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娇(245)

作者: 帅少江枫 阅读记录

只要将许梁衣的真实身份告诉给沈建宾,两个都是女儿,嫁谁其实没有差别。更何况还能将太子拉进来。乾武帝可是一早就看不惯太子,没事人一样的。

以着许染衣的行为作风,沈家不会容易答应。让魏芳凝去劝动沈太夫人,不要管沈家的事。

成了的话,挑拨了沈太夫人与沈家的关系,不成的话,就是挑拨不了太子妃与沈太夫人的关系,多少也能让沈太夫人寒些心吧?

嫁出去的女儿,向着夫家。这是全天下父母,觉得养女儿吃亏的原因。

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吵了这么些天的娘俩个,瞬间都不用交换言语,便就已经快要站到一条战线上去了。

由于太子站在了乾武帝身后,所以乾武帝看不到太子的反应,但太子也看不到乾武帝的反应。

倒是梁太后说完,眯着昏花的眼睛,认真地看着这对貌合神离的父子,像是怕错过什么。

太子却抢在了乾武帝之前,慢悠悠地说:

“皇祖母大概忘了一件事,沈五可是与表妹生日相差无几,要依着孙儿看,与其将表妹嫁给沈四,不若嫁给沈五吧。孙儿回去,会让太子妃回家劝沈太夫人的。庚帖什么的,孙儿一会儿就出宫找沈爹要去。”

说到沈五庚帖的时候,太子故意咬了下重音,然后吃吃笑了两声。

梁太后没明白什么意思,乾武帝被笑得有些心里发毛。

果然是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叫门。而做了亏心事的乾武帝,颇觉得有一种秘密被人窥视了的感觉。

梁太后之所以想要让许染家嫁沈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快点儿结束这件事。

因为沈四与晋安公主的婚事,就在近前了。

嫁沈五的话,按着俗情,就要间隔一年。时间长,许染衣的性子,梁太后还是知道的。怕会再出什么意外。

梁太后面上有所松动,却又有些不甘心。

太子微笑,再接再厉地又说:“再说若是换了晋安,孙儿觉得母后不会高兴的。毕竟晋安可是母后的心尖,又是父皇的嫡长女。说起来还真是奇怪,皇姑的生日与父皇相近,染衣表妹的生日居然与沈五相近,还真是巧啊。”

正文 302 丢下

=?{??+ W?t@?>=uM?B[?Y?????2??F?b??*??Y?i?T??0?XM-?V6q??世上任何巧事,都是有意为之好不好?

太子提到皇上与无上长公主,所以梁太后立时心里紧张起来。虽然隔了四十多年,但到底还是有些心虚。

沈五与许染衣放一起,乾武帝便就也跟着心虚了起来。

因此上,太子答应得倒是痛快,但乾武帝立时倒戈。许染衣和着沈五可是只隔了十多年,要是有人察觉出什么来,那可是很容易查的。

设个屏障,太子自然就要为乾武帝解围。他自己才能也如愿地过了这关。

太子一惯是聪明的,知道如果将别人的路给堵绝了,那么自己也不会有路可走。

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垂死挣扎,是因为有活的希望。如果绝望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拉着别人当垫背的事情。那样的话,事情可就不怎么美秒了。

太子能够在几方的夹缝里,寻求到生存与成长的机会,那不是一两次的侥幸能办到的。

更何况,太子的实际想法却是,许染衣即使嫁沈五,他也并不赞成。

所以说完那些话后,太子立即将话峰转过来,给乾武帝搭梯子,说:“不知道皇祖母是怎么看的,依着孙儿对染衣表妹的认识,与沈家弄不好,弄成仇可就得不偿失了。多少家,因为亲家不成,最终反目的。”

梁太后不为所动,她抛出这个问题,虽然也小有期待,但绝对也是想让太子跟乾武帝起嫌隙。因此上,梁太后不冷不热地说:

“不会是太子不想让太子妃出面吧。哀家也知道,沈太夫人性子刚强,不好说话。太子,不是哀家说你,娶妻娶贤,要知道为夫君着想才是。依着哀家观察,太子对太子妃太过容忍了。”

太子不会在言语上逞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反驳。条件不允许,他也不介意别人以为她是妻奴,管不了媳妇。

听了梁太后的话,太子并没有辩解什么,只是有礼地给梁太后行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

“孙儿谢太后娘娘指点,孙儿也知道这样不好,有时候孙儿也会自己反省,可能是新婚期,所以对太子妃会有许多的忍让。但若是皇祖母坚持的话,孙儿愿意回去说服太子妃。孙儿只是怕到时候,染衣表妹将事情做绝了。”

乾武帝也没有让太子失望,这时候也急忙说:

“太子说得十分有礼,要是母后真做这个打算的话,还是先说服了染衣才行。依着儿臣看来,长公主和驸马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反对。沈家那边也可以让太子妃出面,儿臣担心的,还是染衣这边会出问题。她痴迷太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梁太后心里烦躁,却又找不出话来反对。毕竟太子与乾武帝说的,十分在理。

最为关键的,便就是许染衣不听话。完全谁的话也不听。

宠坏了的孩子,简直是比疯子还可怕。

梁太后揉着眉心,想发火都没处发去。看乾武帝,乾武帝没说反对,看太子,太子则一口一句回去会劝太子妃。

本来提这样的要求,是想让乾武帝跟太子为难。

可结果,最终为难到的,却是她自己。还能有比这,更让她糟心的事?

乾武帝见梁太后难得的,比往日里看起来好说话。

大概也是这些日子,消磨了梁太后的怒气,又或是刚刚的谈话,让梁太后心性有所松动。总之乾武帝见着机会,不想就此白白地放过。

乾武帝适时地说:“儿臣知道母后心疼染衣,朕也同样心疼她。”

太子心想,那是,她你女儿,本来就缺孩子,自然心疼了。就是跟着皇权比起来,父女之情也就可有可无。这时候,太子知道,他只要垂手立着不出声就行。

乾武帝继续劝说,目的很简单,他也想要将许染衣远嫁。

就刚太子的话,让乾武帝没由来的,心下忐忑,怕事情会弄出不可收拾来。

只有将许染衣远嫁了,她才会消停。只有她老实了,没人注意到,那么她的出身,才有可能是永远的秘密。

乾武帝都不敢想,要是梁太后知道,他跟着许行书一起,算计无上长公主,梁太后会如何。

整个大周,就是瞎子聋子,也知道无上长公主在梁太后心中的地位。

乾武帝尽量放慢了语气,使听起来更加的动听一些,也不至于太多的泄露自己的心情,说:

“染衣性子不好,是个不达目的不死心的人。若是她对太子能死心的话,在梁府上,也不会做出那种事来了。后来朕曾让人去审过染衣的丫头,当时染衣是想让人将太子引过去。母后想一想,若是将染衣嫁进沈家,她再做出些事的话,结果会如何?”

这事,梁太后也知道,只不过她先择性地不提。但不提不代表不存在。

梁太后闭了闭眼,终还是不肯认输。想说她会说动许染衣。但话没出口,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相信。

太子依然恭敬地垂手,低头,站立在乾武帝的身边,大气也不敢出。

梁太后想起了另一件事,东宫。

看到太子就会想到太子成亲了,然后就会想到魏芳凝早晚会怀孕的事。当年她如何控制着乾武帝的后宫,现在,梁太后就一样想要控制东宫。

可最近由于许染衣的事,果然是分神太久了。

然后,梁太后自然就想到了施璋。虽然有逸世子,但施璋还被软禁在逸亲王府里。

说起来,子女最多的,就要数逸亲王了。

施璋是嫡次子,但整个逸王儿子里,却是行五。

逸亲王离京,带走几个成年的儿子,随身侍候着,而逸世子也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施璋现在不得自由,梁太后倒也觉得颇有些绑手绑脚的。

上一篇: 星际厨娘养娃记 下一篇: 重生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