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科举辅导师!(116)+番外

作者:退戈/腿毛略粗 阅读记录

长安城里一派和祥。若非街头巷口还在谈论此事,都想不到长安米价动荡,就发现在几日之前。

宋问准备着出份卷子给她的学子们试试手,诸位学子很是兴奋。

不管是好是坏,总算有分儿了不是?

考考考!

宋问看他们喜气洋洋的模样,残忍道:“本次课业已经说好是零分了。所以考的不好,咱们倒扣。”

众生:“……”

这对云深书院来讲,绝对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宋问拍桌道:“来来来,大家有哪里不懂的,快些说,我好给你们出卷。”

众生:“……”

宋问心情甚好,同林唯衍一路小跑着回了家。

回到家,发现那尊降魔的大佛,又来了。

宋问哈哈笑道:“关卿?这么快就来给我致谢了?客气客气。”

大理寺卿从胸口掏出两张银票,拍在桌上:“一百一十两。”

宋问:“做什么?”

大理寺卿:“一百一十两的答案,我现在要买。”

宋问沉默片刻,道:“可是我不想卖了。”

她将银票推回去,坐道椅子上道:“而且这人是谁并不重要。大理寺卿不如先把前面的人抓齐吧,这样已经好交差了吧。”

大理寺卿摇头道:“并不简单。太傅与御史公虽将此事揭露出来,可牵扯的官员,实在是太多。大理寺也只能杀鸡儆猴。可饶是如此,朝廷上下,还是颇多不满。”

宋问点头。

毕竟京城的米价,不是一两人可以控住的。这能躲在背后的,才是谋利最多的。

大理寺已经拿了不少人,如今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朝廷各职各位不宜空缺,骤然间少了一批,一时如何找到合适顶替的人?而这些暂时空缺的职责,只能落到旁边人的身上。

也是因为或多或少牵涉其中,大理寺动作一大,朝堂上下就人心惶惶。

这群人惹起事来,比普通百姓危险多了。必须得小心。

“有许多官员,虽然没有出面,也没有暴露,但利益已切实受损。再者,犯案那人,不管本意为何,扰乱法纪,是确有其事,无法开脱。”大理寺卿道,“这次大理寺与御史台弹劾的官员里,没有查出此人的身份。众臣便以此上奏,说大理寺有失偏颇,故意略过此人。陛下特意喊我与御史公过去,叮嘱了两句。”

此事虽然是陛下亲口谕旨,可继续下去,怕会惹得他不快。因为上奏劝阻,或是找他哭诉的人真是太多了。

陛下的意思是,先前哄抬米价的事,可以大致如此了。替罪羊的数量已经足够了,再多,长安也是要出事的。现在就缺一个人收尾,也好安一下朝中重臣的心。

宋问道:“他们这么厉害,你让他们自己查去啊。”

大理寺卿定定看着她。

“哦,我换个说法。”宋问道,“大理寺这么厉害,你们自己查去啊。”

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你生气什么?”

宋问耸肩:“我哪有?”

“一百一十一两。或是更多的价,随你开。此人不抓出来,难以收场。”大理寺卿道,“宋先生,我知道你在乎的不是钱。可我想你也知道,朝堂上的事,有时候,是不分对错的。百姓为先。”

“你去找户部啊,或是接着问那些商户啊。短期内买进如此大批的稻米,怎么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你来找我能有什么用?你真当我能掐指一算啊?”宋问哼道,“我要是能掐指一算,我就先把幕后大佬给算出来了。”

第85章 询问米铺

宋问明显是有些不乐意了。大理寺卿顿了顿, 没法, 还是得继续说。

“商户那里没有线索,他们咬死说不知道那人是谁。户部也没有任何记录。”大理寺卿道, “也正是因此, 才无法与陛下交代。如今看来, 此人或许, 也与朝廷脱不开干系。”

宋问摸着头发, 兴致缺缺道:“哦。”

这根本不是与陛下交代, 这是给恶势力大佬交代。

大理寺卿接着道:“他们前面的都已经招供,大理寺没有不取信的道理。”

“所以呢?”宋问道,“米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价钱不是他们自己提的?”

大理寺卿道:“价钱的确是他们提的, 可他们都说不是谁先提的。总之关于此事, 便绝口不谈。只说是跟着别人涨的价。”

宋问低头抠抠指甲:“哦。”

毕竟抬价不卖,还可以推脱是幕后官员支使,他们迫于无奈。而这次主动涨价, 虽然也是情有可原,但他们都怕多担上一项罪名。

本来就是为了自保, 这种事情自然也推的一干二净了。

何况跟风这种事,谁会去管领头人是谁?

大理寺卿道:“此人决计不简单。步步为营, 谨慎小心。重要的是, 不知其来历。怕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掌柜之中。”

宋问:“哦。”

大理寺卿看她这副模样,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我想你是明白的。‘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本案至此,已经定罪二十一名官员。”

宋问道:“明白,人多势众嘛。”

所谓法不责众,是一样的道理。

群臣上谏,陛下必须开口。朝堂上,他也是要权衡的,毕竟他还需要人来办事。

所以做皇帝是一件苦差事,看似自由,实则最不自由。

不过其中多少人,又是哪些人与此事有关,想他心里也是有数。

大理寺卿:“又能如何?你能找出两全的方法吗?”

“我不知道。”宋问道,“不然我给你介绍个人。”

大理寺卿:“谁?”

“户部侍郎王义廷。他才是你们内部人啊。”宋问拍桌道,“你们朝廷有很多能人异士,只是你不知道而已,遭你们白白无视,没有施展之处。实在是叹息。”

大理寺卿听闻,气结道:“我找了宋太傅,宋太傅让我问问王侍郎,就是王侍郎让我来找你的!”

宋问:“……”

宋问重新低头:“哦。”

大理寺卿:“宋先生!”

宋问揉着脑袋道:“别喊了。”

“如果他的本意,真的是让米价降下来,真的是为了百姓的话,那么米价出乎他意料开始大跌的时候,他肯定尝试过大批买入,稳住价格。”宋问道,“他跟哪家米铺买的米?这一个个查过去,总有可疑的地方吧?”

大理寺卿:“没有。近几日,长安外来卖米的商户也很多。这样问,问不出什么。”

宋问无奈道:“那你们大理寺有什么呀?”

大理寺卿:“就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才来找你。”

宋问抹了把脸:“可你想找我做什么?我还能给你变出来不成?”

大理寺卿咬牙道:“说了是王侍郎让我来找你的!他说你或许能从微毫细末中看出什么也不一定!”

宋问道:“我只能看出,那人肯定很有钱。”

“宋先生,如今已不是玩笑的时候了。”大理寺卿道,“此事难以善了,陛下若是命刑部尚书也插手此事,事态只会越加严重。他行事雷厉风行,独来独往,一定会不客气的从户部着手。这等当头户部一乱,城中免不得又要动荡一阵。”

“你们如此不了了之,怕不是会春风又起?别忘了,他们的米还多着呢。”宋问不悦道,“这卸磨杀驴,也太快了。”

大理寺卿知她是为这事觉得不痛快,道:“无论犯案者何人,我答应你,我定会竭力替他求情。”

“你求的情又不值钱。”宋问道,“咱们还是讲求点实际。”

大理寺卿:“你想要做什么?”

宋问道:“这你就不用管了。别忘了你欠我的人情。”

大理寺卿:“那,这事,你管了?”

宋问手按在银票上:“我接了。”

大理寺卿朝她一抱拳:“大恩不言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