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乐芳菲(132)

作者: 尤加利 阅读记录

阿治给乐芳菲倒了一杯热茶:“先喝点热水暖一暖。”

“我不冷。”虽然嘴上这样说,乐芳菲还是拿着茶杯一口一口喝了干净。

阿治等乐芳菲喝完了一杯,又给她倒了一杯,只是这次不强逼她喝了,任她拿在手里暖着。

“北边有确切消息了,完颜骨确实不打算今年南下,但是他仍然在外面散步南下的消息,看样子是不想让晋人闲下来。”

“这消息可靠吗?”

“可靠,是完颜骨身边的人送出来的消息。”

“完颜骨身边的人?”

“赵国军队一路南下,沿途掳掠妇女孩童,其中有一部分进献给了完颜骨,成了完颜骨的家仆。完颜骨虽然打仗厉害,但终归也是个男人,是男人就逃不过美女,‘美人乡英雄冢’,这话说得有些道理。”

“你家人可真厉害,能在完颜骨身边安插人。”

“他们是挺厉害,在这方面我都得佩服。”

“既然完颜骨今年不南下,那我们原定的计划就得改变。对了,今天我们遇到了一个人...”乐芳菲把赵姓书生的事情说了。

阿治不认识赵姓书生,但对赵知寅却是知道的,而且比乐芳菲等人更加了解他。

“赵知寅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有真本事,又懂得趋炎附势,同时又不是很贪,这大概就是曹曦离开大都时带着他的原因。此人将来可能会得晋人大用,现在跟他攀上关系是好事。”

“本来担心钱不够用,我们想找个时间去趟传说的那个林子,找些奇珍异物回来换钱。”

“你是说鬼林?张槐去过那里好几趟,到时候我们跟你们一起去。”

“好,那我明天得给大家说我们不急着过志江了。”

从阿治的房间出来,乐芳菲回屋子休息。屋里静悄悄地,冉家三姐弟已经在里间睡下,乐芳菲一个人在外间的榻上休息。

这里客栈的床榻比较简陋,乐芳菲在上面铺了几件冬日的皮袄,这才睡起来好了一些。乐芳菲躺在榻上,想着阿治说的话,琢磨着要在通城再待多久,慢慢睡着了。很难得地,乐芳菲这一夜做了梦,久违地梦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梦到了欣怡翁主和栾王乐毅。

第二天,乐芳菲起晚了,毕竟昨晚睡得晚了一些。起床后,她立刻去找邓赖子和闫飞,幸好他们还没走,便把不用太着急过江的事情说了。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闫飞把孙兵等人也叫了过来,乐芳菲也把阿治叫了过来。

大家一起商量了一番,决定赵姓书生那边要继续联系,仍然争取能早日过志江,只是银钱上就要多考虑了,不能搭太多钱进去。还有鬼林的事情,趁着通城现在物价高,他们这几日就去一趟。

本来以为去鬼林是危险的事情,事实上鬼林也确实充满了危险,但有张槐在,他提前备齐了各种解毒药,基本上只要不故意作死就没有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过得没有那么焦急,只是也无法就此放下心来,过志江还是大家最牵挂的事情。

又是一个月后,乐芳菲一行人终于坐上了前往南志江的渡船。

这是一艘大船,是晋人往江南的运输船。托赵姓书生的关系,乐芳菲一行人才能上船,顺便捎带了阿治主仆。而赵姓书生则不是书生了,应该叫小赵大人。托了一个月的关系,赵姓书生在赵知寅手下谋到了官职,管着一部分南北运输。这艘船就在小赵大人管制之下,这才能让乐芳菲等人上船。

说起小赵大人,他确实人品不错。因为他自己没什么钱,邓赖子前前后后给了他两千多两银子,他都用在了活动关系上。也是他知机灵活,活动了一个月就得了管制,还是管运输的位置,那是相当不错的了。小赵大人感谢邓赖子的援助和指点,没收他们一文钱就把他们安排上船。

小赵大人以后会经常来往江南江北,这就是一份人脉。他和邓赖子还谈妥了将来一起在南方做买卖,小赵大人负责供应江北的货物,邓赖子负责经营。

总之,在小赵大人身上的投资,邓赖子做得最正确,回报也最及时。

志江水域复杂,船在江上要航行四天才能到对岸的渡口。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晋人才敢以志江为界跟赵国人抗衡。

说句实话,晋人真不是赵国人的对手。完颜骨还没打过来,晋人就主动放弃了志江以北的大片土地。不论是梁国北境,还是北志江的辽阔土地,完颜骨没废多少兵力就拿下了,估计比他以前打仗都轻松。

☆、第120章 新生活

杭城,南志江第一站。

温县,距离杭城最近的小县城,也是乐芳菲一行人定居的大本营。

六月的温城,太阳出来的特别早,还没到卯时已经是艳阳高照。

街道尽头,一个高挑的身影向这边走来,她头上戴着遮阳的草帽,手里提着鱼篓,脚步轻快。

来到温县半个月了,乐芳菲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习惯了天未亮穿着男装去城外的小山上练功,有时候顺便打个猎,有时候回来路上捞几条鱼。唯一感觉不太舒服的是这里的夏天太热了,比梁都热地太多了。

乐芳菲回到院子,冉家三姐弟已经起床了。冉玉黍和冉玉仁在院子里洗漱,冉玉颜正在做早饭。

乐芳菲来到厨房,把鱼篓放到冉玉颜面前:“今天收获不错,四条大鱼,十几条小鱼,小鱼咱们自己炸了吃,剩下大鱼等晚上丁伯他们回来炖着吃。”

丁卯、闫飞、张莱、孙兵和童玺就住在乐芳菲隔壁。少年阿治主仆则住在另一边的隔壁。邓赖子等人也在附近买了房屋,只是他们白天要在杭城做生意,有时候会隔几天才回温县。

冉玉颜接过鱼篓,皱眉看着乐芳菲:“快进屋洗洗换衣服,一身的汗臭味。”

乐芳菲打了水到自己屋里沐浴更衣,换上一身女装出来,跟刚才简直判若两人。如今她的个头跟童玺差不多高,只是依旧瘦瘦的。头发还是湿的,乐芳菲随意打了个卷儿挽在脑后。

冉家三姐弟已经吃好了早饭,冉玉黍在帮冉玉颜收拾碗筷,看到乐芳菲出来,冉玉黍拿了副干净的碗筷给她。

乐芳菲:“玉黍,不用忙了,快跟玉仁去学堂,晚了小心被先生责罚。”

还是南边太平,温县的学堂还开着,乐芳菲一行人在这里定居后,她立刻给学堂教了两份束脩,把冉玉黍和冉玉仁送进了学堂。

冉玉黍和冉玉仁背着乐芳菲给他们做的书箱,手牵着手往学堂去了。两个孩子大概是最先融入这里生活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很开心地去学堂。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喜欢吃学堂的午饭。这边的学堂相当好,中午管饭,听说饭菜荤素搭配味道也不错。

温县距离杭城近,这里的居民普遍都在杭城里做营生,家里经济也相对宽裕,县城里适龄的孩童一般都会去学堂进学。

吃完早饭,乐芳菲和冉玉颜驾着马车去杭城。

乐芳菲、童玺和阿治,三人在杭城合伙开了一家小食铺子。早上卖早点,其他时间卖点心和半加工的菜品。

当初大家过志江先到了杭城,杭城不愧是江南第一城,大家一来到这里就喜欢上了这里。只是杭城地皮太贵,全都住在这里不现实,这才选择了距离杭城很近的温县买了住宅,只在杭城买了做生意的铺子。

既然打算在这里定居了,首先考虑的自然是过日子的营生。他们这群人没有一个原先是种地的,买地就暂时不考虑了,做生意倒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邓赖子搭着小赵大人,合伙在繁华地段租了一个铺子贩卖南北货。他们背后有赵知寅做靠山,初来乍到也没人敢欺负。铺子才开了不到半个月,生意还不错。他们铺子开得大,邓赖子的手下一部分看店一部分运货,大家都不得闲。

他们的南北货铺子前店后院,院子里有仓库有住房,只是住房比较拥挤,大家只能轮流睡觉。隔三差五的,他们会轮班休息,那时候就会回温县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