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的科举人生(103)+番外
“我家小子竟然从班里第一成了第二,他爹把他提到祠堂一顿好打,真真是要气死我了。”
“我家小子要是真能和先生在黄河上架一座桥,到时候不管多危险,不用军营里的士兵出动,我带着全家老小第一个从上面走过去。”
“我也不要求我家孩子有多大出息,前日军中有人请他去算粮草问题,说好要一个月,我家小子带着两个同窗,只用了三天就回来了,我当时以为出了什么岔子,吓个半死,结果倒好,说是已经算清楚了。”
……
除了妇人间的对话,还有就是男人的交流了:
“老刘,让你家小子给咱们铺子的帐也出个什么表格,然后再弄个考勤表。”
“老王,别提了,这次考试退后五名,我家小子被我一顿抽,已经在床上躺着起不来了。”
“还是人文家的孩子有出息,听说和商队一起与游牧民族做交易,这次的收获至少这个数。”
“哪里,郑家的孩子才有能耐,听说和人勘探了一条新商道,正在试验阶段呢。”
“嗨,我家小子这不算什么,陈家那个才学了两年,就被别的书院抢着要聘请去教算学的,才是长面子呢。”
“我家那小子也就那点能耐,魏家的小子和人研究了很多书写公文的统一格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浪费,看起来还一目了然,已经被请去县衙统一教那些当官的老爷去了呢。”
……
然后,考得好,干的好的学生家长,走到哪里都有吹嘘的资本,嘴上谦虚的说自家的孩子不如别家的,实际上嘴巴都要咧到耳根了。
至于那些考的不好的,想要混日的,不仅书院里有连续几次不思进取,就准备劝退你的先生,家里还有等着让你给自家长脸的棍棒。
更不要说,书院对于犯了大错的学生,让他们去定北山下的定北河边,一铲子一铲子的挖河道。
按照错误的大小,看你需要挖几里河道,现在的河道已经连着定北河沿着书院所在的大山脚下,挖了三分之二。
第81章 流泪
那些犯了错的学生一边流着眼泪,龇牙咧嘴的让人挑开手上磨出来的水泡,一边心里暗戳戳的想办法怎么找回场子,还要亲自动手,不让任何人帮忙挖河道的样子,感动了书院里“最好说话”的江绯白江先生。
然后,江先生就在书院的每月例会上,本着书院教书育人的宗旨,面对全体师生笑眯眯的说,“大家痛哭着挖出的河,以后就叫痛哭不止河吧,刚好象征着河流可以延绵万年不止”
以羽书先生为代表的先生们,纷纷或点头或摸着胡子微笑,支持的意思十分明显。
这话出口,当即遭到了全体学生的反对,男人流血不流泪,怎么能承认自己挖几里河道就哭的没有一点君子风度了呢?
“先生你说过,我们手上的水泡,就是男人英雄的勋章,那河道是我们大汗淋漓才挖出来的,就叫大汗淋漓河吧!”
这位学生的发言,得到了所有热血少年的赞同,江绯白含笑点头,并不反对这些学生捍卫自己男人尊严的事情,心里依旧想的是:一群傻鸟。
所有学生都有一个默契,就是羡慕嫉妒年纪轻轻就成为人生赢家的江大人,因此,在书院里,诚心叫他一声先生,是敬佩他的学识。
但是出了书院,在其他非正式场合,由于刚开始在江家住的那些孩子的原因,全部跟着叫大哥,这让他们有种隐秘的痛快。
然后,这些学生经过江绯白一番话的启发,得到了灵感,组织书院所有学生私下投票,选出了书院不成文的座右铭:聪明人鄙视一切。
之后,江绯白每次坑了这群傻孩子,就在心里暗暗的爽道:这群傻鸟。叫的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本来刚开始江绯白让他们挖河道,只是因为有个叫丁无忧的学生,别人能一个时辰记住的东西,他愣是能花费三个时辰。
就这,还只是磕磕绊绊,并不能十分流利的记住。但是羽书先生对此人十分看好,只因为这人生的人高马大,刚开始连笔都不会握。
经过羽书先生的教导,小半年时间就能写出一纸漂亮的楷书,让众人都好奇不已。丁无忧原是将军府丁参将的大儿子。
丁参将那人,看似大大咧咧,心里却是十分有成算的。他看出这些年边疆逐年安定,以后武人的晋升将会越发艰难,因此未雨绸缪,提前让两个儿子进书院读书,想走另一条路子。
只是大儿子天生就该是个武将,人高马大,一身的力气,能把秦大先生轻易举起来,在读书上却是个不开窍的。
他家小儿子丁无虑是个机灵的,学什么都比一般人快,天生就是读书的料。羽书先生见了,就给哥哥丁无忧每天发二十张纸牌,每张上面写上当天需要学会的字,以及要背诵的诗文。
让弟弟丁无虑监督。要是哥哥完成不了当天的功课,就当堂打弟弟的手板。丁无忧刚开始很不在意,因为在家里,他与自己弟弟的关系十分不睦。
家里人因为弟弟聪明乖巧,会讨人喜欢,平日就对弟弟多有偏袒,现在,能让弟弟受罚,他有时甚至故意不去背当天要学的东西。
刚开始他见着先生因为他没有背出诗文,打弟弟手板的时候,心里十分痛快,渐渐地,他发现同学们见到他,都摇头叹息,慢慢的,甚至绕着他走。
直至有一次,他连着五日没有背出先生交代的功课,先生当堂发怒,要请他们的父亲来书院带他回去,江先生及时阻止。
江绯白当时听两人的谈话,大概猜到,哥哥丁无忧确实有故意的嫌疑,弟弟丁无虑刚开始只是想认真完成先生交代的任务。
慢慢的发现这个任务很艰巨,也就懈怠了,虽然他自己每天都在表面上规劝哥哥学习,实际上都是做的面子功夫,只是让哥哥在书院里很快的失去人心。
显然,这里的先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才会这么生气,好好地亲兄弟,不把心思用在堂堂正正的事情上,尽使出这些不入流的手段来陷害自己的亲人。
品行上就有很大的缺陷,但是两人最大的也才十一岁,先生们才一直在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只是两人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本质,只顾着斗气。
江绯白打开折扇,微笑着对两人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咱们定北山下有一条定北河,是兴庆府境内唯一的河流。”
“咱们山上啊,刚好要栽树,将来肯定是需要水源的。既然你们没有完成先生交代的任务,你二人又不想让院长请你们父母来书院喝茶。”
然后十分潇洒的把折扇合上,“丁无虑,你就去山下沿着定北河靠近书院的一侧,去挖上三里河道,丁无忧,你呢,就在一旁监督弟弟,记住,不许任何人帮忙,你们互相也不许帮忙。”
“我会文先生派人监督你们,要是发现谁没有按我说的做,就等着惩罚加倍吧。先生相信,这些规矩你们都是十分清楚的。”
这两人中,哥哥丁无忧脾气暴躁,孔武有力,让他在一旁干看着。弟弟丁无虑聪明伶俐,心眼儿还多,就是弱的很,书院的晨练,也才刚刚跟的上而已,却是让他干挖河道的苦力。
先生们对江绯白的安排很满意,两个学生想反对,就只能按照书院的规矩:先生交代的事情,要是你觉得不合理,也要把事情圆满的做了之后,才能在月会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提出反驳。否则,就只能闭嘴。
当然,这个惩罚的效果十分的好,兄弟两的感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越加亲密,而且挖完河道后,两人都越发的用功。
丁参将甚至想请羽书先生去他家里吃饭,只是被羽书先生三言两语打发了,只是从那以后,逢人便说:“定北书院是真的会教孩子,我家无忧那孩子,已经会做文章了,写的全是老子看不懂的精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