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弃妇:带着萌娃好种田(81)
赵芸儿拿着布匹去了刘大婶哪儿,问问衣服应该怎么做。自己再摸索还是摸不出一个所以然出来。
刘大婶家里这几天也挺忙碌的,家里的田地不少,秧苗也得培育。然后再过一阵子开始插秧。
农田里面的活儿,基本上女人还是很少下地去干,刘大婶家里三个男人,差不多能够干完。
至于女人们则在家里干家务,做饭,洗衣服,养鸡养猪之类。其实并不轻松。
赵芸儿去刘大婶家时,刘大婶正在屋子外面喂鸡。
乡下人养鸡,基本上养的是母鸡,母鸡吃的比公鸡少,还能够下蛋换钱。鸡蛋的价格是一文钱一个。
喂得鸡便用一些米糠板着盛饭之类的东西给鸡吃,有时候还可以挖一些蚯蚓,切一些菜叶子喂鸡,饲养的成本也不算很高。
“刘大婶!”赵芸儿走近了,便唤了一句。
她的步子声也不轻,可是刘大婶好像在沉思着什么,并没有觉察到她的到来。
直到赵芸儿喊了一声,刘大婶才反应过来。
“芸儿丫头来啦?是有什么是吧?”
赵芸儿点头,“刘大婶,我给豆豆买了布,想要给他做一身衣服,可是我自己又不会做,所以现在来讨教。”
刘大婶见到了赵芸儿手中的布,“芸儿丫头,这布不便宜吧?”
“是有点贵,难得给豆豆做一身衣裳,贵一点便贵一点吧!”
“哈哈,那也是,咱们自己省着点都不能亏待了孩子。”
☆、第206章 找个人生女儿
“嗯嗯,是呀,这几年都没有给豆豆做过衣服,好不容易做一次了,自然得做好的。”
“好好好,芸儿丫头,那你过来,进屋子里坐一坐,我慢慢和你说。”刘大婶道。
赵芸儿点点头,和刘大婶一同进了屋子里。
刘大婶两个媳妇,大媳妇孙氏已经从娘家回来。周氏去给田里面干活的汉子送茶水了。
刘大婶家里面的三个孙女,大的八岁,二的六岁,小的三四岁,也才和豆豆差不多大。
几个孩子虽小,可是很乖巧,除了玩,就是帮着家里干一些小活儿。几个小女孩儿长得都很清秀,但不像现代的孩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也没有那么好看的小衣服小裙子穿。
赵芸儿盯着几个孩子看了看。有了一个儿子以后,她突然又想生一个女儿。
要是她有一个女儿,她一定将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最好看的小衣服,打扮成小公主。
当然,这些也只是赵芸儿自己想想罢了,先不说没那个条件了,要生孩子也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儿,至少要一个男人吧,她从哪里弄男人去。
几个孩子被赵芸儿看着,都有一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一下子从赵芸儿的跟前跑开了。
赵芸儿笑了笑,估计她们是害羞了。
赵芸儿在刘大婶的跟前坐下,听着刘大婶仔细的讲解着。赵芸儿听着连连点头。
不过这做衣服,还是复杂了一些,赵芸儿感觉自己的智商有些跟不上。
有不明白的地方,赵芸儿都问清楚,然后认真的给记下了。若不然回头还得跑到刘大婶这儿,麻烦她。
“芸儿丫头,不如你就将布交给我吧,我回头给豆豆做一身衣裳,就是会慢一点,你要是不着急的话就行。”
看着刘大婶对豆豆的事情这样上心,赵芸儿有些感动,还是拒绝了刘大婶。
一来是觉得太麻烦人家了,二来是自己今后还得做,总不能一直麻烦她。
“不用了,刘大婶,我回去自己做就行了,授之于鱼不去授之以渔,你教会我怎么做,回去还得我慢慢摸索。第一次做不好,第二次,第三次也就熟了。”
刘大婶听了,爽朗的笑了两声。觉得如今的赵芸儿真的和以前有些不同了。
“芸儿丫头,你没读过书,还能讲出来这些大道理,真是了不得呀。”
刘大婶看着赵芸儿的眼神满是欣赏。
赵芸儿微微一笑,她讲的哪里是什么大道理,经常听人说的罢了。
刘大婶和赵芸儿又聊了一会儿,赵芸儿能感觉到刘大婶时不时的失神,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担心着,便问了起来。
刘大婶叹了口气,也没有隐瞒,同赵芸儿道,“芸儿丫头,我家那个老头子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请了村子里的大夫给看了,说他治不好,想要治好,还得去县城里头的大夫看看,那边的大夫本事大,应该能治好。就是这医药费,可能需要一大笔银子,我们乡下人,哪里去弄一大笔银子。”
☆、第207章 收购牛蛙
刘大婶说着的时候,脸上满是愁容。
乡下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小病都够家里人折腾了,别说是大病了。
基本上,随随便便的抓几服药,就是几百文出去了。得了大病,几十两几百两的银子,谁家又能够出的起。
古代人的寿命短,不仅仅和饮食有关系,有时候遇到这种得大病的情况,没钱治疗,然后就干脆不治,让其自然死亡。
刘大叔年纪也就五十多岁,并不大。在家里好歹田地的农活能够帮着干不少。有时候还能够去镇子上,城里卖一些小东西挣到几个钱。
倘若刘大叔去了,家里少了一个男人,日子会艰苦不少。
刘大叔和刘大婶感情不错,一家人在一起,也还和睦,那些暂且不说,作为家人,自然是舍不得家里的一个成员死去。
刘大婶说着,又叹了口气,“我家老头子正在床上躺着呢,晚上就嚷嚷着身子疼,我怕要是再不带他去城里治病,真的撑不住多长时间了。看到他晚上好疼,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
赵芸儿能够理解刘大婶的心情,但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
刘大婶家里面倒是有几亩田地,卖了是能够换点钱。
可是乡下人若是没了田地,估计一家人的生活也就不必过下去了。虽然无奈,权衡了一下以后,只能忍痛不给刘大叔治病。
所以目前,只要有钱才能帮助到刘大婶一下。
赵芸儿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
“刘大婶,山子哥和木子哥能不能抽点儿时间出来?”
刘大婶好奇的问道,“芸儿丫头,怎么了?”
赵芸儿在刘大婶的跟前,也没有隐瞒,而是将自己挣钱的法子同刘大婶说了一下。
刘大婶知道牛蛙这东西,已经这东西能够卖出去那么高的价格时,也很是惊讶,不过并没有不相信赵芸儿。
刘大婶想了想,赵芸儿能够有钱给豆豆买这么好的布做衣服,就是真的挣到了钱的。
“刘大婶,这东西卖得好,酒楼里收的也多,每天在咱们村也抓不了多少。要是山子哥或者木子哥有时间,可以帮我去周边的村子收一些过来,我再送去酒楼。到时候他们收上来的牛蛙,挣到的钱咱们就五五分。这样也能够攒点钱,尽快的给刘大叔治病。”
赵芸儿这么一说,刘大婶顿时感觉看到了希望,心里对赵芸儿更是感激。
“芸儿丫头,这阵子是忙了一点,田地里面的活儿让木子一个男人就成了,回头我们女人也是可以下田的,那就让山子去别的村子里收。不过这钱,五五分给我们,还是太多了。”
“没事的,刘大婶,你们要是不帮我收,我自己也没那个时间去,这钱更是赚不到。我能够多拿五成,也算是白捡的,感激你们才是。”赵芸儿道。
五五分,其实她真的不吃亏。若不有人帮着收购来,豆豆和赵天福抓多少回来,便送去酒楼多少。刘山帮她多收购一些过来,她也能多赚那一半的钱。
☆、第208章 扶着上茅厕
她这么做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帮助刘大婶一家。至于钱,她根本就没有太在意。
她困难的时候,刘大婶帮助了不少,做人懂得感恩,在人家有困难时,她自然也得出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