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病(5)+番外
“那就是在一起了。”表姐飞快地接话。
何其然皱眉,“那你们为什么没走到最后?”
表姐有些无所谓地耸耸肩,“你不知道得不到才是最好的吗?在一起后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就分了啊。”
如此简单又直接的理由让何其然吃惊极了。
同时又有些难过,她那样轻描淡写的态度,让她很是怀疑那本心思细腻而又少女心萌动的日记到底是不是她写的。
还是说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这般看得开?
她困惑极了。
“噗嗤……”
表姐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她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表姐,“怎么了?”
表姐笑着喘了口气,说,“我和他没有在一起,他也不喜欢我。”
“他喜欢的是我的好闺蜜阿晴,是我那个时候跟个自恋狂似的以为他喜欢我,一切都是我的错觉。”
表姐喜欢的人喜欢的居然是阿晴?
这样的结局让何其然呆愣了好几秒,“那他为什么要那样地对你?”
这个问题既是为了表姐而问,又像是为自己而问。
表姐却笑了,反问,“他哪样对我了?”
何其然一噎,怔住了。
对呀,从头到尾,他好像也没对表姐怎么样。
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走马观花般涌现,她忽然想到她和他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阿晴。
像是看穿了她的想法一般,表姐突然凑过来温柔地看着她的眼睛,“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何其然偏头看着表姐,她的眼睛里倒映着一个双目无神的自己,然后她听见表姐一字一句慢悠悠地说。
“女孩子总是会以为她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
语气温柔又残酷,一种莫大的难过和心灰铺天盖地地袭来,她觉得自己的灵魂仿佛被冻住了一般。
表姐的声音还在继续。
“因为喜欢,一切没意义的话语和眼神都被你自己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所以啊,单相思,就是场独角戏,偏偏主角不知道,或者说――”她顿了顿,继续说,“装作自己不知道。”
“高考前一天晚上你想和我说什么来着?”
终于问出口了。
何其然捧着手机,呆呆地看着消息左边打转的圈圈,直至消失。
曾经那些仿佛暗含深意的眼神和话语以及那些他对她做过的唯一,都被当做他喜欢自己的论据,不厌其烦地证明着同一个辩题。
比如,全班女生里他只对自己说烦心事,比如最后那个复杂又纠结的眼神。
但她其实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论证从来就没有逻辑,所谓的论据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同时也明白还有很多足以推翻她所有证明的细节和事件。
可她就是选择性地忽视,自欺欺人地以为,她对他来说就是特别的。
然而几个小时前,表姐说,女孩子总以为自己喜欢的人喜欢自己。
那一刻她忽然恐慌地意识到,他从来没有对自己明确地表示过什么,也没有说过一句喜欢,更何况,高考已经结束了,他没有理由保持沉默的。
两分钟后他回了个问号过来。
“?”
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也简单明了地向她宣告了这一切的答案。
她傻傻地纠结了那么久,他却居然早就忘记了。
她的心以可见的速度灰败下来,机械地回了一句,“就是你说高考后再和我说的那个。”
这一次回的很快。
他说,“哦那个啊,我当时就是有点烦专业的事情,但又怕影响你,就没说了。”
心灰。
何其然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阳光潮水般退出了房间 ,天一点点地暗了下来。
他就是有点烦。
何其然笑出了眼泪,把手机一丢,重新倒回床上。
终于她不得不承认,那些眼梢眉角处的深意,只不过是场误会。
曾经她拼命搜集着正面或负面的证据,一个她紧抓着那些对视不放,坚信他是喜欢自己的,另一个她则不时冒出来,嘲笑她的自作多情。
这样一个人的患得患失,这样一个人的内心戏,伴随她整整三年。
她以为高考前那一次,他是准备告白的,她长久以来的暗恋就要修成正果了。
然而他说,他就是有点烦。
他只是有点烦,你的内心戏怎么这么多?
她擦了擦脸上未干的泪水,缓缓地弯了弯唇角。
算了,何其然。
这场跌宕起伏的内心戏是时候该谢幕了。
她会释怀的。
就像表姐那样。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都会释怀。
就像她们一样。
第4页 /(共7页)
狗尾续貂(一)
《狗尾续貂》
/二人格
我有个朋友姓苏,暂且就叫她苏同学好了。
苏同学长得一般,头发经常性有些毛燥,颇有几分放荡不羁的架势。但五官细看起来还是别有韵味。
自我认识她起,就没看到她安静过一天。给人的印象基本上就是那种大大咧咧很傻逼的角色。
可我知道,她不是。
大概是高二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她一言不发地对着某些地方发呆,眼神里仿佛写满了秘密。
在我们学校小超市外,经常聚着一群人。
一个个看上去都不好惹,个性张扬、举止放荡不羁又乖戾。所到之处,总会有一两个经过的学生朝他们投去好奇而又胆怯的目光。
无疑,他们构成了我们学校最有名的圈子。
光鲜又瞩目。
和我们这些灰头灰脸的普通学生不一样。
至少苏同学是这么认为的。
有段时间,她常常喜欢往小超市跑,每次回来都像是丢了魂似的。时而抽风般的傻笑,时而莫名伤感。甚至开始在空间里发表一些非主流又莫名其妙的话。
其中我只看懂了一句。
“我本以为可以闯入你的世界。可我还是害怕了,――49。”
矫情又伤感,最后还配上了两个看似毫无意义的数字。我却神奇般地懂了一切。
49。那是一个人名字的九键。
年级赫赫有名的极草,顾屿。
顾屿这个人我也知道,他从初中起就很有名了,常常活在很多女生的传言里。偶尔也能在学校里碰见。
但我第一次知道他,还是通过传闻。苏同学也是。
初三的时候,我们桌附近换来了一个圈子里的人物,准确来说是边缘人物。是那种说不上话但知道一些内情并在背后大肆传播的那种人。
她经常和她的狐朋狗友说她知道的那些内幕,说得最多的就是顾屿。甚至常常明里暗里炫耀着她和顾屿是小学同学这层关系,仿佛很荣耀。
我觉得还好,但苏同学表示很羡慕,虽然没说出来,但她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对那位线人很热情,甚至是讨好。
三番五次拽着她,叫她多说一些八卦。
有时候,还会吸引教室里一大批女生前来讨论。
比如,某某和某某又分手了、某某和同班同学接吻了,某某微博粉丝过万了,校霸和一群初中生杠上了什么的……
无论是哪种,传言里的主角永远都是那个圈子里的人。刺激又神奇。我们和他们仿佛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所以我经常会怀疑这些八卦的真假,但苏同学不会。
她似乎爱上了听那些从未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然后从那些传闻里拼凑出了一个标准式男女主角。
越听越向往,越听越难受。
苏同学看过很多言情小说。但她从不意淫自己是女主角,她打心底里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会有白马王子。
所以常常盯着漂亮的女生发呆,每当这时候,心里就会咕嘟咕嘟冒出一种懵懵懂懂的难过。
尤其这种难过,在听说了那些传闻之后,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她在心里无数遍否认自己,可依旧还是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