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那男子却单手抓住他的鞭子,用力一扯,扯得他重心不稳,就此扑倒。
罗天佑一个带兵的将领,年轻时也算骁勇,家里还有点背景,不然他也爬不上总兵的位置。这些年他虽沉迷酒色,渐渐懒怠,但武艺却也没彻底放下,可竟被对方轻而易举拽倒?罗天佑脸上忽青忽白,只觉得丢了好大的丑,等他回过神来,胸中怒火像决了堤的洪水,咆哮奔腾,泛滥成灾。
他抽出腰间的刀便想杀人,忽然,他感觉到地面轻微震动。
不止他,周围所有人都察觉了,一时间场面就像凝固一般,谁都没有动作。
“是、是丹国骑兵!他们来攻城了!”
城楼上的小兵一声嘶吼,让罗天佑彻底呆住。
他恍惚听见了急促的马蹄声,就像骤雨挟裹着狂风而来……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难道丹国对他提出的条件不感兴趣吗?那可是三个府城啊!
就算不同意,也不应该毁约啊,他们长达十几年的默契,还曾誓告于天,对方怎能阴奉阳违、背弃前盟?!
冷汗打湿了他的背脊,罗天佑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成了血色,身边来来往往的人都面目模糊,而唯一清晰的是自己被绑上木桩,百姓们冲上来撕咬他的血肉,还有绞刑架上挂着的一排排尸体,都是他的家人……
他知道,他完了。
城中大乱,丹国军队还没入城,辽阳府已是哭声彻天。城门守卫人人惶恐,城墙上的兵卒缩着身子,像没头苍蝇一般横冲乱闯,其余辽阳府兵迟迟不来,百姓们混乱不堪地向北门逃窜……
韩鸿雪望着这幕,心里愈发茫然。
这座城,靠他们能守得住吗?
罗天佑死不足惜,可全城百姓都要随这个丧尽天良之人陪葬吗?
若丹国真想要辽阳府,或许还不会对府中百姓痛下杀手,但金曼并未受罗天佑信中利益所诱惑,说明他脑筋清醒,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并没有占领这座城的打算,只把辽阳府当做以往的村镇般抢劫一番,等朝廷派兵来源,他们拍拍屁股就能离开。
可想而知,在丹国这样的打算下,这座苦寒边城一旦破城,会变得怎样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就在此时,他忽然见到前方来了一大批人,他们大多身有残疾,或缺臂少腿,或瞎眼断指,其中一些人手中还拿着镰刀、锄子,就像是直接从地里赶来似的。
领头之人,是他曾有过一面之缘的李参将,想必也刚刚得了消息。
李参将走到近处,看着混乱的场面下意识蹙紧眉头,脸色十分难看。但他并未开口斥责,而是做了件让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李参将从守卫身上抽出长刀,手起刀落,猛然斩下罗天佑首级。
没有丝毫犹豫。
“背信弃义、出卖朝廷之人,死有余辜!”
“今日斩杀罗天佑,一切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但现在,”李参将虎目环视四周,威严的神情不容任何质疑:“我们必须守住城!所有人听我调令指挥!敢有不服者,杀!”
“杀!”
“杀!”
他身后那些疑似泥腿子的人,纷纷举着“武器”大吼,吼声震天。
这些人多半是负责屯田的军户,当年也曾上阵杀敌,只是伤势让他们无法再上战场,但这声声嘶吼所迸发出的杀气,却让周围兵卒都噤声不语。况且,李参将在军中原本就颇具威望,纵然被一撸到底,士兵们对他的畏服暂时还没有淡化,此时又值群龙无首,城中知府及副总兵尚不知人在何方,他这时候站了出来,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见众人无异议,李参将满意地点点头,冷静道:“很好,传令下去,关闭北门,封城。”
逃跑无用,哪怕出了城也跑不了多远,此举反倒惑乱军心。
只有奋勇杀敌,才会得到一线生机!
随着李参将的号令,城中所有人都动员起来,府营中配置的几台大炮被搬上城楼,数量不多的火器也发放给辽阳府兵。
两万府兵与三千军户纷纷集结,静待敌军;读书人则负责清点粮草和人员;普通百姓们帮助运输、挖井;郎中们献上积蓄的药材,并清空医馆,以便随时救治伤员;就连老弱妇孺都忙着烧水烧油……
一时间,全民皆动。
城楼上早已厮杀成一片,城中措手不及、临阵磨枪,一开始难免处于下风。加之辽阳府兵这些年基本没有正经打仗的机会,此时难免胆怯,若非辽阳府外有护城河拦截,内有坚实城墙抵挡,恐怕早已败阵。
李参将见他们窝囊,气得狠狠踹了身旁的百户一脚,“老子就没见过你们这么熊的兵!连一群妇孺小童也不如,若辽阳府被攻破!你们、你们的家人!谁也别想活!”
“可、可是丹国来势汹汹,我们却毫无防备,一旦他们下令围城,辽阳府又能撑得住几日?”被踹得恰好就是赵百户,他鼓起勇气辩解,心道面对九死一生之局,谁能不惧?
此时,韩鸿雪却道:“永定侯世子日前已去河关府借兵,估摸这几日就当返还,内子已赶往河关府报信,途中多半能遇见世子,算算路程,少则三日,多则五日,援军必来!”
李参将听得此言,眼睛一亮,“朝廷从不冷却将士们的热血,也断然不会放弃为他们守卫边疆的英雄!援军,一定能到!”
他浩气凛然,声如洪钟,附近许多人都听见了。众人心里一松,又迅速被一种莫名的激荡填满,仿佛拥有无尽勇气,就连那些绽开的血花也不再可怕,而是瑰丽与妖娆……
赵百户心一横,举着刀咬牙道:“给我杀!!!”
“杀!!!!!”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信件有几句来自毛文龙“通敌”书信……所以他到底有无通敌?
晚上回来还要改_(:з」∠)_,今天太忙了啊啊啊,看见更新是我在改错。
第69章 说好的种田呢?5.14
丹国军队攻城不利,果然选择围城。
率军的是丹国单于的大儿子金弥, 他很意外这一次突袭, 辽阳府竟能抵挡, 罗天佑何时有了这本事?眼看日已落幕,他们却迟迟抢不下城楼,只得鸣金收兵。
他计算过,若从辽阳府到最近的河关府求助,少说来回也需八/九日,而辽阳府仓促之间难以坚持这么久, 索性就围它个五六日, 等到城中兵困粮缺,他们再伺机而动。
当然,说是围城,但间歇骚扰也是少不了的, 噪音、火攻、土垒,哪怕不能得逞, 也要扩大对方战损,他决不会留给辽阳府片刻喘息之机。
一日。
两日。
第三日, 城中有人来报李参将,说辽阳府内粮草告急,若减少分量, 勉强还能支撑六七日,可城中的药物却不够了,每天都有那么多伤员, 难道只能让他们等死吗?
这些消息就像悬在辽阳府上的尖刀,随时都能斩断这座城的生机。更不妙的是,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以至于城中军心大乱,在抵挡丹国军队夜袭时心智不坚,精神不佳,差点导致城楼失手。
李参将不顾众人求情,果断迅速地处置了一批作战不善的兵,心情不免十分沉重。
他望着浑浊月色,也不知挡住明月的阴云何时能消散。
翌日清晨,旭日东升。
金弥走出营帐,看着辽阔草原上矗立的城池,在晨光下熠熠生辉,他按下心中贪婪,冷静道:“辽阳府就快撑不住了,今日再紧逼一次,明日即可全面攻城!”
然而,就在丹国军队搭上云梯企图爬上城楼时,辽阳府兵视线尽头忽然尘土飞扬,马蹄声惊得金弥迅速回头,只见与天相接的地平线上,数不清的人马奔腾而来,而那些明黄色的旗帜显然不是丹国所有。
城楼上有辽阳府兵大喊:“那是我们大明的旗!”
马嘶人吼,越来越近,夏侯枫遥遥喊道:“我是永定侯世子!率河关大军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