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芳菲(138)
此人名叫万轩,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略丑陋,因家道贫寒无钱上学堂,后来自学了一些知识跑到晋都贵人门庭自荐,被某侯府收为门客,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车渠子可是三顾茅庐才把这位万轩从某侯府挖了过来,不是他慧眼识英才,因为这位万轩确实没有表现出有才能的那一面,但前世里万轩后来可是不得了的人物,他将来可是会成为晋王身边大红人的人物。
车渠子不知道万轩是怎么发迹的,但他知道万轩确实有本事就够了。车渠子手里钱财不多,养不起太多幕僚,目前身边就这一个万轩。
车渠子收了万轩,可不是想着等将来万轩出人头地后帮扶他,而是想要取万轩而代之。车渠子在暗中观察万轩,学着万轩的行事,他要做那个将来晋王身边的大红人。
车渠子和万轩正在商议的事情,跟另一个乐芳菲快要彻底忘记的人有关,那就是晋王九王子庄言。
“晋王新年会下旨封九王子为南梁王,之后南梁王便会在南梁开府,我们这次来南梁的任务之一便是为南梁王府选址并督造王府,你可有什么想法?”
“想法?公子,咱们不是还在选址吗?距离过年还有段时间,这事儿不急吧。”
车渠子看了万轩一眼,没看出万轩有特别的情绪,有些猜不透万轩是真的对这件事不上心还是城府太深。
“虽说来之前内务府让咱们年前有决定就好,可这时间上也不能不抓紧...”
万轩一脸讨教的表情:“请公子赐教。”
车渠子皱了皱眉,沉默了一会儿还是说道:“因为要过年了,内务府有许多事情要操持,南梁王府建造的事情报上去必然会搁置一段日子。若是我们早一些报上去,内务府有可能在年前就把建造的条子批下来,我们拿了条子就可以开始建造,这边是南梁用不着麻烦内务府,大家各忙各的,南梁王就能尽早入住王府。”
万轩有些天真地问道:“可是晋王的旨意还没下发,咱们这么早就报上去,会不会惹晋王不高兴?”
车渠子不解反问:“晋王为何会不高兴?”
万轩道:“晋王旨意没下,南梁王现在就是不存在,若是先把南梁王府建起来了,会不会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哦不,不应该用这个词,我的意思是咱们得等晋王的旨意下了才开始给南梁王建府邸。”
车渠子沉吟了半晌,似乎想通了什么道:“你担心我们太积极惹陛下怀疑我们投靠南梁王?”
万轩愣了一下才略微尴尬地道:“也是那么个意思。”
车渠子摇了摇头:“你多虑了,晋王命我们给南梁王府选址,这是明面上的旨意,我们只管放心做便是,就算将来九王子没能成为南梁王,也会有其他王子被封为南梁王的。”
万轩一脸好奇:“还能这样?南梁王还能换人?可是,我听说以前那位新梁王是梁国人,还是孔先生特意找来了,费了不少功夫了,这次真能让我们晋人成为南梁王?”
车渠子道:“今时不同往日。御弟元吉引赵国军队攻占梁都,新梁王...身死,从那一刻起梁国就亡了。如今这片土地是无主之地。赵国人占领了北面,那边就属于他们。而我们占领了南边,这边就属于我们。但因为赵国先发动了战争,他们站不住‘理’。反倒是我们晋国,占领这里更有理有据。南梁王这件事是板上钉钉的,晋王会选在新年百官朝贺的那天正式宣旨,更是为了南梁王增加尊荣。所以南梁王府建造这件事实际上是刻不容缓的,因为晋王也想让南梁王早一日赴任。”
万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以后南梁就是我们晋国的了。那咱们还等什么,马上选定王府的位置报上去。”
车渠子又皱眉看着万轩:“那选址在哪?”前世一直是“窦子鱼”作为新梁王统治梁国,自然没有什么南梁王,也就没有可供车渠子参考的历史。
万轩似乎在认真思考:“王府选址还真是重要,绝对不能选差了,万一南梁王府风水不好,影响到咱们大晋的国运就糟了,要不咱们找为风水方士问一问?我听说杭城有座灵隐寺很灵验,我觉得灵隐寺也许有高僧坐镇,不如咱们去那里寻访高僧求个建议?”
车渠子依旧皱眉,他担心的可不是什么大晋国运。
南梁王府选址好坏直接关系着南梁王的利益。这件事情办得好还是坏,将影响车渠子跟未来南梁王的关系。这才是车渠子关心的。
☆、第124章 寺庙
杭城外的灵隐寺,距离温县很近。
冉家三姐弟一直思念着不知生死的爹娘,这半年来他们常去灵隐寺烧香,便是为爹娘祈福。曾经冉玉颜想给爹娘佛前点灯,只是手里没那么多银两,点灯的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临近年节,冉家三姐弟又要去灵隐寺烧香。乐芳菲等人在温县憋了一段日子,都想出去走走散心,想着车渠子应当不会去寺庙,便一起驾车去了灵隐寺。
两辆马车,冉家三姐弟和乐芳菲一辆,童玺、阿治和丁卯坐一辆,张槐和小李子负责驾车。小李子嘟着嘴不情不愿,忍不住跟张槐抱怨了两句,张槐依旧当作听不见。
马车里,乐芳菲问冉玉颜:“这次要点灯吗?”
“还是不了,”冉玉颜摇头。
灵隐寺佛前点灯每盏的香油钱是一年一千两,小食铺子能拿出这笔钱来,但冉玉颜个人还不行。
冉家三姐弟受乐芳菲等人照顾良多,冉玉颜不希望连自己父母的长明灯都要他们来出,她想自己攒钱将来再点。现在冉玉黍和冉玉仁都在进学,冉玉颜觉得钱还是应该先花在身边的人身上,想来爹娘知道了也会赞同她这样做。
这种事情是人家的私事,乐芳菲不好发表意见,只是问过心里有数就行。
冉家爹娘的话题有些沉重,车厢里气氛有些沉闷,乐芳菲掀起车帘看了看外面,有心转移话题道:“南方就是好,到了冬天路边的树都还是绿的,偶尔还能看到野花开放,比北方的冬天新鲜多了。”
冉玉仁笑嘻嘻道:“还有好吃的水果,昨天阿喜叔叔买了几个杧果,又甜又糯真好吃。”
杧果,是更南边海里来的水果。温县有走船的人家,时常会弄一些海南那边的东西回来贩卖,价钱不贵很实惠,量也不大,算是回馈家乡父老的福利,大家都挺捧场的。童玺常去逛那些铺子,买些新鲜玩意儿回来。
冉玉颜点了下冉玉仁的鼻子:“你昨天一个人吃了几个?阿喜叔叔说杧果吃多了上火,让你今天多喝水,你有没有听话?”
冉玉黍在旁边道:“我是让他少喝点的,他每次喝了水要不了多久就想撒尿,那我们这一路上岂不是总要停车让他撒尿了。”
冉玉颜瞪眼,掐了下冉玉黍的腰间软肉:“说多少次了,小姑娘家的少说粗话,你一口一个撒尿是怎么回事,先生教你们的礼仪都没学进去吗?”
冉玉黍捂着腰假装受伤严重,哎吆哎吆叫了几声。冉玉颜更生气了,扑过去挠冉玉黍的腋下,两姐妹笑闹成一团。冉玉仁瞧着有趣,但是明哲保身,朝乐芳菲身边挪了挪尸比股。
冉玉颜虽然平时对冉玉黍和冉玉仁要求颇多,但却并未对他们太过严苛要求,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都很无所谓。
乐芳菲明白冉玉颜为什么会这样。
生逢乱世,未来尚不确定,又怎能对人生要求太多。志江以北赵国人的地盘,一江之隔,还有半年之期,也许不足半年,赵国和晋国就会在志江开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第一个要求是生存。
如果当今真是太平盛世,像乐芳菲和冉玉颜这样的女孩子,这个年龄就该嫁人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说到嫁人,乐芳菲倒还罢了,冉玉颜其实应该要找人家了,只是冉玉颜和童玺之间...哎,真是一笔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