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乐芳菲(135)

作者: 尤加利 阅读记录

童玺:“对,等我们不需要做早餐了,丁卯他们就不用都守在店里,他们可以像你和冉玉颜一样,每天坐马车来回温县和杭城,大家可以轮流夜里留在杭城守店铺,也可以轮流休息。我们做生意赚钱,不是把自己累得要死要活,而是为了生活地更好,不是么?”

乐芳菲:“我赞成你的想法,出租的对象你打算怎么找?”

童玺:“这条街上的王大娘一家也是卖早餐的,只是他们没有店面,只能每天推着板车沿街叫卖,这样的生意差了很多。我买过他们的早餐,味道可圈可点,放到店铺里卖应该生意不错。”

乐芳菲:“他们有店铺了,我们不用忙早餐,这笔生意可以谈。”

童玺:“嗯,其实我昨天已经跟王大娘的儿子谈过了,他说要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我看他当时的样子基本不会有问题。另外,我打算把改良的葱油饼的做法交给他,让他们把葱油饼做成小食铺子早餐的招牌种类。”

乐芳菲:“为什么?留着我们自己卖葱油饼不好吗,为什么要教给别人?”

童玺:“葱油饼能带来的利润只是小数,给小食铺子竖立招牌,才能让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好。所谓招牌,就是当别人想吃葱油饼就会想到小食铺子。”

乐芳菲:“我不是很懂,但大略明白了一点意思,你想好了就去做吧。”

童玺:“天越来越热,我们中午卖的半成品菜单也要换一换,再多上一些凉菜。”

乐芳菲:“当心一些,天热容易得痢疾,不要让人对我们的菜品产生质疑。”

童玺:“我会避开这方面的,另外官衙的适当打点也少不了,还有我叫闫飞大哥经常往南北货铺子走动,让别人晓得咱们也是有靠山的,可不是什么随意让人欺负的外乡人。”

“既然你把这些都想到了,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对了,你这几天夜里到底在做什么吃的,是要这才增加的凉菜吗?”

“我想做冰饮,用硝石,但是试了几天了都不成功。”

“硝石?你是说墙霜?”

“对,硝石就是墙霜。”

“原来你想用墙霜制冰,那一定是你放的墙霜的量不够。”

“你知道墙霜制冰的方法?”

“当然,这又不是秘密,我记得小时候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先用铜盆装清水,把铜盆放入大桶中,大桶中也放水,往水里加入墙霜,片刻后铜盆里的水就会结冰。只是这个法子有不小缺点,一是需要大量的墙霜才能使铜盆中的水结冰,二是使用的水本身就需要比较凉才行。”

“可是墙霜能反复使用,只要把大桶里的水晒干,桶里留下的还是墙霜,这样反复使用成本就能降低。”

“初始量使用的太多,后面虽然可以反复回收墙霜,但其中仍有损耗。而且每次的制冰量很小,制出来的冰块保存也不方便,这个法子只能有钱人家使用。”

“可有钱人家有冰窖,他们用不上这个。”

“那就是了,虽说墙霜能制冰但并不实用。要知道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夏天买几个西瓜,放在井水里冰镇着,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又解渴又解热。而有钱人家有冰窖,他们留出的冰也是多用来冰镇食物,而不是直接吃冰,或者放在屋子里防暑降温,这样的用法就需要大量的冰块,靠墙霜制冰远远供应不上。你是不是在药铺里买的墙霜?”

“是啊。”

“就算你包下整个药铺的墙霜,也不够你制冰用的,除非你有墙霜矿。”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看来冰饮暂时是不会有了。”

“阿喜,夏天虽然热,多吃些解暑的食物就是了,不要老想着吃凉食,对肠胃和身体都不好,担心拉肚子。”

“也是了,我都忘记了这里的医学不发达,拉肚子都能把人拉死。”

被乐芳菲打击了一通,童玺暂时放下了夏天吃冷饮的想法,专心于改进小食铺子的菜品。

时光荏苒,从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仿佛只是一眨眼,烈阳就变成了...嗯,不是冬雪,因为杭城的冬天温暖似春,从未下过雪。

似春但也不是春,是另一种别样的冷,由冬雨带来丝丝寒意。有些扰人,不知是风里夹着雨,还是雨里透着风,没有那么冷,反而透着一股让人烦躁的湿意。

这一天清晨,天又阴沉着飘着雨,乐芳菲依旧很早就起来了。冬天里不上山,只在院子里练功。因为雨下得不够大,所以今天仍然不能偷懒。

乐芳菲身上穿着冉玉颜修改的皮袄,一会身上就有了汗意。她本不想穿皮袄,可没有其他更适合的衣裳。都怪这雨,下得不是时候。

☆、第122章 又见车渠子

冬天最难受的事情是什么?乐芳菲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她体会到了。

当冬天不那么冷了,该穿什么呢?穿薄了不好,因为手脚还是会冷。穿厚了也不好,因为一旦出汗沐浴会很麻烦,而且出汗吹冷风容易生病。可能因为每天锻炼,乐芳菲身体比冉玉颜他们更抗冷,也就更容易感觉热。

还好最近童玺又有了新点子,让冉玉颜给他做了一件既像斗篷又像外衫的所谓“风衣”。风衣能抵御寒风,但却不如皮袄那么显著,但在南方却正好实用。另外,风衣比较皮袄更薄,不会那么厚重,也很适合南方的冬天。还有一点风衣是贴身的,不像斗篷穿戴起来那么麻烦。外型上看,风衣更像外衫,只是因为内层刷了几层浆,让风衣更挺廓,防风性能更好。

风衣刚做出来的时候,童玺忍不住感叹:“这个时代做衣服只能一针一线的手工制作,真是太麻烦了,否则开一家服装工厂也肯定很赚钱。”

乐芳菲听不太懂童玺的话,不过却明白童玺是想开成衣铺子,这确实有些麻烦了。

经过半年的经营,小食铺子赚了不少钱。如今,他们雇了帮工看店,不用天天自己人都过去,只要童玺每天把配好的调料送到店里就可以了。小食铺子的店面,他们也花钱整个买了下来。

最近这几天,童玺想在台城也开一家小食铺子,说什么要一步步做成连锁店铺。

这一天早上,乐芳菲驾着马车前往杭城,马车上堆放着两层竹篓,竹篓里是一只只鲜活的鸡鸭。小食店铺生意更好了,每天需要的鸡鸭也越来越多,他们便会到周边的村庄收购活鸡鸭,乐芳菲偶尔会帮着送货。马车上这些鸡鸭就是从温县附近的村子收来的。

乐芳菲坐在车架上,她今天穿的是男装,做粗活男装比较方便。因为车上拉着鸡鸭,腥臊的臭味时不时会传出来,乐芳菲在脸上围了块布,顺便保暖。

往常这个时候,进城的人多,出城的人少,可今天不知道是哪家大人物出城,城门外居然排起了长队。

乐芳菲停下马车,下来跑到前面打听消息。

“老伯,今天杭城不让进城吗,怎么大家都堵在城外?”

“前面有大人物要出城,他们人多怕冲撞了,城门守卫让咱们在城外等一等,让他们先出来,大家再进城。”

“这是哪家的大人物这么大阵仗?”

“听说是晋国的大人物,咱们得罪不起的。”

“原来是晋国的大人物...”

这时候,里面的车辆出来了,乐芳菲好奇地伸头去看,结果却把她吓了一跳。

数十名士兵护卫着一辆马车,而那马车却是乐芳菲认识的,而且非常熟悉。也许真的冥冥之中有定数,马车里的人这时正好掀起车帘往外面看,他虽没有注意到乐芳菲,乐芳菲却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

那人正是车渠子!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来杭城要做什么?他离开杭城又是要去做什么?

话说半年前,乐芳菲一行人过了志江,最初乐芳菲和童玺等人不敢进杭城,因为担心孔先生在这里。后来多方打探,才知道孔先生早就不在杭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