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当渣男被穿后(74)
这次去一中两人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毕竟比起即将期末的高一、二年级,他们就如同放出笼子的鸟,能够展翅高飞了。
郝班主任对于两人的到来越发热情,将通知书给了两人后积极拉着两人见校长争取了一番福利,虽然对两人拒绝被采访有些遗憾,但无论是学校还是郝老师都知道两人成绩学校的付出可没有报道上说的那么多,本着与其他们说错话倒不如就这么装逼下去。
这次两人为校争光的奖励着实丰富,当然也有可能是对之前误会的一定补偿,加上教育局、市里领导给的奖励,足足有十六万元,学校最多每人五万,教育局每人一万,市里每人两万。
等两人回去成阿姨知道后不免咂舌,之前她想着两个孩子读书这么好肯定能考上,没想到他们不仅考上还被市里领导奖励,这让成阿姨不免感叹果然读书才是孩子的出路。
第二天墨雍同样早早起来,看成阿姨因为他们成绩带来的荣光精神头越发足了,就在吃完饭后跟成阿姨说了一下,一个人出来了。
墨雍主要是想要去打听一下瑾瑜父母那边又是怎样的情况,瑾瑜从昨天知道到今天没有一点反应,可墨雍怕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误了,瑾瑜将来后悔。
瑾瑜父母住在市里有名的高档小区,墨雍出示了瑾瑜的门卡才进去,墨雍也顺便跟门卫打听了一下瑾瑜家的情况。
也许看墨雍的门卡以为墨雍是这家的亲戚,也或许是两人早就想找人说一说,当下详细的跟墨雍说起来。
墨雍听完以后不免咂舌,他还真不知道短短这么些天就发生了许多事情。
墨雍进去后朝着瑾瑜家走去,等到了边上的时候,正好看到瑾瑜父母两人搀扶着往一边的小花园走去,墨雍坐在花园的另一边正好听到瑾瑜父母求着邻居跟京都的亲戚说一下,帮忙找一下自己的小女儿。
后面的话墨雍没听,毕竟他能够从两人的态度中清晰明白,他们对于小女儿离家出走这件事情纯然的担忧与无奈,这就足够了。
墨雍其实不想告诉瑾瑜这件事情,他怕听到这些事情的瑾瑜会不会想她不在的日子父母是不是会有一样的心情,然后马上清晰的知道父母并没有对她产生这种心情。
但墨雍想到自己之后的打算,现在却是不得不说了。
墨雍回家的时候墨昭和瑾瑜一起睡觉了,墨雍拿了本书看起来,刚看了几页瑾瑜就出来了,看墨雍回来好奇的问墨雍早上去哪里了。
墨雍没有隐瞒的说出来。
事情要从年前说起,据说瑾瑜邻居家小哥哥回来过年,锦华就常常去找那家哥哥玩耍,之后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突然在两家家长面前跟那个男孩告白,被拒绝了,谁知道锦华却没有放弃,反而变本加厉的每天缠着那个男孩,就是要和男孩处对象。
男孩的父母却和男孩一样不同意,帮着男孩拒绝锦华,隔离两人,锦华后来在人家家里大闹一场,就连玻璃都打碎了一大块,事后两家就有些冷淡了。
可锦华却没有收敛,依然厚着脸皮登堂入室追着人家男孩,每天变得法子的各种追求方法使得这则桃色新闻迅速在小区人尽皆知。
男孩也被逼的一过完年就去了学校,谁知道就这锦华也不死心,留书出走据说要去北京男孩的学校追求他。
之后的事情墨雍也不清楚,他只是客观的陈述了自己知道的。
瑾瑜听了以后反而释然的笑了,她说她可能知道瑾瑜针对她的又一个原因了。
看瑾瑜没有说的想法,墨雍也就没有追问,而是向成阿姨提议他们现在出发去京都,毕竟他们两个通知书也回来了,这里也没有牵挂,早早地去京都准备等开学能更从容一些。
成阿姨立刻就同意了,她心中其实还有些担心家乡那边的事情牵连到墨雍和瑾瑜,早早离开他们就是找来,人海茫茫又怎么可能轻易找到,他们也就更安全一些。
瑾瑜犹豫一下也慢慢点了头。
三人商量好了后天出发,成阿姨当即去收拾几人在出租屋的东西,毕竟很多东西需要提前物流。
而墨雍注意到瑾瑜走到另一边打电话,明白她是给王家夫妇打,毕竟是她的父母。
没想到五分钟后瑾瑜面色平常的回来,之后却加快了收拾行李的速度,也再也没有给那边打过电话,似乎真的再也没有一丝牵挂。
第66章 妈宝渣男VS未婚先孕乖乖女(三十)
这个城市对于墨雍来说到底时间不长,但瑾瑜和成阿姨不一样,毕竟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瑾瑜和成阿姨心中都是有感情的,而且他们这一离开最少是四年,说不了这一辈子就不回来了。
墨雍自告奋勇在家照顾孩子,让瑾瑜带着成阿姨好好逛逛,两人自然不同意,她们心中这里也是墨雍自小长大的地方,论感情墨雍肯定不比他们少,但墨雍做了决定多的是办法让两人同意,最终瑾瑜和成阿姨还是一起逛这个熟悉的城市去了。
墨雍一个人在家倒也不算忙乱,墨昭每天白天固定有两觉,瑾瑜两人出去没一会墨昭就睡觉了,墨雍索性坐在床上边看书边看着孩子。
手机突然响起,墨雍将床两边的护栏拉起来,这才拿着手机出去。
号码没有备注,墨雍眼光一转就猜到是谁了,毕竟他的电话知道的人不到十个。
接通后果然是之前联系过的征信社,对方告诉他他要调查的事情已经出来结果了,所有的信息发到他的邮箱,稍后纸质版会寄过来,希望他尽快付清余款。
墨雍爽快的答应了,只要他得到需要的信息,钱从来都不是问题,不过墨雍也很疑惑,毕竟距离他委托的时间不过三十几个小时,征信社的效率应该没这么高吧。
墨雍打看邮箱果然看到了征信社发过来的邮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墨雍大致知道原因了。
墨雍一直怀疑的是成阿姨前夫他们做的拐卖人口勾当是有链条存在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而且之所以这么快出结果是因为这条链子早就被盯着了。
征信社先给墨雍的是一张报纸,报纸时间显示今天早晨的本地新闻,上面说成阿姨老家所在的那个市破获一起人数众多的拐卖人口案件,让人惊奇的是主谋却是一个老农民。
这个老农民和成阿姨一样大山里出来的贫苦人,自小没爹没妈一个人闯荡,和村子里的混混、镇上的二流子慢慢勾结一起,为了钱这些人决定做大买卖。
于是这些分布在各村、对当地非常熟悉的地头蛇开始物色合适的猎物,上至脆弱柔软的婴儿、懵懂不知事的儿童,下至花杏之年的少女、成熟妩媚的妇人,这些人无所不用其极的将这些人弄到手里,然后交给常年在跑货运的外乡司机,卖得的钱越来越多,这些人也越来越贪。
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他们忘了兔子不吃窝边草,更别说这样的事情最先排查的永远是周边,他们这些胆大包天的渐渐入了市里下来的便衣刑警眼中,对方开始紧紧跟着他们找寻他们的交易线。
成阿姨前夫那一家子在其中扮演炮灰的角色,还是运气非常不好的那种炮灰,他们属于刚加入这个交易网络的新手,全程只干成功了一票,出卖了村里寡妇家的傻闺女,还是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在便衣刑警的监视中。
而成阿姨的被抓也是记录在案的,成阿姨出逃不到两个小时就被发现了,她前夫一家子当即就准备追,可正好那时候便衣刑警掌握了他们这个小组织的所有关系网,决定实行抓捕。
成阿姨前夫一家子周围的便衣收到指令当即全员出动,那一家子一个也没少都被便衣用手铐铐在家里关押起来。
等成阿姨到县城的时候那场抓捕已经临近尾声,这才是墨雍他们平安回来的主要原因,不然按照调查出来的暗线,镇里、县里都是有为数不少的拐卖团伙存在,这些人可是曾经弄死过发现他们买卖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