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殿(204)
我忽然懂了。“舅舅,您的意思是让我把自己献给太子殿下?”
“没错。太子殿下收你做他的人,也收了这三家在江东的势力,为了保全这势力,殿下必然不会重责你父亲、大哥和姐夫。姻亲关系也是最牢靠的纽带。你成了太子的人,将来若有幸再生下一儿半女,太子和你父兄都更安心了。”舅舅说。
“龚家也愿为太子所用?”我犹豫着问,“那就等于要和我父亲站在同一边,外公他老人家会同意吗?”
“只要有你在,他老人家会同意的。”舅舅笃定地说。
“替我谢谢外公他老人家。”我忍住眼里涌上来的湿意,“也多谢舅舅指点。文竹这就回家收拾一下,马上动身去京城。”
“文竹,太子殿下已经有妻妾了,你就是跟了殿下,恐怕也不会有太高的位份,毕竟,跟京城的显贵人家比起来,你的出身还是低了一等。你心里要有数啊。”到底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舅舅的担心都挂在脸上。
“舅舅放心。这些事,文竹懂得。若真跟了太子殿下也好,否则不知二娘会把我塞给哪个不上进的江东二世祖,或者把我嫁到远得回不了娘家的地方去,她好得个清净。”我自嘲地说。
舅舅心疼地拍拍我,说:“好孩子,快去吧,但愿你比你母亲命好。”
“不过——”公孙澍的声音把我飘飞的思绪拉回来,差点忘了自己还在求人,“这件事的责任若全落在你们汪家头上既不公平,也太重了。庆曦六年,江北旱灾,江东捐钱捐粮,帮朝廷解了燃眉之急,让江北少死了不少人,说起来也是大功一件。庆曦十年,江东贼患,没等朝廷出兵,江东各望族的子弟带着家丁披挂上阵,平了贼窝,还送到京城,让朝廷省心省事。这些事背后都有汪家的助力,京城这边不是不知道。虽然江东偏居一隅,但自给自足,基本上没让朝廷费过心花过钱,还年年上缴不菲的粮和税。”听这话风,我原本绝望的心情又燃起了希望。果然,越是身份高贵的人说话越是云山雾绕,欲扬先抑,害怕别人不领情。我急忙顺杆爬:“其实这次的灾事,除了天气突变,防范不力,江东令大人胡乱指挥也该担些干系的。”
看公孙澍的脸色忽然变得有些尴尬,我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这个江东令不是江东本地人,是京城人士,能到江东这样的富庶之地当土皇帝自然来历不凡。一直传说这位江东令跟誉伯爵有些关系。誉伯爵是太子殿下的外公。若是碰上个心胸狭窄的主儿,肯定以为我在含沙射影地挤兑他。天地良心,我不过是急昏了头,忘了这茬儿。
“叫汪文竹是吧?你先回吧。江东的事,孤会敦促他们秉公处置的,必不会冤屈了谁。”公孙澍站起身要走。
这都是敷衍人的官话,如果就这么让他走了,我算白来了。我已经露了来意,太子府绝不会放我进来第二回。我扑倒在地,死死抱住公孙澍的双腿不让他走。随意接触太子殿下的身体是大不敬,因为我之前强调有事秘奏,又看我是个女人,公孙澍遣走了随从,我才有机会近他的身。
“你要干嘛?”公孙澍想挣开,我被他拖动得像一只死狗,“再不放手孤就让侍卫们把你拿下。”
我半是惊吓半是着急,生生挤出两行眼泪,仰起脸对他哀求:“殿下,文竹真的不好看是吗?如果文竹是个美人儿,殿下会不会心软?”
“放肆!”他有些生气了,“你将孤想成什么人了?”他扬声唤道,“来人那——”
进来的是一个美貌妇人,年纪不大,端庄温婉,粉面含春,笑不露齿,“殿下有何事?臣妾可以效劳。”
“爱妃怎么来了?”原来这妇人是太子妃。
太子妃是个高人,看到眼前的架势竟连眉毛都没挑一下,既不劝我松手,也不劝太子息怒,只不经意似的挪过一个圆凳,扶着太子先坐下。我依旧趴在地上,用力抱着太子的双腿。太子妃一双纤纤素手白嫩如玉,轻柔地按在太子额上,便揉便说:“臣妾听门房说,江东汪氏的嫡女上门拜会。臣妾怕殿下忙碌,一时怠慢了客人,特来看看。不知是什么事,竟惹得殿下动气了?”
太子皱着眉说:“你不知,汪氏是来替她家人求情的。”
太子妃说:“太子殿下的性子,若能宽宥的,不用人求,自会宽宥;若真有错,再怎么求,也不会护短。”
太子点头:“爱妃说的极是。”
我见缝插针道:“殿下刚说了,臣女家人之罪,有可宽宥之处。”
太子妃轻笑:“既然如此,还担心什么?”
“这……”我嗫喏着,心想,我要以身相许,可惜太子殿下没同意呀,这我怎么说出口,尤其是对着太子妃,还不被她打出门去?太子殿下若不留我,我怎知他一定会帮我,而不是敷衍我?
看我吞吞吐吐的,太子妃倒像心知肚明一般,对太子说:“殿下,臣妾看汪家妹妹很合眼缘,想留在身边作伴。”
太子看了太子妃一眼,说:“些许小事,你自行做主即可,不必问孤。孤还有事。”说完拔腿要走。我还不肯松手,太子妃朝我使了个眼色,我才放开。
这算个什么意思?我对着太子的背影,急得扑簌簌直掉眼泪。
太子走了,太子妃才说:“汪家妹妹,太子殿下都答应让你留下了,你还哭什么?”
“太子殿下并没说什么呀?”我愣愣地。
“你还想他说什么?他可是太子殿下呀。”太子妃掩口而乐。
我留在太子府中。一个月后,我收到家书,父亲、大哥和姐夫都平安回家了,虽然都受了责罚,但都是小惩大诫,既没毁掉前途也没伤着身体,来日方长,不愁东山再起。舅舅也寄来一封信,说外公已与父亲恢复了往来。
太子殿下比我年长十三岁,已有一妻二妾和一个从小伺候的通房婢女。我是世家嫡女,以陪伴太子妃的名义在府里居住,是不需要干活的。每□□来伸手饭来张口,太子妃还派了两个婢女伺候我。我就这么没名没分的在太子府中住了一年有余,期间见过太子殿下几面,却没有单独说话的机会。我有些不安,怕一直这么不明不白下去。除了太子妃还算宽厚,关心我的衣食,通房婢女只在太子书房伺候,我基本见不到,另外二妾对我从来都是冷脸。
八月十五,宫中设宴,太子很晚才回府,喝得醉醺醺的,没有回书房,而是直接进了太子妃的院子。那一晚,太子妃却不在自己的院子里,在太子妃房里的人是我。太子妃当天下午就出门了。太子妃的娘家在京城,离太子府只隔三条街。太子妃说是回娘家看看母亲和嫂子,第二日吃了午饭再回。走之前她叫我去她院里,让我帮她改改礼服,说是急着要穿,明日回府前必须改好,礼服还不许带走,让我晚上直接宿在她房里。我改完礼服熄灯睡下,迷迷糊糊地身边忽然多了个人。
第二天午膳过后,太子妃按时回府,我从早上就跪在院子里。太子妃亲自把我扶起来,脸上没有丝毫不悦。
“太子妃收留我,我却恩将仇报勾引太子殿下,罪该万死,请太子妃责罚。”我连连磕头请罪求饶。
太子妃揉揉我的膝盖,对身边的婢女说:“给文竹拿点儿药酒擦擦。”然后对我说,“文竹,你既然留在府里,侍候太子殿下也是应该的,你不会不愿意吧?”
“不会不会,”我连连摆手,“我是怕太子妃不愿意……”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急忙住口。
太子妃乐了,悄声说:“你不用怕,我早知道昨晚太子殿下从宫里出来会喝醉,会宿在我房里。”说着朝我挤挤眼。
原来太子妃是故意安排我侍寝的。我赶紧又跪下磕头,被太子妃拦住。我诚恳地说:“太子妃玉成之恩,文竹来日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