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素心殿(124)

作者:悬思 阅读记录

哥舒孜美仍是满不在乎的态度,不紧不慢地整理衣裙,“这不是偷情场所,而是多嘉族女人们为自己建立的乐园。不光后宫的女人,凡是九大姓氏的多嘉族女人,不管结没结婚,只要想来都可以来。后山还有一条小路,直接连通后院。”

“也就是说,不守贞洁的女人除了你和斛律花冬还有许多?”我的愤怒让我有些激动。

“贞洁?”哥舒孜美笑了,“多嘉族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观念。那是南人才有的想法。”

“那是因为落后。”我真的生气了。

“万俟玲珑,你说什么?我们多嘉族打下这么大的领地,是因为落后?”哥舒孜美也生气了,“你们万俟家已经不能算作多嘉族了,你们变得和那些穿长袍的南人一样迂腐软弱。你们遗忘了自己的传统,转而信奉南人的那一套。你既然维护南人的传统,还来拜什么摩罗神?摩罗神是守护多嘉族的!”

“难道摩罗神就能眼睁睁看着你们胡作非为吗?”我诘问。

“胡作非为的不是女人,是男人!多嘉族生于北地,少说也有千年的历史了。摩罗教也传了上千年。一男一女,自由婚配,是教义!一男同时配几女,只能合,不能散,这样的事上数千年从未有过。摩罗神也只有一个妻子!”哥舒孜美手指向侧堂的方向,“这座宝隐寺最初建成的时候,摩芃神与摩罗神的金身一同被供奉在正殿。因为先皇帝搞的什么南北和融,就把摩芃神搬到了侧堂。我从没见过一个南人因为南北和融而改信了摩罗教,倒是不少多嘉族人,比如你们姓万俟的,把自己弄得越来越像南人。”

“情势变了,我们也要随着变。”这是万俟家老辈们常说的话。

“变?多嘉族南征北战,在这片大陆上历经兴衰,却从未灭亡,因为我们有不变的传统。改变那些传统就是自己杀死自己。”哥舒孜美隔空挥动她的拳头,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

“万俟良妃,”斛律花冬忽然从我身后走进来加入争执,发髻和衣衫已经整理过了,“你知道当年和南人打仗的时候,多嘉族总共不过七十万人,却有五十万士兵。女人也是战士,也带伤上阵,也死于刀箭之下。明明是一同打下的天下,军队、朝堂却渐渐把女人驱逐出去,圈养在后宫和后院里,变成和监狱里的囚犯没有两样。听说你们万俟家和纥干家已经有人在学南人的做法,强迫家里的女人把脚裹小,让女人的脚畸形,不能走路,不能战斗,永远戴着无形的脚镣。我们是游猎的民族,母系的部落,现在竟也定居起来,还把男人/阉/割成为不男不女的怪物。有人管这叫做进步。多嘉族的女人们才不会承认这种进步!”纥干是多嘉族九大姓氏中另一个坚定支持南北和融革新政策的家族。

我听家里人说过,多嘉族中有许多人反对先皇帝的新政,可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反对者是如此众多,反对的力量是如此强劲。“南国富庶,物产丰盛,适宜定居。有了这片土地,多嘉族人再也不用万里迁徙,居无定所了。难道不是好事?为了适应这里的生活,做些改变无可厚非。”我稍微缓和了语气,尝试为陛下和万俟家分辩。

哥舒孜美不以为然道:“果然是贪恋春雨如酒柳如烟的南国,再也不想回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北地去了。”

“我们的男人被安逸驯服了。我们的女人被男人驯服了。我们再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多嘉勇士了。我们变得和被我们打败的敌人一模一样了。”斛律花冬摇头叹息着说。

“不管你们有什么说辞,陛下是不会容忍宝隐寺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的。”我懒得再辩是非,直接亮出底牌,明示她们我会将此处告发。

“万俟家的,看来有些事情你并不知晓。”斛律花冬看了哥舒孜美一眼,转而向我说道,“宝隐寺是鸿嘉朝第一任皇帝的妻子——慈元太后建起来的。原本订的规矩是多嘉族九大姓氏的所有女人,不管婚配与否,都可以来此祈愿。那个时候,宝隐寺确实只是单纯的祈愿之地。先皇帝的后宫和南北和融政策,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多嘉族九大姓氏中有四家支持,四家反对,只有皇姓拓跋家尚未明确表态,而实际掌握拓跋家的人却不是刚刚继位的第三任皇帝,而是同样姓拓跋的皇帝生母,也是我的生母,慈敬太后。宝隐寺成为现在你看见的状况,并不是谁偷偷摸摸打造的法外之地,而是当年作为交换拓跋家支持的一种条件。慈敬太后与她的皇帝儿子可是白纸黑字签了契约的,是先皇帝不想让契约的内容公开,慈敬太后才默许了。”

“所以,契约的内容是?”我问。

“皇帝可以建立后宫,多嘉族的男人也可以一夫多妻,不过必须允许女人保留一些自由。鸿嘉朝要推行南人的礼仪,束缚女人的自由,宝隐寺就成为女人最后的自由之地。多嘉族的女人可以在这里与情人约会。不管是丈夫还是皇帝都无权干涉。”哥舒孜美说。

“可,这如何分辨皇嗣的血统?”我问。

“所以先皇帝才会订下那条未生育过的嫔妃不得入宝隐寺的规矩。不管哪个嫔妃生的第一个孩子都肯定是皇帝的孩子。能确定这个就够了。这么多嫔妃,这么多孩子,已经足够皇帝从其中挑出一个继承人了。‘非长子不得继位’这条后宫人尽皆知的规矩你不会不知吧?”哥舒孜美问我。

“规矩我当然听说过。我还以为‘长子’是像南方民族的传统那样,指的是皇帝陛下的第一个儿子,原来指的是嫔妃的第一个儿子啊。”我实话实说。

斛律花冬笑着对哥舒孜美说:“看来万俟家真是像南人一样教养子女。”说着指指我,“你看她,对多嘉族的旧事一无所知,一言一行已经和南人女子一模一样了。”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问道:“如此说来,先皇帝故去后呼延太妃和吐浑太妃就离开皇宫长居宝隐寺,其实也是另嫁了新夫?”

“是啊。”斛律花冬答,“她们先在宝隐寺住了一阵,后来选中了新夫就跟着新夫去了新家,早就离开京城了。她们的儿女也都知晓她们的去处。不是跟你说了嘛,因为先皇帝要推广南北和融之政所以这些事情都没有大肆宣扬,但也不是什么不见天日的秘密。”

哥舒孜美接口道:“陛下为了获得哥舒、呼延、斛律和吐浑这四大姓氏的支持,必须延续先皇帝的做法,做出一些妥协,否则,多嘉族就要分裂了。何况,只有这四大姓氏还保有强劲的战斗力,能与南人抗衡。”

那是我第一次去宝隐寺的经历,也是最后一次。

宝隐寺没能长久存续下去,因为两年以后,支持和融与反对和融的族人都无法再容忍对方,多嘉族分裂了。哥舒、呼延、斛律和吐浑四大家族叛逃了。

多嘉族的武力一下损失了大半,鸿嘉朝必须更加安抚南方民族,更大力地推行南北和融之政。

那些死守旧俗的族人们选择了离开,继续过流浪的生活。他们去了比北地更远的地方。

我还记得四大家族叛逃的时候,后宫姓哥舒、呼延、斛律和吐浑的嫔妃都整装骑马,手持武器,离开皇宫,与家人会合。皇宫的护卫多是这四大家族的战士,现在他们要离去,皇帝也无力拦阻。我避让在宫道的角落里,目睹一个个策马飞驰的身影倏忽略过。一个赤马绯装的女子忽然停驻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是哥舒孜美。

她看着我,扬起马鞭,大声说:“万俟玲珑,你一定会死在冷宫里。”

我不悦地回敬她:“你要走就快走,别因为自己看不顺眼就诅咒别人。”

“哈哈哈——”哥舒孜美骑在马上放肆地大笑,“这不是诅咒,是预言!你看过南人写的史书吗?他们被皇帝厌弃了的嫔妃最后都会死在冷宫里。”

上一篇: 白玉扇 下一篇: 力荐河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