格院子,小桥流水再加上五个独立的小院子,中间的花园里还存留着前任房主精心养的花,整体来说墨雍还是很满意的,也就不心疼那比平常房价高出的一百两。
去衙门办理完契约手续后墨雍直接去了人市,买了一家三口仆人,带着他们来到新家收拾。
古代对于逃奴的惩罚非常严苛,所以墨雍很放心的让新买的仆人住在新房那边照看着,他自己回到租住房子这边。
和上次相比这次的石林明显紧张许多,等待放榜的日子再没有提外出玩耍或者逛一逛的心思,每天焦虑的在房里走来走去,脾气更是一点就着。
好在这天终于放榜了,族叔和石父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去看榜了,石父还说上次是他没经验,这次可是记住了,早早地去很快就能知道。
剩下墨雍两人反而相顾无言,墨雍是知道不能说任何跟考试有关的事情,否则会更加刺激石林的心焦,而石林则是根本坐不下来,也没有任何想说话的心思,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门口,屏蔽了身边所有的事物。
这次按照墨雍粗粗计算应该有不到两千人参考,但正榜却只录取一百人,副榜按照五比一的比例就是二十人,比之现代千军万马过大桥的高考也不逞多让。
墨雍原本是在客厅中拿本书边看边等待,但被暴躁的石林直接迁怒了,没办法墨雍只能坐到自己房间接着看完,好歹是他自己写的悬疑话本,在这个娱乐活动稀少的古代社会,也算是难得的消遣。
墨雍看的入迷以至于渐渐忘了外面正在放榜,等到被族叔喊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外面一脸不敢置信的石林和面色沉重的石父,以及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年轻衙役,对方快步上前走到墨雍身边,“恭喜墨解元,您此次荣登桂榜第一。”
墨雍接过喜报,族叔拉着衙役就给了对方一个荷包,对方掂量一下眼睛一亮,接着说了两句讨喜话才告辞离开。
“墨雍,你真的大出息了”族叔喜笑颜开的看着墨雍,他实在太激动了,虽然刚才在看榜单的时候他已经激动的大笑一番,现在却依然掩饰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墨家终于出了一位举人,光宗耀祖啊。
墨雍表情很平淡,他早就分析过,他只要这次答题在水平线以上,再有一两个出彩点,解元还是很容易的,毕竟他之前一路案首、头名生员过来,墨雍还不到十三岁的年纪,新任巡抚就算为了政绩也会在点头名的时候适当考虑他,毕竟治下出现一位神童对整个地方都是荣耀的存在,完全能够凸显在官员领导下越发浓郁的文气。
“我先回房了”相比墨雍这边的纯高兴,石林就失落不已,墨雍进学比他迟,他们两个又是邻村、上的同一个学堂、一起考上秀才,难免被放到一起比较。
一开始石林真的是敬佩墨雍的学霸精神和刻苦劲头,可随着时常一起被提起,被放到一起比较,甚至因为墨雍年纪更小一些得到的夸赞更多,慢慢的石林就有些不喜欢了。
当年那股子纯然的喜悦和对墨雍的敬重慢慢就变了味,时间到底消磨了他们之间一部分年少的情谊,以至于这次虽然还是一起过来,石林心中却是有和墨雍比一比的心态,他听多了学堂中那些人说墨雍小小年纪不过一个小孩,考中秀才肯定是走了狗屎运,以至于他渐渐也被蒙蔽了判断,开始在心中低看墨雍。
直到现在墨雍成了解元,他却落了榜,巨大的落差让石林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也迷茫的不行,他开始反思是不是变得一直都是他,而墨雍始终还是那个日日刻苦读书、片刻不敢松懈的学霸?
石父跟墨雍道了喜才匆匆追着儿子出去,知子莫若父,他还不知道儿子心中的别扭?也怪他一开始想着儿子中了秀才可以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并没有干预他读书和交朋友,他也是后来才知道那几个这几年围在儿子身边的本家孩子一直在儿子耳边挑拨他和墨雍的关系,并引导他更多精力放到玩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