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再三挽留,终究他们去意已决,只能感叹着把人送走了。至于放虎归山这类话,他都是置之不理的。没有军权,没有实权还能翻起大浪,那他输了也不冤。
公告还没贴出来,但是当官的都知道了。人人都道皇上对诚王爷是真的好。不过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又拒了所有唾手可得的权利,皇上自然喜欢了。
水师营里倒是闹了一阵,因为直到圣旨下来,他们才知道营里的百户大人就是诚王独子。这么大的人物居然不声不响的在他们这里潜伏了那么久,除了三五不时会出去一趟之外,压根看不出来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小王爷出门是为了看章千金,他没有把握之前,根本不敢现身,只在暗中偷偷看他,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出手保护他。每一次有人厚礼踏进章家求亲,那脚似乎就是踩在了他的心上,把他踩的生疼。他很怕,自己还没准备好,章千金却答应嫁给别人了。幸好,千金每次都拒绝了。
他不知道,章千金其实是知道他在他身边的。甚至他每一次休沐来看他,都有人提前和他通风报信。那些所谓的坏人,也是章千金自己找人的,为的就是把神出鬼没的小王爷逼出来见一面。
小王爷的好父王,在他包袱款款去水师营报名之时,就写了一封信给章树,信中说道,给小王爷三年时间,让他将所有的事情解决,如果他做不到,从此婚嫁各不相干,这三年里,千金不得嫁他人,不然就别怪他们抢亲了。
章树气得想上京城给那诚王一顿老拳,但是知儿莫若父,千金的心思他还能不明白吗?这孩子重情,恐怕是难以放下小王爷的。
罢了罢了,既然两边都还有感觉,那他何必枉做坏人呢?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千金,千金沉默了半晌之后,说道,“三年,我等的起。”
小王爷还在船头迎着风忐忑不安,殊不知千金已经笑容满面地下了厨房,正准备好酒好菜来招呼他。
第137章 章二宝二三事
一
章二宝有一个哥哥, 还有一个弟弟。哥哥是个哥儿, 名叫千金, 弟弟是个小汉子,名叫三宝。不过在他小时候,弟弟还没出来。
他觉得自己的小名不太好听, 太俗气了, 所以进了学堂之后, 他就大大方方地找到讲桌前去介绍自己, “学生章锐,见过夫子!”
夫子是黄爷爷,他一脸慈祥地看着章二宝,“二宝真乖!快下去坐好吧。”
“是啊, 二宝快过来, 你和我们坐一起吧!”双胞胎也大叫起来。
“二宝别和他们坐,他们上课要说话的, 你来和我坐吧!”周小宝如是说道。
章二宝鼓着小脸下去了,他都说了叫章锐了, 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二
二宝私底下觉得自己应该做哥哥的,因为他认为钥哥儿没有他长得高壮。他对章千金说,“以后你要叫我哥哥。”
“为什么?”章千金大大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因为我更高!”七岁的章二宝已经比九岁的章千金要高一点点了。
“高就能做哥哥了吗?”千金眨眨眼。
“是啊!”
“为什么呢?”
“……”章二宝不知道,然后他小小的撒了个谎, “先生说的。”
章千金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了他一眼, 然后转身去找黄夫子。
当天, 章二宝被打了一下手心, 罚抄了五篇大字,作为说谎的惩罚。
三
章二宝的学习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每次上课的时候就是他展现自我的时候了。汉子和哥儿不同班,哥儿的那个班是黄夫子,他们的班是个年轻的夫子,叫杜夫子。
每次他们学完了,就要趴在窗户上看哥儿女孩们上课。如果有谁回答不出夫子的问题,章二宝就要带头起哄,发出那种“哦哦哦”的声音,每次都把别人闹个大红脸。
因为这,章二宝的幼龄学习期,从来没有一个哥儿或女孩表示对他有好感。
四
夫子们也发现章二宝的习惯了,他们两人私底下表示很担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多了,他们生怕章二宝骄傲自大,无心学习,于是和章树说好,带他去莫家书院那里参加一下旬考。打击一下他那日益高涨的自信心。
章树举双手赞同,这孩子前世太苦了,这辈子好不容易养的这么欢脱,要他教训还真有些舍不得。但是如果别人要训他,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旬考那日,章二宝被夫子带上马车,还以为是考的好先生带他去见大世面,却没想到他们的用心。
章二宝这个十岁孩童坐在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中间分外显眼,他摇头晃脑,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惹得其他人纷纷侧目。
莫老爷捋捋胡须,笑着问道,“黄公,这就是章树的二子?”
“是啊,他天资聪颖,一点就通,于学习上表现优异。但是却不甚用心,不肯努力,这不,带他来见识一下。”
莫老爷点点头,既然是人才的话,那么一定不能轻易放过了,以后不还是要到他这来读书的吗?
章二宝背后突然有点凉意,但他没当一回事。
考卷发下来之后,第一张是术数,这个他在行,除了夫子,他爹也教了他很多东西。
第一张他飞快地做完了,然后就趴在桌上画奇丑无比的小人,还给上面注了他最讨厌的孩子的名字。
巡考老师摇了摇头,没去管他。
第二张试卷考的是背诵默写,这个他也很厉害,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结果翻过来一看,底下还有一张,让他们对对子,作诗的。
章二宝抓耳挠腮,这个好像就有点难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写了,神情已经不和刚才一样了。
第三张是论述,让他们发表对某事的看法,章二宝直接傻了眼,愣在那里。他越想越想不出,急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看夫子来收卷了,胡乱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就交了。
他来时兴高采烈,回去时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恨不得整个人都缩起来。黄夫子搂过他,慈祥地对他说,“二宝,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一个人若是骄傲自满,那他什么都不可能学到。你阿爸不是也常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吗?”
章二宝羞的面红耳赤,他低着头,小声地说,“夫子,我懂了……”
事后,莫先生找到黄夫子,“此子果真聪明!跨级考试排名也在前面,要不是临时加一篇策论进去,还真难不倒他。”
黄夫子笑得像只成了精的老狐狸一样,只默不作声。
五
章二宝十二岁去县里读书,然而真正奋发图强还是十四岁那一年。为了他的哥哥章千金不因门第被人看不起,他改掉了以前所有的坏习惯。
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什么头悬梁锥刺股,他拼了命地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名列前茅。
这还不够,他托父亲让人给他抄写官府每月张贴的公告,朝廷发生的大事小情,他都要一一掌握,并且以此来做一篇策论。因为官府考试,出的题目也会和时事有关系。
努力会有收获,特别是像他这样聪明的人。
十四做童生,十五为秀才,十六中举人,而且皆是他们府城的榜首。当年没有春闱,他等到了十八岁这年。
虽然这时候章千金已经和小王爷结为连理,但是章二宝却真正对读书有了兴趣。
中举那年,上他家来求亲的多不胜数,章二宝只和章树说了一声,考不中进士,这辈子都不成亲。
六
考试时他没有住到王府去,而是和他们这里的学子一起,住在早就订好的客栈里,因为它就在贡院旁边。当然,价钱也是十分昂贵的。
考试时他丝毫不紧张,似乎名次已经十拿九稳了。当今吏治清明,什么徇私舞弊已有多年没有发生过了。而且,就凭他和王府的关系,就算真有人要下手,也要掂量一下。他不会靠王府的关系,但是却不会拒绝王府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