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少年的1997(4)
“姚小七。”少年远远望着他,过了良久,缓缓说,“谢天选喜欢姚小七。”
谢天选喜欢姚小七。
那声音很轻很轻,轻到还未在姚小七心里留下个影儿,就被冷风吹散了,消逝在冬夜的雪里。只有大院里的广播台还“兹兹拉拉”地放着那首《何日君再来》。
冬去春又至,转眼就是一九九七,谢天选又找回了他的白面团儿。
他们去胜利电影院看贺岁片《甲方乙方》,谢天选偷偷包了场,诺大的放映厅内只有他们两个人。
姚小七觉得新奇,“呀,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谢天选没说话,他在黑暗里握住了姚小七的手。那柔软的小手稍微瑟缩了一下,而后便任由他牵着了。
电影末尾,葛优在荧幕里说:“一九九七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作者有话要说:
一、关于男子汉姚小七如何做攻:
床上。
姚小七:停停停!我不是女孩子!
谢天选:我知道。
姚小七:我是男子汉!
谢天选:我知道。
姚小七(怒):那你拿那东西杵我屁股做什么?!
谢天选:做/爱。
姚小七:我......我不愿意!
谢天选:为什么?
姚小七:将心比心!我是男的,你也是男的,难道你愿意躺平被我插?
谢天选(笑):我愿意啊(躺平)。
二、关于文中的一些记忆:
1.邓/小/平逝世: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先生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2.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街机游戏:九十年代最流行的街机游戏非《街头霸王》和《拳皇》莫属。《街头霸王》是由日本CAPCOM公司于1987年首次推出的格斗类单机游戏系列;《拳皇》是1994年日本SNK公司旗下在MVS游戏机板上发售的一款著名对战型格斗街机游戏。
4.《朋友》:1997年,周华健的《朋友》荣登第四届华语榜中榜,成为脍炙人口的华语金曲。
5.狗仔:狗仔队诞生于五十年代的意大利,香港人开创了狗仔队的中文翻译,起初是指香港的警察部门追踪犯人的方式,后来这种追踪方式被香港记者发扬光大,成为某些跟踪名人的娱乐记者的代名词。
6.录音机与磁带:1951年和1953年,中国上海钟声电工社先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录音机曾经被称为结婚三大件之一,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现在提起录音机,很多人都还会想起“燕舞”的广告。
7.筒子楼:又称赫鲁晓夫楼,一条长走廊串联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筒子楼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这种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其前身不过是各个单位的办公室或者是单身职工宿舍。曾经有无数的中国人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在楼道里煎炒烹炸,奏鸣着锅碗瓢盆交响曲。
8.槽子糕:槽子糕是北方特别是北京地区的传统风味糕点,用鲜鸡蛋加适量白糖、面粉、香料入模烘烤而成。
9.北冰洋汽水:北冰洋食品公司的前身是建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1949年收归国有,改名为北京新建制冰厂;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食品厂,并正式注册“北冰洋”商标以及雪山白熊的商标图案。北冰洋汽水在八、九十年代曾火遍京城,那时候北京市民不爱喝可乐雪碧,唯爱北冰洋汽水,透明玻璃瓶装的金黄色汽水是很多八零后孩子的童年回忆。
10.飞鸽牌自行车:飞鸽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九十年代最流行的三大自行车品牌:永久、凤凰、飞鸽。
11.四环路:四环路是北京市城区的一条环城快速路,整个四环路的建设持续了十余年。1990年,北四环学院路到四元桥路段建成并通车;1999年,东四环路建成并通车;一年以后,北四环的其余路段,西四环,建成通车;2001年,整个四环路全部连成一体。
12.五道口:北京北站出发的京包铁路的第五个道口,故名“五道口”。早年时五道口地带偏远人烟稀少,随着2003年“五道口站”城铁站的建立,五道口日渐繁华。因为毗邻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尤其是韩国留学生众多,被大家戏称为“宇宙中心”。
13.鸽哨:鸽哨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鸟、蛐蛐、鸽子都是八旗子弟之中流行的玩具。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人最爱玩鸽子,鸽子哨就是把哨子绑在鸽子的尾巴上,当它们从空中飞过,留给天空的那阵声音就是鸽哨声。在影视剧中,它常被用来作为老北京的意象。例如《霸王别姬》里程蝶衣被母亲砍手指时,鸽子飞过胡同时传出来的嗡嗡声。
14.下岗潮:下岗潮是指因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等原因引发的员工下岗,因人数众多且影响范围大而称之为下岗潮。大规模正式下岗是从1997年开始,下岗失业工人年龄多在四五十岁,对于大部分只有工厂经验而没有其他技能的工人来说,再次就业存在极大的困难。
15.合同记者:也称流浪记者,九十年代的特殊产物。那时媒体属事业编制,在编人员有严格限额,不适应时代发展,于是出现合同记者。签长约的除了不在编制中,与正常编辑记者无区别。
16.胶片相机与胶卷:九十年代是胶卷时代。虽然早在1975年柯达就已研发出数码相机,但是价格十分昂贵,尚未得到普及。在2000年数码相机普及后,胶片相机由于需使用底片,且拍摄结果需冲洗底片后才能看到等缺点,而退出市场。连带使以往兴盛的相片冲印店业务量大幅减少甚至因而歇业,但少数专业摄影师或业余摄影家仍坚持传统而继续使用胶片相机。
17.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工人体育场北路,为1961年4月举办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而兴建,也是最早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体育馆。该馆建成于1961年,于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18.BP机:也称寻呼机或BB机。中国从1983年开始研究发展寻呼系统,同年9月,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1984年,广州开通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BP行业创造了十年暴利年代,在1995年到1997年的四年间,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均在1593万户以上;1998年,中国BP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2000年后开始BP市场急转直下;2005年以后,BP机淡出中国的舞台。
19.北斗神拳:日本格斗漫画,武论尊原著,原哲夫漫画。1983年至1988年间于《少年Jump周刊》连载。单行本全27卷由集英社出版,系列漫画的世界累计发行量已超过一亿册,并曾经改编成动画和电玩游戏。
20.八十年代的邓丽君:1980年, 中国音协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专门展开对邓丽君歌曲的讨论与批判,正统学院派的专家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属于“靡靡之音”、“黄/色/歌曲”。那时候大陆听众听到邓丽君的歌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偷听敌/台和翻录磁带。1983年邓丽君在香港、台湾等地举行大型演唱会之后,大陆歌迷不断增加,随着政/治环境及两岸交往的相对宽松,邓丽君及其音乐逐渐被中国大陆舆论接受并认可。1988年,大陆曾有机构邀请邓丽君赴大陆演出,但是由于邓丽君本人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环境,未能如愿。但此后,有关邓丽君的书籍、唱片、磁带在中国大陆随处可见,中国唱片总公司在此时还整套引进出版了邓丽君歌曲磁带系列。1995年5月9日,邓丽君于泰国清迈逝世,这位深受大陆人民喜爱的歌手终生未能踏入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