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弃妇:带着萌娃好种田(90)
女人有时候还得靠着自己才行,有本事了,才不会被人看不起。
像木兰这样,真的能够靠着自己的手,自食其力,让日子过得滋润了,估计这朱老太对她会好很多。
在朱家的几个媳妇当中,木兰之所以不受待见,就是因为娘家穷,当初嫁过来时,也没有陪嫁多少东西过来。
而木兰的大嫂,家里还算富裕,当初带了十几二十两的嫁妆,朱老太才对木兰大嫂不错。
朱家没分家,但是媳妇儿陪嫁过来的钱却是可以自己拿着的,不用上交。
“芸儿,你真好。”
“小事,不客气。”
“对了,芸儿,你今天又上街去干嘛去?”
“卖东西。”赵芸儿含糊的回了一句。
木兰没有继续追问,同车的其他妇人却生了心思。
这每次也没有见到赵芸儿去摆摊,到底卖的是什么东西呢?
每次都神神秘秘的,该不会是卖了什么挣钱的吧?
有妇人随口问了一句,“芸儿丫头,你这卖的是什么呀?这几天每天都看到你,生意不错啊。”
“没什么。”赵芸儿淡淡的回了一句。
“芸儿丫头,你别骗咱们了,怎么可能没什么。你和我们说说,我们也不会抢了你的生意,就是好奇而已。”
“真没什么。”
“小气吧啦的,不说就不说呗,把咱们当傻子糊弄。”
“……”
赵芸儿实在是觉得有一些无语。
特么的,她不说又怎么了?这几个妇人,这么眼巴巴的样子,明显是觉得她可能挣钱了,也想学着捞一把,她自然是没有那么傻。
任这些妇人怎么嘲笑糊弄,赵芸儿也不回应。
爱咋说咋说,再怎么骂她那也不是真的,钱却是真真实实的落入到她的口袋里面。
就在马车准备启程时,秦海兰过来了。
坐上了马车,瞥了一眼赵芸儿以后,也没有再继续说话。
赵芸儿只觉得奇怪,这秦海兰的性子变好了?
☆、第229章 秦海兰的跟踪
这要是以前,估计秦海兰各种看她不顺眼,和她闹腾的。
赵芸儿也没有想那么多,不说话最好,总比秦海兰在她的耳边念念叨叨的好。
本来以为能看热闹的妇人见两个人都没怎么说话,难免的有一些失落。
牛车晃悠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阳城。
如今天气越发的暖和一些,所以上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阳城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也不差于二十一世纪。
赵芸儿背着背篓就去了酒楼。
一共十五斤牛蛙,结算了三百文钱。
孙长全如今店里面的牛蛙直接成了主打的菜,所以每天很多的客人都预定。
只是这牛蛙赵芸儿每天送过来的量太少,而预定牛蛙的人又多,所以有一些供不应求。
孙长全又没有办法,赵芸儿送过来的牛蛙他也没有渠道去别的地方进货。甚至连同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也不是很了解。
完全就是赵芸儿每天送过来多少,他就只能卖多少。
客人很多时候过来吃不到,难免会焦心。来的次数多了,还没吃饭,也就懒得过来了。
倘若赵芸儿能够多供应一些,酒楼的生意肯定会更好一些。
孙长全记得赵芸儿以前说这东西稀有,不多,估计很难弄到大量的。也就没有和赵芸儿提了。
赵芸儿送完了以后,便从酒楼里出来。
就在赵芸儿转身离去不远,巷子一头,走出来了另一个人影。
秦海兰看着赵芸儿离开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这小贱人,原来是把东西送到了这里。哼,找到送货的地方就好了,明个儿我也来送,到时候也能发财。”
秦海兰收起嘴上的笑容,乐悠悠的转过巷子,回去了。
当然,这一切赵芸儿不曾察觉。
赵芸儿去了集市上,将需要的东西买好了。便去了木兰那儿。
这次来镇子上,又买了一斤猪肉半斤猪肝,给慕连风好好的补补身子。
给豆豆和赵天福买的笔墨纸砚最是费钱,一本三字经,一本百家姓,一本千字文,一共花了六十文。纸笔之类的,一共又花了一百八十文。
赵芸儿已经挑了最便宜的买,可是还是这么贵。
这以后的花销,怕是越来越大。
她倒是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搞起其他的副业。
谁也不会嫌钱赚的多,现在多攒点钱,以后才好给豆豆上学。
到了木兰那儿,木兰这一次比上次好的多了,至少学会了吆喝,没有之前的忸怩。
这么长的时间,卖了三个箩筐出去,一共赚了二十一文。
“木兰嫂子,你这卖的不错啊。”赵芸儿笑了笑道。
木兰靠着自己卖出去了这么多,自然也是很高兴,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是啊,没想到我自己也能卖这么多。”
“慢慢来,会越来越好的。”
“嗯嗯。”
赵芸儿走了过去,帮着木兰一起吆喝。
两个清秀好看的女人卖东西,声音还清脆好听。看着人舒服,还热情,顺手买箩筐的人便多了。还没到点,木兰带过来的箩筐便全部卖掉了。
☆、第230章 经商最赚钱
一共赚了一百六十二文,这在古代可是一笔不笑的钱。
木兰将这些钱攥在手里,有一些不敢相信。
这才多久,就赚了这么多的钱,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家里种田卖粮食,一年下来,辛辛苦苦的,也才赚个一二两银子。
看着木兰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样子,赵芸儿忍不住的想笑。
其实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守着一亩三分地,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最赚钱的还是商业。做生意,来钱最快。
可惜古代的商人不像二十一世纪的商人,古代的商人身份地位很低,封建主为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统治阶级为了国家稳定,基本上都是限制商业的发展。
士农工商,因此,商人的身份地位比农民还低。
就是这位这样的束缚,整个国家经商的人还是很少的。
“木兰嫂子,其实这也不算多了,要是好好努力,能找到别的生意做,比这赚的钱还多的多。”
“真的吗?芸儿?我以前都不知道,原来卖个东西,还能这么挣钱。”
“当然是真的,不过也和每个人的能力有关。有的人能够赚到钱,有的人却赚不到钱。”
木兰点点头,觉得赵芸儿这说的也是。
要不是按照赵芸儿的法子,她也不会卖的出去。上次她一个人,半天都卖不出去一个。最后没赵芸儿帮忙的话,估计真的会亏本回去。
“木兰嫂子,快点儿把钱揣到兜里吧,别被人给惦记上了。”赵芸儿提醒了一句。
街上小偷也不少,财不外露就是这个道理。
“好。”
木兰听了赵芸儿的话,赶忙将钱给收好了。
还有一些时间,木兰便去买了一斤猪肉。
同来的妇人见木兰卖好了以后,有些眼红的问了一句,“木兰丫头,你这生意不错啊?都卖完了?”
“嗯嗯,今天运气挺好的。”
“啧啧啧,那挣了不少钱吧?”
“还好,也不是很多。”
“哎,我这菜都没卖出去一半呢,木兰丫头,你那东西怎么做的,回头也教教婶子呗。”
“额……这个………”
木兰也不是不愿意教,只是这教了以后,人家也来街上卖这东西,她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她还想着能够多挣一点钱呢。
赵芸儿拉了拉木兰,这种人其实压根就不用理的。
就知道想着别人的东西,说的还这么理所当然。
挣钱的本事哪里是说教就能教的。
“婶子,我先去买东西了,有什么事情下次再说吧。”木兰扯出一个笑容,便同妇人告别。
“什么人啊,不就是赚了点钱吗?看你是不是每次生意都那么好。”妇人嘴里念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