艄公与书生(4)
书生见信,当场两行泪,赶回房子时,艄公已经离开了,房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带走,仿若从没人住在这里一样。
书生见状,又是两行泪。
但书生毕竟是读书人,骨子里有儒生的思想,自己还未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不能对不起爹娘与祖宗,于是一狠心,写了一封绝交信回应艄公。
书生前前后后写了68遍,最后才把一封完整的绝交信写完。
绝交信虽然只有几行字,并不难写,但前68封信在写作时都被书生的眼泪浸湿,直到第六十九封开写前,书生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仁义礼智信,才顺利写得这第69封。
艄公本已做好两人恩断义绝的准备,岂料书生的绝交信拿在手里还是让艄公觉得内心像被刀子扎进去圆周旋转再抽出那般疼痛无比。
艄公痴情,书生不知道。
互不往来以后,艄公仍然会在书生下学后尾随,直到书生平安地走进家门;会在书生选择别人渡舟时,含情脉脉地看着书生远去,尽管书生披着斗篷并不想让他瞧见。
可是傻书生,艄公怎么会看不出那人是你?
艄公凭着回忆画了很多书生的肖像放在枕头下,每天晚上都翻阅一遍。
艄公每次吃饭时,都会摆上两双碗筷,学着书生还在时候,用只有自己听到的声音说一句:“书生,吃饭了。”
一晃眼,三年已过,书生进京赶考。
书生考试的那两天,艄公在家里烧了两天香,拜了两天的文曲星。
艄公很纠结,他希望书生能考取功名,如此书生便会很欢喜,但又不希望书生考上,如果考上了,那他便再也看不见书生。
一月以后,品昆县迎来一件大事——新任县令荣归故里。
艄公从同行嘴里得知新任县令名讳舒笙,也去观看了上任仪式,果然是小书生。
传闻,书生考取当朝进士,被当今圣上授予“翰林大学士”之位,书生婉拒,跪求回品昆县,造福乡里。众人皆言,舒进士品德高尚,非圣人不能比。
书生上任当天夜里,艄公家屋顶上跳下来一人。
还是那书商。
两人对过暗号后,书商言:“哈哈,我欲东山再起,先生可助我一把?”
艄公想起正直无比的书生,眼珠子转了两圈,不消多说,有了计谋。
艄公回屋拿出一本书稿,书商阅读了第一章,赞不绝口。
两人又讨论了封面设计,书商才离去。
黄鹤书局的效率一向很高,不出十日,已经抄录了两千本,在市面上流传开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一言不合就绝交,这样好吗?
第4章 第 4 章
这天,书生正在内堂歇息。
衙役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舒大人,大事不好啦!”
书生正襟危坐,不急不慢道:“有事莫急,如此急躁成何体统!”
衙役喘了两口气:“大人,衙门门口发现一本□□。”
书生睁大眼睛,愤世嫉俗道:“大胆,把书放在衙门口,这是公然挑衅本官吶!你且说说这本书撰写了什么?”
衙役后退两步,有些为难:“大人,小人不敢说。”
书生侃然正色道:“但讲无妨!”
衙役咽了咽口水,畏畏缩缩地描述:“这本书讲的是叫舒笙的男子的风流韵事。说他男长女相,和一名艄公相爱,两人整日里朱雀鸣鸾、涅槃浴火、芳菲津丝缠连,可谓是……”
“大胆!”书生怒喝一声。
衙役小心翼翼地呈上书籍,飞也似地退出。
书生一看那书的封面——两个男子床上打架,其中一个男子面貌眼熟,活像——他自己!
正准备起草文件让人全县搜捕著书之人时,衙役来报:“写书之人自首啦!”
书生整了整衣冠,走进大堂,拍了一下惊堂木。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堂下之人:“草民邵舟,参见大人。”
熟悉的声音,称呼已然变了。书生表情变了变,不再问话。只是让人把艄公押进牢里,关个十天半个月的。
夜晚,书生趁着衙役换班之际来牢里视察。
看到艄公牢饭吃得正香,毫无悔过之意,当下就给艄公念了一遍《朝廷文化流通条例》及《本朝百姓行为规范》。
书生还是那个书生,和艄公第一次看到的背论语的书生没什么两样。
艄公静静地听完,问:“舒大人,您以后可以每日给我讲课吗?我这情节严重,要好好教育。”
书生不顾县令的身份,回赠美丽的眼白,拂袖而去。
此后的几天,书生每日里都来给艄公念《朝廷文化流通条例》及《本朝百姓行为规范》,还煞有其事地抽查学习情况,要求艄公默写。
两人迷之关系,比陌生人熟悉,但说朋友的话绝交信都写了。何况有那夜七次负距离活动的事情梗在两人之中,所以两人之间的交谈仅仅限于念书和默写。
而在众衙役眼中,咱们大人可真尽责啊!
半月刑期已满,书生批改完艄公的默写,送艄公出牢。
谁知艄公走到牢床上躺下,丝毫没有要出狱的迹象。
书生走过去推搡了他一把,艄公眯着眼睛岿然不动。
书生也坐在床边,叹了口气,才放下这些天绷着的神经,对艄公说:“你可知我为何回品昆县?我明明可以在京城翰林院就职的。”
为了你,我为了你。
艄公突然坐起来,认真地看着书生:“大人是为了造福故里。”
书生没有否认,脸红了一下,坦白了一些事情:“我看了那本《舒笙逸史》。”
《舒笙逸史》前半部确是荒淫无比,但后半部分记录了艄公在书生离开后的种种,感人肺腑。
艄公厚着脸皮承认:“那本书的原型就是大人,而且书是我故意放在衙门门口的。我对大人……”
“别叫我大人,叫我舒笙,像从前一样叫我舒笙。”书生打断了艄公的话,继续说,“从前,我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我辜负爹娘的期盼,所以我不敢正视自己的心意。当初圣上赐我翰林院官职时,我想到了你。我是为了改造品昆县才回来,更因为这里有你。”
“而且,那次你强行与我做苟且之事,我都不纯洁了,你得对我负责!”
书生哭了,仿佛隐忍了多年的情绪猛然决堤。
艄公静静地把书生圈在怀里,语气极其温柔:“好,我负责。”
末了,又说:“娘子,我以后再也不写小菊书了,好不好?”
书生举起拳头欲锤艄公的胸口,被艄公一把握住,他娇嗔了一句:“谁是你娘子?”
不坦然,大概说的就是书生这种人。
改造品昆县大计划开始!
艄公推荐了从尤乾城私奔而来的灵秀公子和健硕公子帮忙。
灵秀公子是当地林员外的小公子,林员外生意涉及布料、茶叶、米、房地产买卖,灵秀公子从小学着经商,脑袋里满是机智。
健硕公子是外地来尤乾城表演杂技的,从小到大,走南闯北,学会了很多,皮影戏、说书、舞刀弄枪、唱戏、民族乐器几乎无所不会。
可以说是两个很神奇的公子了。
书生在灵秀公子的协助下撰写了一个招商引资的方案,鼓励当地人经商,凡有意经商者,初期可获二两银子作为本钱。
顺带提一句,这些钱还是好久之前举报书商得来的,还没用完,可见书商被罚的有多惨。
政策一出,品昆县经商人数如春笋般涌现,GDP指标蹭蹭蹭上涨。
府衙修建了渡口和码头,艄公凭着对河的熟悉度,杀出了一条水路交通,发展壮大一批客运和货运船队,成为这一行的老大。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健硕公子开起训练营,培养各种文化学员,旨在传承传统文化,展现了文化多元。书生下令彻查违□□籍及画本的传播,书商又是首当其冲,被请去衙门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