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弃妇:带着萌娃好种田(243)

作者:阿茹 阅读记录

☆、第616章 不长脑子的女人

梁金巧算了一下,总共赵芸儿给了她的银子才一两多一点。

秦远一开口就要二两银子,实在是拿不出来。

秦家却以为二两银子对于赵文华和梁金巧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赵芸儿这么挣钱,父母不会连同二两银子都没。

见赵文华和梁金巧突然不吭声了,秦远以为是他们不愿意借钱。

“叔叔,婶子,我们家这也是没有办法,要是能够找别人借到钱的话,也不可能过来开这个口·······”秦远显得有些无奈。

赵萍儿顿时急了,怕自己的爹娘不借钱,惹得秦远不高兴,最后秦远不娶自己。

“爹,娘,不就是二两银子嘛,你们就借给远哥哥呗。”

赵文华和梁金巧都有一些尴尬的对赵萍儿道,“萍儿,不是爹娘不想借啊,而是手里面没有这二两银子·······咱家一共也就一两多,拿不出来,咋借啊·······”

“爹,娘,你们没有,可是芸儿妹妹有啊,你们直接找芸儿妹妹要不就成了吗?”赵萍儿的眸子动了动,对赵文华和梁金巧道。

这话正好被刚进屋的赵芸儿听到。方才离开了一会儿是送蛇羹给木兰去了。一回来就见到几个人说着钱的事情。

“找我要什么?”赵芸儿挑了挑眉头,问了一句,预感已将告诉她,没有什么好事儿。

梁金巧便将事情说了一遍,赵芸儿的目光不由的朝着秦远的身上落去,看着秦远得眼神当中透着打量。

还真是有意思啊,竟然过来借钱,一借就是二两银子,倒真是敢狮子大开口的。

赵芸儿不知道秦家人借钱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真的为了应急,还是就是想占他们家的便宜?

倘若是为了应急,赵芸儿依旧觉得不应该,这不是亲家就这样了,以后做成了亲家,岂不是将他们家吃的一点都不剩。

秦远被赵芸儿这么一盯着打量,有些心虚,不敢正视赵芸儿。似乎是知道自己提出来这个要求过分了。

赵萍儿咋咋呼呼的问起来,“赵芸儿,你怎么不说话,你到底借不借钱给远哥哥?这段日子你挣了不少,不会这么点钱都舍不得,好歹人家是你未来的姐夫······”

赵芸儿冷笑了一声,这个赵萍儿,真是专业的帮着外人坑家里人的。

“萍儿姐,你说的倒是轻松,什么叫这么点钱,二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你去问问别人,能不能马上拿出来。”

“别人不能你能啊,你手里有钱,还在乎二两银子吗?我看你就是小气不想借!”赵萍儿气呼呼的指责了一句。

“萍儿姐,钱毕竟是我辛辛苦苦的挣的,二两银子可也够我起早贪黑一段日子了,怎么被你说的就像是捡回来的一样?”赵芸儿的声音更冷了几分。

不长脑子的女人,真要是借钱给秦家人,也不能说他们家得到这钱多容易啊,不然的话,借了以后人家会觉得他们家既然这么有钱,借钱就是理所应当的。

☆、第617章 打欠条

并且借到了手以后,心里不仅不会感激,下回还会继续借。

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只是赵萍儿太傻了,看不到这层而已。

秦远的脸红了红,“既然这样的话,你们不想借,我也不会勉强就是了!”

听得出来,秦远的语气当中有一丝生气。

赵萍儿更急的不行,“赵芸儿,你到底借不借啊,爹,娘,你们也说说话呗!”

赵萍儿求助的眼神落向了一旁的赵文华和梁金巧的身上。

赵文华和梁金巧叹了口气,觉得要是不借钱帮忙的话,回头秦家心里会有什么芥蒂,于是开始劝了起来,“芸儿,不如咱们就借点钱呗,这也是救急······”

赵芸儿觉得自己的爹娘又开始烂好心了。

“借也可以,不过既然说了是借,那至少得有保障的吧?我借了二两银子,但是得打个欠条,按个手印。其实没别的意思,就是为了心里安定一定。要是能够接受这点,现在就可以拿钱。”

赵芸儿嘴角一抹笑容,对着秦远道。

秦远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你的意思不就是以后我们家不会还钱的吗?你放心好了,我们家肯定不会赖账的,为何非要写欠条?”

对于打欠条这事儿,秦远并不是很情愿。

“赵芸儿,你这是什么意思,远哥哥借个钱也得打欠条?”

赵芸儿勾了勾嘴角,“我说了没别的意思,就是图一个心安罢了,不然老是想着有个万一怎么办?既然会还钱,打个欠条也不碍事的,不是么?”

“这·······”秦远开始心虚起来。

说实在的,他也不知道家里会不会还这二两银子,更不确定能不能还的起。毕竟秦家实在是太穷了。二两银子攒个好几年都不一定能攒的出来。

这一次与其说是过来借,不如说是想借了不再还了。

被赵芸儿这么一弄,这以后不还估计都不行·······

这可怎么办才好的啊!

“怎么了,我的这点要求还过分?”

“那·······那就按你说的打一张欠条吧!”

先把钱拿到手再说,还钱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

“那好!”

赵芸儿拿了一张纸,写了一行字,拿过来让秦远按了手印,随后才将二两银子给了秦远。

秦远拿着钱,再带了一些赵文华给的东西回去了。

看着秦远离开的背影,赵芸儿思量着,将赵萍儿嫁给秦远,到底合适不合适。

这秦家越看越不靠谱啊,她可不想以后和秦家继续有这样的牵扯。

下午,慕连风继续去了田里面抽水忙活,赵芸儿则和赵文华去搞地基的事情。

赵文华领着赵芸儿来到了老陈家。

老陈家的新屋子盖得也才五六年,是为了儿子娶媳妇儿才盖得,以前的那个屋子实在是太破,人都住不了。

当时要不盖新屋子,估计儿子连同媳妇儿都娶不上。

在古代,太穷的人家同样比较难娶亲。

自从搬到了新屋子,以前的就屋子便没住过人,因此更加的破败,屋顶还有面墙直接倒了。

☆、第618章 商量卖地皮

老陈家,陈老爹和陈老太都在家。

见赵文华过来,陈老爹倒是客气的同赵文华招呼了一句,“呀,这不是文华吗,今个儿怎么有时间到陈叔这儿来了?”

赵文华笑道,“陈叔,今天来是有事儿和你商量的!”

“哈哈,那进来坐吧,别在外面干站着!”

赵文华笑呵呵的点点头,应了一声。

陈老爹注意到了赵文华身后的赵芸儿,指着赵芸儿问道,“文华啊,这就是你家的二闺女吧?”

“是啊!”

“哈哈,越长越标志了,有这么大闺女是好福气啊!”陈老爹感叹了一声,语气当中透着些许的羡慕。

陈老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独子,没有闺女儿,古代的人虽说重男轻女,可是也希望儿女双全,别人家都有闺女,自己家没有,心里还是比较的难过。

“哈哈,是啊!”赵文华也欣慰的笑了笑,自己这个二闺女,人贴心还又有本事。

“一起进来吧,丫头!”陈老爹对赵芸儿同样招呼了一句。

看着陈老爹脸上和蔼的笑容,赵芸儿对于这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头印象还不错。

村子里很多都是比较刻薄的人,像陈老爹这种和蔼又热情的比较的少。

赵文华和赵芸儿进了老陈家的屋子,陈老太也热情的端过来了两杯热水。

“来,喝点儿,可以暖暖身子呢!”陈老太眯着眼,笑着说道。

“谢谢婶子!”

“谢谢陈奶奶!”

“客气了,客气了!”

赵芸儿见陈老爹和陈老太都非常的不错,想着这两个人能如此,等会儿说地皮的事情估计能比较容易谈妥。本来还有一些担忧的心放下了大半。

上一篇: 请按套路出牌 下一篇: 每天都想打死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