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重生记(31)
“因为我要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怕护不住你。”胡清开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话说出来说是解释,不如说更像借口。
姚珠咬了下唇,道,“我回并州,你就能护住我了吗?”
“我会给母亲写封信,让她照顾你。”胡清开口。
“那谁去保护太太呢?”
胡清一怔,有些反应不过来。
姚珠抬眼如去看胡清,眼中已经蓄起了眼泪,“我回了并州,就不会死了吗?你知不知道,想让一个人死有多容易?或许只是一口毒酒,也许只是一杯凉茶。等你生了病,拖延你请大夫的时间,给你吃的药里加减点东西,也许什么都不用做,眼睁睁看着你熬到只剩一把骨头,熬到连呼吸都没有了……”
姚珠想起死亡时的情景,她躺在破财房屋的冷炕上,只有柳儿一个人站在自己的榻前,连给她烧纸都做不到。
“你……”胡清没想到姚珠这么大反应,顿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
“可是你连你要做什么都不告诉我,连为什么要把我送走也不说。”姚珠任泪水落下,滴在胡清抚在她肚子上的手背上,“我曾说,你若是不喜欢我了你就说,我绝对不纠缠,自己转身就走。”
“我没有……”不喜欢你。
只是护不住你。
以前有个平王他阻止不了,现在又来了个皇上。无论是哪个,都不是现在他能得罪的。
但凡平王想要的,皇上哪次不为他得到?就算得不到的,也都被毁掉了,有时连个渣都没看到……
他以前听闻过,只是以为三人成虎夸大其词之说,可是今天晚上他看到了董先生的腰……
楚人好蛮腰,平王也喜欢。
只不过楚人是喜欢女人的,而平王喜欢的是男人的……
第二十七章
“到底为什么?”姚珠低下头看胡清的眼神。人在悲伤失望恐惧时,总喜欢去看对方的目光,似乎对上目光后才能让人放松让人相信。
胡清心里有事,闭上眼不敢去看姚珠的目光,半晌道,“没有为什么,让你回去就回去,哪来这么多话!”
总得让她离开才行。
董先生说,他听到风闻说,皇上半年左右会到江宁府来,所以才找程先生顶替他的位置,他好出去躲躲。但是因为平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来了,皇上就提前做了打算。
平王为什么来,他知道,皇上为什么跟来,他想他也知道了。
不管怎么样,姚珠既然已经暴露在平王的面前,平王也做出相应的兴趣,皇上肯定会为了平王做些什么事来哄他开心。
什么君子一言,什么千金一诺。对于皇上来说都是虚的。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保全姚珠和董先生。
姚珠将胡清搭在她腰上的手一拨,站起来瘸着腿走到窗边的矮榻上,“我不想走。”
凭什么你说走就走,我就不能做回主?她当时已经放弃想要走了,他偏偏还过来招惹她。如今还想让她离开?不可能!
胡清起身,弹了弹衣服上的褶皱,“我说走就走,由不得你想不想。明天我就让人备好车马,正好董先生也要回并州做事,我让他陪你一起回去。”
“我不走!”姚珠见胡清不理会自己的话,又说了句,“你告诉我为什么啊!为什么好好的就要让我离开,为什么就不能告诉我原因?以前是这样,现在又是这样,每次让我走都不告诉我原因,我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惹你不高兴让你厌倦了。”
姚珠咬住下唇,“把我关到后宅,不准我出去不准我问你的消息,夏天不送水,冬天送冷水,等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最后可能连我自己都忘记自己是谁了……”
“什么以前?”胡清目光幽深,看着姚珠问出了心里话。他总觉得姚珠知道很多事,心里也藏了很多事。本来以为都是因为她说的那个梦,可是现在看来可能那不仅仅是梦,或许还是些别的什么。
姚珠低头看矮榻上的桌子,有些心虚的开口,“就是梦里的那些啊。黄粱一梦,一梦千年,只不过我的梦没有千年那么厉害罢了。”
胡清也不拆穿,问,“那你告诉我,除了我身边的这些,你梦里还梦到了什么?”
姚珠仔细想了想,“知府被送到京城后,爷走马上任,做了江宁府的知州,后来爷就入了京城。再后来,小丫鬟说余姨娘怀了爷的孩子,大姐想要将孩子养在自己身边,爷不愿意,说男孩子不能生在内宅又养于妇人之手,就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起入了京城。”
胡清皱皱眉,确实像他的做法。他本就没想让姚珺抚养他的孩子。
“再然后呢?”胡清问。
姚珠笑笑,笑容中带着苦涩,“哪里还有再然后。我再也听不到爷的消息,听不到外面的信息,我只知道,那年大雪纷纷,冻死了很多人。可朝廷里的皇上还想着盖寺庙……”姚珠像是想起了什么,猛的转头看向胡清,“你是不是也参与了?是不是?”
胡清一头雾水,皱着眉头看着姚珠。
姚珠不等胡清回答,露出笑道,“我走!”
“什么?”胡清一愣,不知道姚珠说得意思,很快他反应过来,瞪着眼看向姚珠。
“我说我走啊,听你的吩咐,你让我走我就走,不当你的累赘不给你拖后腿。”
第二天天还没亮,上元县县衙门口已经停了四五辆马车,姚珠在胡清怀里揉着眼睛嘟囔了几句,迷迷糊糊踩着脚踏爬上了马车。马车里早就铺了厚厚的被褥,燃了暖炉,姚珠打了个哈欠,窝在了被褥里闭着眼睛继续睡。
如玉和如兰跟着上车,将东西都摆在马车的小屉里,摸了摸暖炉上的水壶,掏了掏火准备烧水。
外面传来胡清和董先生的声音。
“先生,姚氏就交给你了。”胡清拜了拜。
董先生侧过身不受,跟着拜下去道,“爷放心。”
胡清在马车旁掀起帘子看了看里面,姚珠正抱着被子睡得香甜,嘴角忍不住笑了笑,放下帘子。
马车嘚嘚的离开,喧嚣的县衙后院街道慢慢的静了下来。
天气刚刚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老远就传来快马的鞭打声,到了衙门口,马上的人使劲勒紧缰绳,从马上跳下来,掏出怀中的东西高举到头顶:
“圣旨到!上元县县令胡清,惠州胡姚氏接旨。”
县衙内,胡清和程先生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庆幸。忙整装相继出门,外面的人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
宣完旨,内侍将黄旨收起来,递给胡清,“胡县令,接旨吧?另外,姚娘子在哪?皇上派来的轿子马上就到,赶紧让她起来收拾收拾跟杂家一起过去吧?”
胡清站起身,看着旨意苦笑开口,“大人,真是对不住……”
那内侍眼角一挑,似笑非笑开口,“怎么?胡县令想抗旨不成?”
“……不敢不敢。只是,唉,只是我那妾室是个气性大的,从回来就跟我闹脾气,我没放在心上,您来之前有人跟我禀报,说是她让人架起马车走了。大人,您不知道我这气的哦,刚叫了人想把人找回来,谁想您就来了……”胡清笑道。
“让人去追啊,赶紧的,人找不回来我们都得吃挂落。”内侍一惊,差点跳起来,“赶紧的赶紧的,现在天还早,城门应该还没开……”
“大人,”程先生开口喊了句。
内侍没好气的开口,“干嘛?”
“我们上元县的城门,寅时中就开了。”
内侍的脸登时黑的彻底,他看看头顶高高挂在天上的太阳,又看看胡清和程先生,半晌,什么话都没吐出来。寅时中到现在,起码有一个多时辰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找,也得找上两个时辰,皇上那边还在等着……
今天真是出师不利啊!
“胡爷,还得麻烦您跟我们一起走一趟,跟皇上解释一下。”内侍弯着腰,舔着脸笑道。